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烛之龙是《仙剑奇侠传四》中的BOSS之一,一直镇守于不周山[1]。
游戏中主角三人御剑至不周山,遭遇镇守此地的上古神兽——衔烛之龙。衔烛之龙觉得天河性情异于常人,它不但首次见到凡人不惧怕神龙,而且微小的凡人竟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衔烛之龙图片精:50000
五灵属性:无
经验:20000
出现地图:不周山
仙术特技:五灵空转、五灵正法、五芒镇邪破、定气
可偷物品:寒鸦羽
掉落物品:五彩龙鳞、扶摇仙果
掉落金钱:20000
五灵空转
描述:衔烛之龙之专用法术,平息五灵之气,使置于宁。
作用:被动技能,更改衔烛之龙的五灵属性
衔烛之龙图片五灵正法
描述:衔烛之龙之专用法术,御五灵之气使敌方受到水、火、雷、风、土的伤害,是一种高级法术。
作用:我方单体,减精
五芒镇邪破
描述:衔烛之龙之专用法术,御五灵之光芒使敌方受到水、火、雷、风、土的伤害。
作用:我方全体,减精
定气
描述:敌方特技
作用:敌方单体,宁,1回合
BOSS的血量约五万,属性会不断的变化,他爪子的颜色就代表着他的当前属性。
蓝色─水,红色─火,紫色─雷,绿色─风,黄色─土,不难辨认。
当BOSS使用“定气”时,会变成宁的状态,仙术攻击会全部吸收。
除了以上几点要注意之外,基本上BOSS不难打,所以可以简单通过。
剧情后,经过传点就可以进入鬼界的“无常殿”。
在《仙剑奇侠传四》中关于衔烛之龙的介绍很少,在官方背景设定中也并没有提到过,可以认为他的原型参考了山海经中的烛龙,即烛阴,但亦有很大的区别,从游戏对话中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衔烛之龙图片1、负责镇守着传说中的天柱之一,西北角的不周山。
2、至少已经修炼了近万年,并且拥有打开鬼界传送之门的能力。
3、并非诞生就是神,而是逐渐修炼的,有“未飞升得道之前”的形象。
对话
1、向长老求助
慕容紫英:不周山?可是传说在大荒之中、支撑天地的那座山?
青阳:不错,相传那里有进入幽冥之国、即是鬼界的入口,但究竟要如何开启,我也并不知晓。
2、不周山
云天河:这里,就是不周山?
慕容紫英:应该是这里了,相传此地有神兽衔烛之龙守护,它能照亮整个西北大荒。我们此行只是要寻找进入鬼界的方法,最好不要冒犯于它。
韩菱纱:嗯……那种活了千万年的神兽,就算我们想打也打不赢吧……
3、依言赴约
衔烛之龙:本尊给你一个机会,本尊将会释放相隔千万年、未飞升得道之前的幻影,你们若能战胜它,本尊就打开往鬼界无常殿的通路。
云天河:真的?你愿意帮我们了?
衔烛之龙:哈哈!本尊镇守此地已经九千九百年,即将功德圆满之际,还能遇上你这种可笑的凡人,我是帮助你们进入鬼界呢,还是......
衔烛之龙:将你们的魂魄送入鬼界!
衔烛之龙图片网友的理解
衔烛之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而在不周山上的龙并非上述的描写,不周山的神龙更像一只真真正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既有神的威严,又有魔的狂妄……
理解龙尾和盘龙镇柱上的龙是真正龙的身体,而出现在大家眼前那个会动的龙是它的灵魂,就像古藤林里的那只大树精,也许,正是在这只巨龙的身上前行……说到龙尾,又不禁要赞叹仙剑四强大的画面系统为这巨龙制造了一个庞大而蜿蜒曲折的身躯和一个直矗云霄的镇柱!
盘龙镇柱:传说中支撑着天地的神柱,永无尽头。镇柱上那一条一条发出绿光的线,就像是指引航线的航标。这样的一支镇柱,矗立在巨石嶙峋的大荒之中,一切都是谜。可是,当你踏上镇柱,回首望去,望着那天边的光明,却发现这谜不需要答案,不需要解说,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游戏中的衔烛之龙有可能参考了《山海经》中的烛龙。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2]
《山海经》中
《山海经》由《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构成,烛龙仅见于《海经》之《大荒经》和《海外经》。
古籍中的烛龙《大荒北经》云: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海外北经》云: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烛龙与烛阴显系一物,郭璞注“烛阴”云:“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
其他典籍中
在早期典籍中,除《海经》外,烛龙神话又见于《楚辞》、《淮南子》和纬书。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楚辞·天问》)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地形训》)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
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行南时大,行北时严杀。(《易纬乾坤凿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