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闪米特诸教经书《圣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以实玛利和以撒。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尼)是亚伯拉罕和结发妻子撒拉的侍妾夏甲生的儿子。
《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与结发妻子撒拉生了以撒,以撒又有两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阿拉伯语发音为叶尔孤白)和以扫(后改名以东)。据《圣经》记载,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孙”的圣约;以扫和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这一点和《古兰经》中不一样。
亚非语扩张图闪米特语族根据约瑟·格林堡广为人接受的分类,也包括了阿卡德语,巴比伦的古语,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埃塞俄比亚与阿拉伯人的官方语言,最广泛的当代闪米特语,阿拉米语,耶稣的母语,迦南语,吉兹语,埃塞俄比亚古卷的古语,希伯来语,腓尼基语,迦太基语,阿拉伯语,还有今时今日包括马里语,只有阿拉伯半岛南部少数人还在使用的古萨巴语。
值得注意的是,巴巴里语,埃及方言,古埃及语,豪萨语,索马里语,与很多北非与中东地区的相关语言并非闪米特语,而是在一个更大的闪含语系之内,闪米特语是当中的一个子群。其他古代或现代的中东语言如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库尔德语﹑土耳其语﹑苏美尔语和努比亚语——都不是闪含语系的一员,甚至全无关系(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关系更加遥远),(注:前三种语言是印欧语系的语言)。
Sem语分布古希伯来人在圣经中对各民族来由的记载,凡文化与语言上跟他们接近的种族即被认为是闪的子孙。反之,希伯来人的敌人经常被他们认为是含的后代。在创世记10:21-31中,闪的儿子是以拦(埃兰Elam)、亚述(Asshur)、亚法撒(Arphaxad)(亚伯拉罕的祖先)、路德(Lud)与亚兰(亚拉姆Aram):被认为是亚述人、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塞巴人、希伯来人与阿拉姆人的祖先,其语言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语言都被纳入闪米特语族中。值得注意的是,迦南人与亚摩利人的语言同样为闪米特族语,但在圣经中被认为是含的后代。反之,闪在圣经中同样被认为是埃兰人的祖先,而埃兰语并非闪语族的一支。
闪米特人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公元前30世纪初,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
东闪米特,按现代分类法,此支称“闪米特北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操阿卡德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
西支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
西北支闪米特人:
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民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迦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
中支闪米特人:
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闪米特人最年轻的一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
南支闪米特人:
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米特人的摇篮,闪米特人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米特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米特人,一种是阿拉伯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伯人所保存的闪米特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祖先),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在中世纪的欧洲,所有亚洲人都被认为是闪米特人的后裔。直至十九世纪,闪米特这个名词仍然局限于历史上使用闪米特语言的民族。这些人被认为是一个与别不同的种族。可是,那时有些反闪米特的种族理论家提出,闪米特人是在之前分裂的种族愈来愈模糊的区别中产生的一群。这种假定的过程被种族理论家哥比诺称为“闪米特化”。
后来,纳粹思想家罗辛堡亦支持这种认为闪米特产生自种族“混乱”的观念,相反,现代科学以基因研究鉴定民族的共有生理遗传,而对闪米特人的分析,显示出他们明显有着同一先祖。虽然还没有找到任何明显的共同线粒体,但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与犹太人有着非常紧密的染色体Y连系,纵使其他民族对它们有着种种的影响(见 Y-chomosomal Aaron)。虽然族群遗传学仍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似乎指出了这些人中,有一部份人的祖先来自闪米特中的近东人口(虽然《圣经》中的系谱与此相异)。
约公元前3000初,闪米特人的的一支:阿卡德人迁徙到两河流域北部,他们在萨尔贡一世的带领下征服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阿卡德王国。
公元前2191年,闪米特人的另一支:库提人进攻阿卡德王国。随着这美索不达米亚的混战,苏美尔人重新征服了两河流域,这期间(乌尔第三王朝)苏美尔人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
公元前1793年,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的领袖汉谟拉比大帝在巴比伦即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新的统一战争开始了。
公元前1763年,最后一位苏美尔民族的君主瑞穆辛的首都拉尔萨城被巴比伦军队攻陷,从此苏美尔人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前935年,闪米特民族分支的亚述人建立了亚述帝国。
公元前729年,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民族分支的迦勒底人,在领袖那波帕拉沙尔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也称米堤亚)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帝国。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建立,于公元前539年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445年左右,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停留了大概一代人的时间,随后进入 巴勒斯坦,约征公元前13世纪末,征服了当地闪米特人的分支迦南人。
公元前10世纪,大卫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
公元前931年左右,分裂为以色列国和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灭亡。
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迦勒底王国所灭。
公元前63年起,两者均并入罗马。
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居住地,流散到世界各地。
公元61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随后闪米特人在阿拉伯人的光环下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后,阿拉伯人巨大的战斗潜力彻底激发出来,几十年时间,一个西起摩洛哥,东到中亚,北至土耳其西班牙,南到苏丹,也门的阿拉伯帝国建立。
巴勒斯坦随后迎来了阿拉伯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这时的巴勒斯坦经济,文化开始快速发展,阿拉伯人开始重建耶路撒冷。
闪米特人的统一:闪米特(塞姆)是西方对从叙利亚到阿拉伯半岛游牧民族的称呼,近现代指说闪含语系中的闪米特语族在北非、西亚各民族的统称,闪米特人的称呼是起源于西亚一神论兴起时代,大约是公元前三世纪,与罗马、希腊等多神教区别,也吸收了两河苏美尔文明中创世纪挪亚方舟的内容,把先知诺亚的长子塞姆作为祖先。但是就民族血缘性质看,从叙利亚到阿拉伯半岛、北非地区,这里的各民族都有从语言到习俗,以及血缘上的亲近关系,所说的闪含语系和传统,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共同点。闪米特族地区最早建立过亚述、巴比伦、犹太、迦太基等国家。其中亚述人曾建立横跨亚非的帝国,但是整个闪米特地区没有真正统一,阿拉伯半岛和北非没有纳入亚述。在以后的历史中,闪米特族地区始终是多民族的分裂状态,先后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等非闪米特族的庞大帝国统治,但受闪米特族一神论思想的影响先后建立的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却日益巨大,也为未来闪米特族的统一打下基础。萨珊帝国攻入阿拉伯半岛后,促进了这里众多游牧部落对外联系,半岛上的商业城市麦加、麦地那为核心的地区经济、军事力量增强。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统一了半岛,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阿拉伯帝国,这个帝国首次把闪米特族各地区和各民族统一起来,也真正首次实现闪米特人的统一,闪米特人的统一是民族、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阿拉伯帝国由于过于庞大,很快瓦解了,可是一些分散的阿拉伯国家仍然存在,这时伊斯兰化的突厥人也来到了巴勒斯坦一带。公元1095年11月,欧洲的基督徒发动了十字军东征,总共竟有8次之多(另说9次)。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为了保护家园浴血奋战,打退了所有的十字军东侵。公元1291年,卡拉温的继承者卡利尔攻占圣·让·阿克,叙利亚的十字军王朝灭亡。这标志着十字军东侵的彻底失败。
阿拉伯人为了保卫巴勒斯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得阿拉伯人统一的梦想破灭,巴勒斯坦迎来了突厥人的统治,可是巴勒斯坦的居民仍然是阿拉伯人,也就是说阿拉伯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巴勒斯坦。
近代的闪米特是悲惨的,闪米特的子孙之一—犹太人在欧洲饱受基督徒的欺凌,虽然在阿拉伯帝国居住的犹太人可以得到保护,可是毕竟人数太少了。犹太人大多从事着发放高利贷这类的“贱业”,地位低下。阿拉伯人则不是在阿拉伯半岛游牧,就是外出经商。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东西方的商道,欧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从而带动了文艺复兴,欧洲开始发展,阿拉伯人的商业竞争力开始下降,从而造就了曾经强悍的阿拉伯民族的没落。
二战时期,德国开始实行法西斯专政,开始对犹太人迫害。这次战争唤醒了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他们开始考虑建立国家。他们开始并非打算在巴勒斯坦建国,乌干达,南美洲和中国东北都是选择地点,可是他们考虑利弊后,决定建国于巴勒斯坦。美国等西方列强,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支持以色列建国于巴勒斯坦,并无偿提供军事援助。从此,中东再无宁日,闪米特内部开始自相残杀。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
阿拉伯人、犹太人及叙利亚人都是闪米特人。今天生活在西亚北非的大部份居民,不过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
阿拉伯人的贡献在于:创建伊斯兰教,增强了被同化地区的联系,加强东西方的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数字以及西方的哲学都经过阿拉伯人的口进行传播。在世界文明史上,阿拉伯人功不可没。
犹太人的贡献在于:近代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的在科学,艺术方面的有用之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犹太人的 比例也不小。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四种: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正教(Easten Orthodoxy)、旧东方基督教与亚述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米特族。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以闪米特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旧约中代表“神”的一个字和伊斯兰文中的Allah(“安拉”,就是“神”的意思)同样都源自闪米特语。 谈到基督教时,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米特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闪米特后裔印欧民族乃是多神论者,但闪米特族一开始就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神,这就是所谓的“一神论”。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的宗教。闪米特族文化另外一个共同的特色是相信历史乃是呈直线式发展,他们认为历史是一条不断延伸的线。神在鸿蒙太初时创造了世界,历史从此展开,但终于有一天它会结束,而这一天就是所谓的“最后审判日”,届时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历史扮演的角色乃是这西方三大宗教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他们相信,上帝会干预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甚至认为历史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上帝可以完成他在这世界的旨意。就像他曾经带领亚伯拉罕到“应许之地”一般,他将带领人类通过历史,迈向“最后审判日”。当这一天来临时,世界上所有的邪恶都将被摧毁。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闪米特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的纪录。这些历史文献后来成为圣经的核心。对印欧人而言,最重要的感官乃是视觉。闪米特文化中最重要的感官则是听觉,因此犹太人的圣经一开始就是“听哪,以色列!”。在旧约圣经中我们也能读到人们如何“听到”上帝的话语,而犹太先知通常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这几个字开始他们的布道。同样的,基督教也强调信徒应“听从”上帝的话语。无论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同样都有大声朗诵经文的习惯。
以上内容均引自《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
中文名:萨尔贡
头衔:苏美尔-阿卡德之王
统治时期:前2234-前2279年
主要战争:征服苏美尔
主要战役:远征小亚细亚
历史地位:萨尔贡和他的闪米特联军对苏美尔人的征服是有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对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大规模入侵,在以后的4000多年里,类似的入侵在世界各地还发生了许多次,古代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这些入侵构成的。阿卡德王,萨尔贡青铜头像
萨尔贡青铜头像萨尔贡青铜头像,约创作于公元前2300年,现收藏于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
公元前2400年,在西亚的两河领域出现了一个由闪米特人建立的强大王国:阿卡德,其杰出的领袖萨尔贡一世以强大的军事行动在北方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经济上迅速达到了繁荣。于是,萨尔贡一世就成为人们艺术表现的焦点,留下了许多赞颂他的艺术作品,这尊青铜头像就是这一类美术品的典型之作。这尊头像出土于尼尼微,大约创作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据认为是萨尔贡的头像。他的脸部呈深黄色,造型威严、庄重,显示了这位国王的刚毅、坚强和自信,但没有早期国王雕像可怖的神态。国王的头发为黑色,编得如同皇冠一般。雕像的眼睛中本来嵌有珍贵的宝石,但现已遗失,成了两个空洞。雕像的面部雕刻简练而逼真,并留有苏美尔艺术的影响,须发的装饰手法独特而有力,是同类作品中的杰作。整个头像表情端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铸造得十分精细,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铸铜技术。这尊雕像富于个性,充满生气,是埃及法老的雕像中是从未出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