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通常是指一段持续性的高温过程,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并且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橙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红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
防护指南:
1、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
2、尽量缩短高温时段的户外露天作业时间。
3、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4、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预案,做好高温应对工作。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防护指南:
1、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2、尽量缩短户外露天作业时间。
3、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4、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预案,做好高温应对工作。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防护指南:
1、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停止除特殊行业外的户外露天作业。
3、保持食品新鲜,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4、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预案,做好高温应对、防火相关工作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