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车平淮,《再扶汉室》第二十七章。长车平淮,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一种传统,那就是复古情结。其实长车早就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因为随着骑兵的出现,战车的机动性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虽然战车离开了军事舞台,但是它的影响却没有退出军事文化领域。长车成了一个军事方面的代名词。比如著名的岳飞《满江红》。长车平淮,是在不适合战车使用的时代和地域使用战车的一场战役。
长车平淮,在这里借用了两层含义:第一,就是以上所说的长车在军事领域的文化;第二,平淮的地域其实在实际军事领域是非常不适合使用古代战车的,即使是在战车所没有淘汰的春秋时期,在这个地域也很少使用。因为使用战车需要在北方很开阔的地域。在水网很密集的淮楚地域是不适合这种作战的。而小说中安排士吉光乘坐长车出现就是表明士吉光的心态,他是晋国世卿,这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使得他的心态区别于淮楚那些诸侯。在不适合使用战车的地方使用就是极大的显示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左传》中宋襄公那种不合时宜。
长车, 古时的兵车。 宋 岳飞 《满江红》词:“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 缺。”
淮,在这里就是淮楚,狭义上就是徐沛。
至瓮城,伏兵四起,士吉光长车而出,荀本为御,赵修为右。吉光凭轼笑曰:“使君来何迟也?”霭知中计,忙令举火以晓城外。公子衡回马一枪,刺霭于马下。
术恭见火起,情知有变,麾军欲走。赵修匹马赶上,一刀斩之。吉光令公子衡打“磐”字旗号,星夜来取彭城。彭城守兵只道大军胜还,开门放入。公子衡一拥而入,夺了彭城,肃境安民。吉光长车平淮,留刘佗守之,嘱曰:“徐沛扼南北要道,小心看待,不可有失。”佗曰:“既荷重任,除死方休。”吉光自引大军回滕州,经霞山。(小说《再扶汉室》第二十七章长车平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