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中文名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知名校友 沈国荣
类别 公立大学
目录导航

学院概况

办学规模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秉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在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依托电力行业办学的思想指导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学院现有办学场地8000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00多万元,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先后培养各类毕业生20000多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学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

特色专业

电力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监控、输配电、供用电、电气工程自动化等多个培养方向。2008年起电力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2+2模式联合培养电力工程本科生。

师资力量

电力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70人,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0%,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85%。师资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师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专项基金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80多篇,受理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主编各类规划教材30多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0本。承担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几十项,科研经费达3000多万元。

学科建设

学院电气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1996年获得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称号,2008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电气工程学科现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风光并网发电系统电能质量控制与储能技术、电力系统设备在线智能监测与图像处理、智能电网的监控与继电保护技术等学科方向。学科方向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要求,已经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业攻关等一批纵向科研项目支持,承担了一定数量的横向科研项目,相关工程技术方面已形成较好的研究基础和鲜明的特色。

科研成果

电力工程学院与电力行业关系密切,产学研合作历史悠久,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与电力行业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学院和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立了技术合作研究中心。与江苏省电力公司共建“输变电工程实习(训)中心”,与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共建“电力系统自动化集成实验室”,与法国施耐德共建“配网自动化实验室”,与加拿大盈风风电有限公司共建“中加合作盈风风电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江苏风光能源电力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泰事达电气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风力发电并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借助与企业联合成立的工程中心和研究所,开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和关键设备研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制造技术提升,为江苏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

电力工程学院具备一流的教学条件,建有电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拥有电工、电子、电机、自动控制、微机原理、电力电子等专业基础实验室;拥有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继电保护、电网监控、输电线路、电能计量、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高电压、电机拖动与控制、传感器与检测、PLC、楼宇自动化等专业实验室;拥有电力系统数模混合仿真系统、220kV/500kV数字式变电站仿真系统、变电站/输电线路虚拟仿真系统、高压开关、输变电工程实习(实训)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集成、配网自动化、电网监控、输电线路测量等专业实习教学基地。与各地电力公司和有关企业共建1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现有藏书量达2400多册的专业图书文献资料室,长期订有20多种各类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电力工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工程应用能力强,受到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五年来,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到各地电力公司和电力系统相关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一次签约率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和协议签约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每年应届高中生踊跃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省控一本分数线,是学校最热门的专业。

电力工程学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各级电力公司、发电公司(厂)、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大批杰出校友,广大校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和杰出业绩,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历史沿革

1946年,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

1953年,苏州电力学校电机科;

1954年,南京电力学校电机科;

1958年,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电机科;

1986年,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

2000年,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

2002年,通信工程系电网监控专业并入电力工程系;

2003年,原核工业部南京工业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技术专业并入电力工程系;

2006年,更名为电力工程学院;

2012年,教育部“服务国家特需人才培养项目”电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

所获荣誉

成果名称 主持人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两条线”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惠刚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
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
创建“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专业设置

成果名称 主持人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两条线”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惠刚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
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
创建“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院系概况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学制 备 注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四 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
输配电工程
电网监控
供用电技术
080712S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四 年
电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四 年 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办学

校园环境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学制 备 注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四 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
输配电工程
电网监控
供用电技术
080712S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四 年
电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四 年 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办学

词条图册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工程应用能力强,受到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五年来,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到各地电力公司和电力系统相关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一次签约率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和协议签约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每年应届高中生踊跃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省控一本分数线,是学校最热门的专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