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曾在喀布尔法国中学就读,1973年在喀布尔大学工学院学习。
1973年,开始从事反对达乌德政府的活动,遭镇压后流亡巴基斯坦。
1979年,在苏军入侵阿富汗后重返家乡潘杰希尔组织反政府游击队,进行武装抗苏斗争。
到1982年,马苏德领导的游击队已由30人发展到3000多人,多次击败苏军的围剿,因此赢得了“潘杰希尔雄狮”的称号。成为阿富汗著名的游击队领导人。
1996年,马苏德领导的部队被塔利班赶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他率领北部联盟倚踞阿北部山区一直在与塔利班武装抗衡。
马苏德主张在阿富汗实行较严格的伊斯兰国家制度,经常阅读《毛泽东选集》,特别重视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和游击战的论述,并以此为指导,在潘杰希尔地区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组织机构齐全的游击队根据地。
随着苏军撤出阿富汗和阿富汗游击队力量的发展壮大,马苏德放弃了传统的游击战,组建了一支4万多人的正规军,并辅以约2万人的民兵。另外他也重视建立统一战线,先后与非普什图部落首领、地方政要和地方武装头目建立联系。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
2001年9月9日,两名伪装成外国记者的塔利班成员在马苏德身边引爆炸药,致使马苏德当场死亡。[2]
弟弟:艾哈迈德·齐亚·马苏德(Ahmad Zia Massoud,1956年-),阿富汗民族阵线主席,阿富汗原副总统,于1978年参与反苏斗争。
弟弟:艾哈迈德·齐亚·马苏德(Ahmad Zia Massoud,1956年-),阿富汗民族阵线主席,阿富汗原副总统,于1978年参与反苏斗争。
弟弟:艾哈迈德·齐亚·马苏德(Ahmad Zia Massoud,1956年-),阿富汗民族阵线主席,阿富汗原副总统,于1978年参与反苏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