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鲑

亚东鲑

别称 花点鱼
中文学名 亚东鲑
目录导航

简介

亚东鲑亚东鲑亚东鲑

Salmo trutta fario

藏名音译: 卓姆Nia

别 名: 花点鱼

特征

背鳍iii8—9,臀鳍ii—iii7,胸鳍ii9—11,腹鳍ii7。侧线鳞105—120。第一鳃弓鳃耙数为17—19枚。鳃盖条10—12。幽门盲囊约36个。

全长172—258毫米,平均209.7毫米。体长149—199毫米,平均177.5毫米。

体长,侧扁,梭形。头较小,侧扁。嘴短而钝。口大,前位。口裂倾斜。犁骨突起较长。颌骨、舌骨及犁骨均有细小而锋利的牙齿。 颌骨及犁骨的牙齿排列呈长条状。颌骨齿单行,两侧约20枚。犁骨齿双行,约13枚。上颌骨发达,向后伸延稍超过眼后缘。眼大,位于头侧稍前方。鳃孔大,假鳃发达,鳃膜与峡部不相连。鳃耙细长,排列较疏。尾柄粗短。鳞小;背鳍、尾鳍及胸鳍等之基部均被以易脱落之鳞片。鳃盖骨上亦覆易脱落之鳞片。侧线完全,几乎平直,位于体侧中部。自侧线至脂鳍基部约17行(不包括侧线鳞)。肛门接近臀鳍起点。

背鳍细弱,无硬棘;其后缘略平直;其起点位于体中央的稍前方。脂鳍小,不发达,但后缘可游离活动;其长约等于眼间距,其基部约与臀鳍基末端相对。胸鳍鳍末端略钝,其长占胸鳍基至腹鳍基间距的51.5-56.8%。腹鳍末端略圆,其长占腹鳍基至臀鳍起点间距的62—74%;其起点与背鳍第4—6根分支鳍条相对。臀鳍短,后延不达尾鳍基部。尾鳍宽(故亦称宽尾河鲑),后缘向内凹陷,略呈弧形,上下叶末端略圆。

生态

以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为食。消化道长为体长的1、1倍。生活在河川的山间河段,水流湍急,底质多为石头的洄水处。

经济意义

鱼体肥满,脂肪多,肉厚,味道鲜美,故当地群众最嗜吃此鱼。但个体不大,数量少。

分布

河鲑在世界上的分布主要是欧洲的北半球寒冷地带,像爱尔兰、冰岛以及注入芬兰湾的诸河流,均有河鲑的生存。海拔高度为3000m左右。生活在河川的山间河段水流湍急而质多为石头的回水处。

讨论

河鲑的生态学在国外的研究较多,在中国尚等研究。

此鱼在西藏的分布只见于亚东(卓姆河),在亚东以北20余公里以外的卓姆河中未捕获。

近年数量很少。为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轮 亚东鲑鳞片上的年轮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型(图1∶7):即次年的环片和上一年的环片在侧区呈切割,有的在前侧区或后侧区,亦有些切割呈现一连续的过程,有时也伴随着其他的一些特征,如环片断裂、稀疏,甚至有1—2个环片消失等(图1∶829)。此外,鳞片上的年轮也有疏密切割型(图1∶10211)。生殖轮 生殖轮通常出现在鳞片侧区,有时前区和侧区同时连续出现(图1∶12)。表现为环片断裂、缺损(或溶蚀)、扭曲和不规则排列,这与一般生长年带的环片在侧区终止后所表现出来的切割是不同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