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万科好榜样》由鹭江出版社出版。
刘志松,七十年代生人,出版人,策划人,三湘人。编著有《 中国城市美女魅力地图》、《公关艺术100》、《经商谋略100》等书,策划有《 酷驴行知丛书 》、《 生命在高处》、《沿着青藏铁路去旅行》、《新疆影无疆 》等书。长年追随和服务于万科,如沐春风,心得无数,编著此书,亦属厚积薄发之作。
前言 学习万科好榜样
发展篇
时代浪尖中诞生成长
股份制改造铺平道路
做减法为企业“瘦身”
“3+x”的区域发展布局
融资与并购之路
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学做“企业公民”
最受尊敬的房地产企业
亚太地区最具领导力公司
品牌篇
“万科”品牌的诞生
种每年都结果的树
建筑无限生活
以客户的生活为本
经营物业口碑
品牌“符号”王石
营销篇
向索尼学习服务
来自香港的经验
新标杆“帕尔迪”
创新+精细化=竞争力
持续开发创新产品
全面家居解决方案
战略篇
超过25%的利润不做
1994那一年的岔路
重点发展城市居民住宅
坚定地走产业化路线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30岁与l000亿规划
管理篇
组织机构的演变
质量就是生命线
阳光照亮的体制
一群脑袋在恩考的企业
可复制的万科化
人才篇
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职业经理人梯队
房地产企业的“黄埔军校”
“门户”自觉开放
杂交高粱理论
职委会为职工代言
客户篇
客户价值即竞争优势
客户是永远的伙伴
大客户理论
“万客会”聚万客
物业篇
游泳池的水能喝吗
万科的一块金字招牌
万科服务“6+2”法则
迈向“无人化”管理
打造个性的社区文化
万科的危机公关
企业文化
万科的基因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信息化接轨历程
建筑研究中心
一份刊物和一个理想
王石ONLINE
万科在中国
不断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一家负责任的企业
模范的“学习型组织”
超行业视野中的万科
万科的远大目光及自省
附录
万科档案
万科筒史
万科大事记
万科理念
参考书目
时代浪尖中诞生成长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英国作家)
无论是人还是企业,其成长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
作为立足深圳的房地产企业,万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发展与特区的发展分不开。万科的成长包含于深圳特区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代人在深圳特区追求梦想的历程。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主持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正式成为经济特区。这一决定使中国经济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84年,邓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更是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从此,深圳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赶来,从各自原来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涌向了充满新希望的特区,“深圳”一时间成了梦想的代名词。万科董事长王石就是其中一员。
而二十多年后,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的扩散,深圳已经失去了往日那样的吸引力。特区已逐渐不再“特”了。2002年11月16日16时首发于“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了广泛讨论,产生了巨大反响,并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还与文章作者“我为伊狂”会面,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今天来到深圳,除了坐客车进关口需要检查身份证、到中英街能看到当年的一切陈迹之外,深圳已经显得不再特别。街上匆匆的脚步我们已经见怪不怪,曾经高耸的地王大厦如今在各大城市建设超高层建筑的热情中也已经显得不再高大,甚至到香港也已经变得方便快捷,只需持通行证通过罗湖口岸,深圳往日的神秘不再,一切已不再像往日那样显得特别。但是没有变的是街上行走的年轻面孔——这依旧是年轻人的城市。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再特别,但这里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梦想之地,他们个人的历史和故事与这一片土地密不可分。
万科就诞生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按照特区政策,进口到特区的国外产品不能销售到特区外,但不限制特区外的客户将在特区内购买的商品运出特区。在这种环境下,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