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

目录导航

注音字母

  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字母共有39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母,成为40个。即:ㄅㄆㄇㄈ万、ㄉㄊㄋㄌ、ㄍㄎ兀ㄏ、ㄐㄑ广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直行作一) ㄨㄩ 、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注音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兀、广三个字母。后来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3个字母用来标注方音。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标调法,废除四角点声法,改用标调符号。注音字母的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当局改称为国音符号。

  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对照:

  ㄅ ㄆ ㄇ ㄈ 万

  b p m f v

  ㄉ ㄊ ㄋ ㄌ

  d t n l

  ㄍ ㄎ 兀 ㄏ

  ɡ k ŋ h

  ㄐ ㄑ 广 ㄒ

  j q nj x

  ㄓ ㄔ ㄕ ㄖ

  zh ch sh r

  ㄗ ㄘ ㄙ

  z c s

  ㄧ ㄨ ㄩ

  i u ü

  ㄚ ㄛ ㄜ ㄝ

  a o e ie

  ㄞ ㄟ ㄠ ㄡ

  ai ei ao ou

  ㄢ ㄣ ㄤ ㄥ

  an en ang eng

  ㄦ

  er

  有24个声母:ㄅ ㄆ ㄇ ㄈ 万 ㄉ ㄊ ㄋ ㄘ ㄍ ㄎ 兀 ㄏ ㄐ ㄑ 广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其中"万 兀 广"是拼写方言用的).

  16个韵母: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ㄧ ㄨ 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