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各庄镇处于潮白河东部冲击平原二级阶地,镇域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二十里长山斜亘境域,有大小山峰12座,庞山山峰为最高峰,海拔213.2米,东、南、西部大部为平原,平均海拔30米,土壤为潮褐土和褐潮土,土地开发成本较低。
大孙各庄镇镇域河流属蓟河水系,境风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坑塘水遍布各村,地下水深4~10米,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0~50米,水质较好,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大孙各庄民风淳朴,资源丰富,农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先后建成的农业试验示范园、高新苗木园、观光采摘园、十里葡萄绿色长廊和万亩红提等项目倍受各界朋友青睐,新特新葡萄合作社被市农委命名为京郊首批三十家观光采摘园之一。每当葡萄成熟的季节,这里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观光的首选之地。
在大孙各庄农业快速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同时,镇党委适时的提出了"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的发展新方针,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镇、村两级二三产业发展。正确的方向带来快速的发展,辛勤的工作换来丰硕的成果。先后已有维根制衣、创造食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镇投资建厂。
2010年完成属地税收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18万元,同比增长6%。农村人均劳动所得9948元,同比增长7.5%。
大孙各庄镇在清代及民国时期属河北省三河县(今为市)所辖。
1949年4月,属顺义县第六区。
1950年4月划为第四区。
1956年8月撤区并乡,建后岭上、南聂庄乡。
1958年1月改为大孙各庄乡,同年9月划为张各庄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成立大孙各庄人民公社,并设党委。
1967年被公社革委会取代,1970年恢复人民公社,1980年2月建管委会,党政初步分开。
1983年改社为乡,设党委政府,建立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1994年8月撤乡改镇。
1997年4月撤乡并镇,将尹家府乡并入大孙各庄镇。
镇机关下设三室五科,即: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村镇建设科、民政劳动科、财政统计科、农业科、经贸科;镇属事业单位有:资产运营中心、种植业服务中心、养殖业服务中心、果蔬服务中心、文体联络服务中心、矿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
大孙各庄镇下辖39个自然村:
大孙各庄、客家庄、西辛庄、户耳山、宗家店、柴家林、顾家庄、小故现、田各庄、吴雄寺、小宋各庄、小塘、南聂庄、王户庄、龙庭侯、老公庄、大坝洼庄、小坝洼庄、大塘、佟辛庄、前岭上、后岭上、薛庄、东尹家府、西尹家府、前陆马、后陆马、湘王庄、四福庄、东华山、西华山、大段、小段、谢辛庄、赵家峪、大崔各庄、大田庄、大石各庄、大洛泡。
空港物流东区:该项目开发面积约63公顷(939亩土地),开发范围位于大孙各庄镇,东至规划一路,南至规划四路,西至孙三路,北至龙塘路。2011年5月27日,空港物流基地取得顺义区政府《关于大孙各庄镇域总体规划范围内工业用地部分地块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变更为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开发中心的批复》,现已开始立项、规划、土地等相关批准文件的项目主体变更工作。
公路:京平高速公路西连首都机场,东连天津唐沽港,是北京市东部发展带的重要交通干线,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6月通车。高速为基地留有出口,使基地到机场高速路程缩短为26公里,到天津塘沽港130公里。
基地北临市级龙塘路,15分钟车程直达首都机场东门;向东4.5公里连接密三路,直接融入华北地区发达的公路网络。
铁路:平谷马坊专业从事货运的火车站通过市级公路——龙塘路与基地紧密相连,距离仅有4公里,车站年可供运力为300万吨,运输煤炭及大件货物极其便利。
水文情况:基地周边水源丰富,70米可以正常采水,镇域126家企业用水充裕。同时,该镇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很多市民慕名到该镇东华山、西华山两村品尝、取水。
环保:该镇地处顺义区东南,北侧分布有二十里长山。按照华北地区常年风向判断,我镇处在下风向,下游为大面积耕地。距离居住区较远,周边村广阔分布,不会产生影响。
电网:北侧4公里为110KV、220KV变电站。同时,我们与区供电部门协商,拟在中心内建设110KVA变电站,届时电力出线会更加方便。
大孙各庄镇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村风和谐。镇内建有中小幼6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环境优雅;建有卫生院,39个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设施齐全,群众、职工的就医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新特新葡萄观光园、绿奥生态休闲园区、尹家府抗战纪念馆、名胜无梁阁等景点分布镇域,镇域文化色彩浓郁。
在引进投资中,该镇把“诚信做人,用心做事”作为一种理念。坚持换位思考,以诚待人,多替对方着想,使企业来得放心、干得开心、驻得舒心。同时,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提高服务效率,落实专人盯项目制度,解决从项目立项、规划、工商、税务登记、证照变更到企业经营必须的水、电报批等投资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该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发展集体、合资、私营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建有维根制衣有限公司、金蓝服装厂、尹家府毛织厂三大服装企业。以拉法基水泥厂、哲君科技有限公司、顺峰混凝土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业平稳发展;以崇光药业有限公司、添源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物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孙各庄村始建于明代。明朝初年,一位将领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张姓将领预见到朱元璋必屠戮功臣,遂主动在明朝开过后辞官归隐于此。后发展为当地望族。但几代之后张家眼见衰落。一日一风水先生路过,见此地大惊失色。进入张府求见张员外,言之此地势稳重雄浑,有气吞万象之势,迁移祖坟于此必,张家必长久兴旺。张员外遂在村西北建一座高大坟茔,迁祖坟于此。并遵从风水先生之言,在坟茔周围遍种松柏。自此果真家族日渐兴旺。张家坟茔周围这片松柏日渐繁茂,聚居之人渐多,逐成村落,并得名松各庄。明万历二十一年称孙各庄,清光绪三十四年人口大增遂称大孙各庄。所以,虽然名字里有“孙”字,其实,本村并没有孙姓人家。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当时村化名为“木村”;
大孙各庄村有农户523户,1691口人,土地面积4470亩,主导产业:种植业以葡萄、苜草、瓜菜为主;养殖业:养猪存栏猪16000头,年销售商品猪2.8万头,种羊场年出售种羊300头,村级企业有东方五金福利加工厂,年产值210万元,税金10万元,已承接机械加工为主。
大段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北部,共有365户、1121口人。俗称段子,网络上所说段子由此而来。
清代已成村,当时李家洼子有富户人家在此僻一场院,并建房屋数十间,作为接待亲朋宾客之用,后逐渐成村。解放之前,人们习惯称此村为客(qie)庄子,解放后才逐渐称为客(ke)家庄。本村的村民热情好客,村民都是由附近不同的村落搬来。
据老人说,从他记事时起,村南、北就已经各建有一座小庙,它们是村民们祭祀的主要场所,南庙还供有菩萨的画像。在1958年修建顺平路时,两座庙被拆除。在村北有一座大石桥,与张镇李家洼子村相连,桥边有一石碑,碑上记录的是捐款修这座桥人的姓名,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石碑被破坏。再之后,由于修金鸡河,石桥被拆除。 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为了自身和全村人的安全,曾给附近的三个村起了个异名,分别为东村、高村和宝村,本村称为宝村。尹家府抗日大捷前夕,八路军就是住在本村。
客家庄村位于镇政府北侧,村域面积327.1亩,耕地面积1093.2亩。201户,659人。村民收入主要以一产为主。
西辛庄村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村域面积0.52平方公里,有131户,297人,对于西辛庄的由来,有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清代初年,在该村居住的老户有邢、李和聂三个大户,后来因为灾害,于庄的老夫妻逃到此地落了户,之后先后又有湘王庄的王家和后沙峪的王家,田各庄的郭家,陆续到此落了户,形成了“西新庄”,后改名为“西辛庄”。
文物古迹:在唐朝时,相传有一和尚救过唐王李世民的名,为感谢众僧,修了大量的寺庙,我村的庙就建在此时。二十里长山有三塔六庙,我村的庙坐落在北山顶上,有三座大殿,正殿是如来,东边殿是关公,西边是药王殿。四月初二是庙会,周边群众纷纷前来逛庙会,每逢初一、十五敬香日,钟声响彻山谷。据说钟的鼻子特别大,在58年大练钢的时候,庙被损毁,钟的鼻子被铸成了190多个犁头,此山顶上当年有练兵场和检阅台。
户耳山村始建于唐代,户耳山上草木丛生,野兔出没,当地人呼之为兔耳山。后依山建村,村以山名。明代大地震村毁人亡,后重建本村,清称老街。
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当时村名化名为“北四”。抗战后期属三通顺联合县第二区。户耳山村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山顶、山下建设了战备公事,长达几百米的岩石山洞,形成了人为景观,堪称小上甘岭。
兔耳山山顶海拔174米,曾有晋代古寺一座,内供奉关公大地及诸神,又有关公骑赤兔马而得名。后为纪念古寺的建成,每逢四月初二,二十七举行庙会,庙会中有商品交易,表演以及各种小吃等。后因建造杨镇中学与杨镇大庙一起被拆。
宗家店村建于明朝,相传明朝年间有一姓宗的家在村开店,后有山东、山西等地逃难的人来此居住。当时村有张、果、刘、石、赵等几个大姓,宗姓人家倚靠在村西10米深的不干水井开店。此店有北通张镇、南通大孙各庄、东通顾家庄、西通华山的地理优势,故称宗家店。相传清初井边有棵大柳树,1958年大跃进时伐掉,如今井边有一石槽和一影壁防风,水井在1972年大旱时未干,当时行人和口外倒卖牲口的人经过取水。井于1980年干枯,后来各方来人至此,以王大姓为中心,周围又聚集了十余姓氏,解放初期有六十几户人家,后整齐了街道,对村内进行了规划。
据村里老人张庆国介绍,店里在最早的时候,人家以石姓为主。明初时虽有一宗姓人家来此开店,但后来宗姓的姓氏已经消失。现在村中心地带地势较高,是最初的石姓人家定居的地方,由此地向四面地势渐渐低洼,也是后来的杂姓人家居住的地方,宗姓人家开店时依靠此地的一眼井,井水甘甜,数经干旱而未干枯。
据村郝春介绍,在宗家店的历史上,有人的时候就已经有井了,井是石井,而且有村庄的时候就有一座小庙,56年入社的时候拆庙建造了学校。庙外有五、六棵两人怀抱的豆槐,后来伐了之后利用所得的木材,做了板凳桌椅。
柴家林村位于镇政府东北三公里处,现有165户,农业人数483人,耕地面积837.79亩。主导产业为个体运输、葡萄种植,入驻企业有雄特奶牛繁育中心、柴家林种猪厂、华瑞郎铸造有限公司等。
始建于明代。据传曾有一武士途经此地,脱下盔甲,放于石上,故始称晒甲鳞,后谐音改今称。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当时村化名为“东四”;抗战后期属三通顺联合县第二区;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六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柴家林村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村庄环境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的景象。
1、环境整治工作:柴家林村在2006年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包括重建办公场所一处,修建门牌一座,安装路灯50盏,改造村内道路11条,硬化路面9000余平方米,修建300平米健身场一处,柴家林村还每天对全村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此外为了巩固村中环境卫生,柴家林村还建立了一套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2、绿化美化:2006年,柴家林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美化、绿化工程,投资3万元加强绿化建设,全村绿化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3、改水工程:2007年,为了改善村民的饮水质量,通过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投资110万元对柴家林村水网进行了改造。
4、沼气工程:2007年,为了提高猪场有机能源的利用率,减轻农村柴草燃烧的污染,在上级领导的扶持下,政府为柴家林村投资210万元建立粪便沼气池一座。一方面减轻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了柴草的燃烧使家家户户干净了许多。
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为北京2008奥运会胜利召开作准备。
1、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建立了村计生协会,广泛开展基本国策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人口安全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查病工作。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连年被评为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2、弘扬文明,移风易俗。创建文明家庭,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聚众赌博,反对大操大办,反对虐待老人,提倡科学文化,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老人,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开办家政培训班,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村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保护环境的习惯。
3、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全村95%农户通有有线电视,建立了阅报栏,有适合文体活动开展的室外活动场地,可为篮球、羽毛球、拔河等室外体育活动提供场地。
辽代已成村。明万历年间,因顾姓的人多,称小顾现。清光绪年间称小固现,因位于固现河(现已经不存在,新修一河名为金鸡河,为70-80年代修建,为何叫金鸡河也没记载)南岸,比对岸村庄较小,故名。民国三十六年亦称小固现。后谐音改今称。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当时村化名为“上村”;抗战后期属三通顺联合县第二区;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六区。
小故现原先有不少民间手艺和花会,不过都已经失传,特别是解放后有段时间的“土秧歌”,即通俗了说就是斗地主时所扭秧歌,是小故现的一大特色,不过目前已经无人表演。
小故现村位于大孙各庄镇东北部,美丽的金鸡河畔。北邻张镇工业园区,东与平谷区相邻。环镇公路穿村而过,小8路公交车可直达顺义县城。
全村村域面积1800亩,耕地1437.72亩,鱼池17个,具备一定的渔业养殖条件。全村共214户,户籍人口600余人。
吴雄寺村位于大孙各庄镇最东端,东邻平谷,南接三河。全村365户,1379口人,农业人口1079人,流动人口300人,劳动力541人,从业人员541人(其中农业23人,二三产业518人)。村域面积4300亩,其中耕地面积2662亩。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卫生村”、“北京市先进村委会”、“北京市运输专业村”,顺义区首批“文明富裕村”、“二三产业先进村”和“五好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并于2006年,被选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80个试点村之一。
吴雄寺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有以股份制形式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运输队,运输车辆200多辆;先后吸引北京创造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飞马管业有限公司、温顺包装有限公司、北京恒基顺兴有限公司、吴雄寺纸袋厂等8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近8000万元,综合税收300万元,村集体年租金收入17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50个。其中创造食品公司为华北地区肯德基、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店加工配送新鲜蔬菜。还有一家建筑队以及多个村民合作组织,其中农产品储销服务中心最大,拥有保鲜库、冷藏室、配送车等。
吴雄寺村路网交错,交通便利。村内设有923路公交车终点站可直达北京东直门站。村西约2公里处是龙塘路的起点,向西驾车30分钟可直达首都机场东门。规划2008年建成通车的京平高速公路在村西南约3公里处设开口,40分钟可直达中心城区红领巾桥。
吴雄寺村环境优美,公益设施齐全,村内建有医疗社区服务站、老年活动站、街心公园、浴池、游泳池、儿童戏水池、健身路径。村委会院内配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科普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培训教室、党员电教室等,为村民提供了健身、娱乐、学习的场所。1000多平米的村民文体娱乐中心、污水处理场、公厕、新卫生服务站、2万平方米停车场等工程都已完工。
龙庭侯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它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相传大清年间某皇家侯爷死后葬于此,墓地附近修建了一座兴龙庵,前有一座兴龙亭,形成村落后,始名龙亭侯,后谐音改今称龙庭候。又传清朝某皇帝前往东陵(现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祭祖时,途经此地,觉得疲乏,在此歇脚,附近的大清子民们为了一睹龙颜,在皇帝所经的皇道上听候着。或许侯爷坟和这次清东陵祭祖小插曲造就了这个三河市边界的小村落的名称。
据村里老人们回忆,村东头据说有一处侯爷坟,墓前的乌龟和刻碑早不见踪影,因而已无从考究其是否属实。但村北确有一座庵庙,名为兴隆庵,也称姑子庵,庵的格局整齐错落有致:前面是老爷殿,后面依次是正殿、姑子庙和塔。殿是由上等的青砖松木建成,古香古色;塔是由大石头堆砌而成,近3米高,塔座呈方形,塔身圆形,塔尖有三层缀饰。祖辈们都来这里烧香祈福,甚是灵验。这座庵建于何时,已无人知晓它的历史,然而在1983年拆建这些古建筑时,曾在大殿通天柱下发现压着一枚清朝年间铜币,继而发现大塔底下压着一个骨灰缸,有经验的老人判断这是一位女性的残骸,正好印证了他们先辈的说法:这里曾葬着某位皇帝的姑姑,这就是“姑子庵”名字的由来。如今,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每每说起,一到传统春节或婚嫁丧葬等重大日子,在它上面搭起的戏台和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非专业评剧表演时,老人们仍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这是一个或多或少沾着些龙气儿的村落,龙年的到来,更让龙庭侯村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气十足!
大约在明代初期,薛庄这块土地原来还是一片荒芜人烟的旷野。
相传:一个薛姓人家共四口人,老两口膝下另有两个女儿,一家四口人早年在天津一带以卖唱为生。小女儿长到15岁时,亭亭玉立,天资美貌,一天,在天津市内卖唱时,被一个阔佬看中,要娶小女为妻,小女不从,一家四口只好逃生。走到薛庄现在这个地方,看是一片荒山野岭,不会有人到这里来找麻烦,当即决定到这里居住下来。自己动手盖了两间草房遮风挡雨,安顿下来以后,开荒种地,不再以卖唱为生。
以后又有山东,河北等地的逃荒者相继投奔此地,从一户到几户,从十几户到几十户,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延续几百年发展到现在的薛庄村。
薛家坟茔坐落在现在薛庄的东南角。薛庄人没有忘记薛庄村的创始人,每年清明节村里人总要给薛家坟填土祭扫,几百年来从未间断。1958年政府号召平整土地,“消灭”坟山,薛家坟从此灭迹。
由于薛姓人家最早立户,因此存的名称就叫薛家庄,就是现在的薛庄。薛庄这个普通的村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薛庄的文化也随着时间推移,从初萌至繁荣的历史进步。
农历六月十三日,是薛庄特有的节日,三里五村,十里八乡有这庙会,那庙会。而只有薛庄有个“六月十三”。
对于“六月十三”有这样一段传说,在解放前,村里有十几个贫苦农民给地主家打长工,长年累月的地主干活,却得不到温饱。1943年六月十三这一天,下起了二十年不遇的大雨,至使地主家的猪舍倒塌,砸死了几头肥猪。就在这一天,地主给长工改善吃了一顿猪肉。而到来年的六月十三这一天,地主没有给长工改善,结果十几个长工集体罢工,连着三天不去地里干活。地主无奈,到第四天地主给长工不上一顿猪肉。打这以后,每年的六月十三地主都给长工改善一天伙食。
为了纪念长工和地主斗争的胜利,打那时起全村人每年的六月十三都要过节改善生活,一直延续到现在。薛庄有“大旱不过六月十三”的说法,也由来于此。
薛庄雕刻艺术也是远近闻名,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北京待业青年赵润龄,响应“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号召,1967年举家来到薛庄。当老赵看到薛庄很穷,决心闯出一条致富路。开始他率领十几个中老年人,利用手工刻刀在核桃上刻出神灵活现的佛像,继而又发展成在小小核桃上雕刻出十二生肖、乌龟、甲鱼、喜鹊登枝等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只用半年时间。,这些小小的工艺品欣然打入北京外贸局,很受外商的青睐。从此,有外贸局提供“藏树籽”作为原料,雕刻佛教所用的“藏腰子”,大小如棋子,颜色为深紫色,雕上花纹,打蜡抛光,艳丽无比,产品供不应求。
70年代初,具有五六十人的雕刻厂改用麻梨木作为原料,继续发展工艺品。在品种上也大胆突破,不断创新。较大件艺术品有:叱咤闹海、麻姑献寿、吹笛鱼跃、花果山、水帘洞、猴山、双羊松、三阳开泰、松鹤延年等,价值都在五千至万元以上。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相继出现雕刻个体户,到目前已有20多家从事工艺品雕刻行业,品种繁多各有千秋。如烟斗有:美式的、英式的、法式的、德式的、中式的,形状大小、比比皆是,不下三十种。还有十二生肖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佛珠、念珠、手串、手球、刺球、随形、手把件、台基座、骷髅、鸣蝉、大象仰鼻长啸、鱼跃龙门等,总之,在小小的麻梨木上雕刻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大件宏伟气魄,小件小巧玲珑,品种应有尽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品种不下百种,市场仍供不应求。
薛庄文化是一种平凡,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和谐,文化具有冲击力、诱惑力。文化打开了薛庄自然、美好、风光的大门。
后岭上村位于大孙各庄镇南侧,紧临龙塘公路, 230户,650口人,党员45人。全村村域面积3338亩,耕地面积1834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葡萄等一产行业为主,以二三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村级企业电镀厂和纸箱厂年创产值2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
走进后岭上村,华丽壮观的东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占地20亩的村级公园。公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别有一番田园风趣。村健身场分立两侧,让人在健身的同时享受着鸟语花香。
每到夜晚,你就会看到在公园的东边一片的灯火通明欢声笑语,那就是后岭上村的村文娱活动中心。里面健全的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卡拉ok室、人口学校等。加上设备齐全的后岭上卫生院,这个村级公园可谓是后岭上村的文化、体育、卫生、娱乐中心。
明清年间,由于战乱饥荒,李氏、徐氏从山东逃荒来到此地,于邻村现宗家店石氏共同在此扎根生活,因处于山的东面,叫东画山,后改名为东华山。东华山位于二十里长廊第二段,也是山的最高峰,从高处向下看二十里长廊形成一条巨龙,东华山位于中心位置。此地原来是一片平地,后来由于火焰喷发,形成了山脉,就是现在的二十里长廊。
对于画山的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解释此地原来属于三河范围,从三河方向看此山,正中间为一个石榴,前面放着一个馒头和一个梨,像一幅画一样,顾名思义名为画山。第二种说法为在修建人民大会堂、人民纪念碑时此地出现很多能工巧匠,如刘纯秀等。由于此地的人心灵手巧,后取名画山。
要问华山为什么是石头山呢?有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老人来到此地,问村民,你看见很多山羊吗?村民说没有看到,就看见堆石头,转眼前,老头消失了,在他身后形成了一座大石头山。
小段村位于大孙各庄镇政府西北6公里处,北距顺平路3公里,南靠冉家河,北临金鸡河,村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6亩,该村共计262户,696人。北京维根制衣有限公司坐落在该村年产值2.4亿元,全村有片林665亩,现有成树31200棵,经济林527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2.5%。
小段村民在镇、政府及村委会干部的带领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精品农业,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抓好经济建设,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不断提高全体群众的整体素质,基本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的目标。先后获得市、区党委、政府评为“先进村委会”、“二三产业先进村”、“顺义区充分就业村”、“敬老先进社区村委会” 、“五个好村党支部”等称号。
湘王庄村位于京郊顺义区东南部,大孙各庄镇西片,坐落在二十里长山脚下,紧邻顺平快速路,北接朝华路,交通方便快捷。村域面积375亩,耕地面积1515亩;村共有237户,601口人,劳动力总数365人,党员51人,村民代表3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2人为交叉任职,其中村书记兼任村主任。
在大孙各庄镇农业快速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同时,湘王庄村两委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的发展新方针,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镇、村两级二三产业发展。先后已有北极狼车桥有限公司、暖民煤厂等一批企业来我村投资建厂,相信还会有更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共谋发展、筑就辉煌。
尹家府村于明代建村,首次搬迁落户的村民以尹姓居多,并且在此繁衍生息数十代,故命名为尹家屋,后谐音成为尹家务,后来又改称尹家府,1956年分为东西两个村,由于该村地理位置在东面,故称东尹家府。
对于尹家府村的由来有这样一段故事:相传明代有位尹姓高官,他清廉从政,大有作为,皇帝很赏识他。到了老年,皇帝念他辅政多年,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便赏赐给他良田百顷。他毅然拒绝,跟皇帝说只希望自己在年老之际能够重返家乡,安度晚年。皇帝听完之后很感动,便派人在尹老的老家为其建造了一座府邸,并笔赐“尹府”二字。
从此,此人便在此地定居,由于此人心底善良,经常救济周边的百姓,大家都十分爱戴他,后来该人去世之后,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他,便以他的府邸的名字来命名该村,称为“尹府村”,后来逐渐改为“尹家府村”。
大崔各庄村位于大孙各庄镇西南角,京平高速公路和龙塘路穿过村域。全村248户,663口人,村域面积3400亩,耕地面积2700亩。村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种植大棚蔬菜、水果等。村里有良顺街、宽明街等三条主要街道,大小胡同30余条。
近几年,大崔各庄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累计投资100多万元,将村内大小街道基本硬化,并且修建了配套的花墙,安装100余盏路灯,其中30盏太阳能路灯。修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健身娱乐场所,并配备了齐全的健身设施。2008年被区政府定为基础设施整体推进型村庄,将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改水、改厕、硬化、绿化等工程。
明朝嘉庆年间(1522—1565)已经成村,据老人相传,当时村里主要以石、王、张三姓为主,故称:石王张村,后来经过时间的演变,称之为石各庄。1980年5月改成为大石各庄村。
据村里老人描述,该村曾涌现出很多抗日英雄人物。在1933年在三河县高等小学任教的孙秉权(号道荣,曾用名孙北平,孙辅仁)因组织穷人会被捕,后被判刑二年半。出狱后于1938年7月参加了郑子厚在庞里组织的抗日军,并任参谋长。1939年9月考入清河治安军校,因在校组织“反日大同盟”被捕,后以“共产嫌疑”判刑三年,并在狱中病逝。
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11月我村地下党支部书记杜永和、孙少臣等去王户庄开会,遭遇日军,孙少臣当场被打死,杜永和被日军逮捕,并对其严刑拷打,最后壮烈牺牲。杜永和被日军杀害后,地下党组织任命孙众民为石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直至1952年连任11年。
大洛泡村位于大孙各庄镇西南角,北临北务镇郭家务村,南临河北省三河市,166户,474口人,村域面积1800亩,耕地面积1424亩。村现有党员28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26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也为主,拥有成片的温室大棚,是大孙各庄镇蔬菜种植大村。2007年村经济收入达到282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000元。
大洛泡村作为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在镇及“一助一”单位——区精神文明办的支持下,2007年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完成绿化美化790平方米,清理垃圾160吨,完成道路硬化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0盏,安装吊炕145个,顺利完成我村环境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