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铁狮歌

作品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名称 田家铁狮歌
作品出处 《梅村诗余》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田家铁狮屹相向,篸炎蹲夷信殊状。

良工朱火初写成,四顾咨嗟觉神王。

先朝异物徕西极,上林金锁攀楹出。

玉关罢献兽圈空,刻画丹青似争力。

武安戚里起高门,欲表君恩示子孙。

铸就铭词镌日月,天贻神兽守重阍。

第令监奴睛闪烁,老熊当路将人攫。
不堪此子更当关,钩爪张眸吐银腭。

七宝香猊玉辟邪,嬉游牵伴入侯家。

圉人新进天闲马,御赐仍名狮子花。

假面羌胡装杂伎,狻猊突出拳毛异。
跳掷声声画鼓催,条支海上何繇致?

异材逸兽信超群,其气无乃如将军。

将军岂是批熊手,瞋目哮呼天下闻。

省中忽唱田蚡死,青犊明年食龙子。
虾蟆血洒上阳门,三十六宫土花紫。

此时铁狮绝可怜,儿童牵挽谁能前。

橐驼磨肩牛砺角,霜摧雨蚀枯藤缠。

主人已去朱扉改,眼鼻尘沙经几载。
锁钥无能护北门,画图何处归西海?

吾闻沧州铁狮高数丈,千年猛气难凋丧。

风雷夜半戏人间,柴皇战伐英灵壮。

芦沟城堞对西山,桥上征人竟不还。
枉刻蹲狮七十二,桑乾流水自潺潺。

秋风吹尽连云宅,铁凤铜乌飞不得。

却羡如来有化城,香林狮象空王力。

扶雀牦牛见太平,月支使者贡西京。
并州精铁终南冶,好铸江山莫铸兵。

创作背景

铁狮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以前是一条死胡同,现在已被扩宽改建,并以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名字命名为张自忠路。因有一对铁狮子而得名。铁狮子胡同在元明两代均为王公贵族的居所,明亡,带给这条胡同二十年的寂寞,诗人吴梅村为此写下一首《田家铁狮歌》,寄托他那浓得化不开的兴亡哀思。

作品鉴赏

围绕黍离之痛,吴伟业以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实为题材,反映山河易主、物是人非的社会变故,描写动荡岁月的人生图画,志在以诗存史。

这类诗歌约有四种:一种以宫廷为中心,写帝王嫔妃戚畹的恩宠悲欢,引出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

第二种以明清战争和农民起义斗争为中心,通过重大事件的记述,揭示明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第三种以歌伎艺人为中心,从见证者的角度,叙述南明福王小朝廷的衰败覆灭。

最后还有一种以平民百姓为中心,揭露清初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恶政和下层民众的痛苦,类似杜甫的“三吏”、“三别”。

《田家铁狮歌》属于第一种。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吴伟业歌行成绩突出,誉满当世,袁枚说“公集以此体为第一”(《吴梅村全集》卷第二附“评”)。赵翼评吴伟业诗:“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为近代中之大家。”(《瓯北诗话》卷九)受其影响写作“梅村体”的吴兆骞(1621年~1684年)因丁酉科场案,遣戍黑龙江宁古塔,《秋笳集》描写塞外风光和郁愤情怀,苍凉激楚。吴兆骞的《榆关老翁行》、《白头宫女行》,以“老翁”和“宫女”的身世遭遇和荣辱变迁,反映家国灭亡,感慨沉沦,与“梅村体”诗歌一脉相承。至清末王闿运《圆明园词》、樊增祥前后《彩云曲》、杨圻《天山曲》、王国维《颐和园词》等,都是“梅村体”的遗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