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加成

利润加成

中文名 利润加成
定义 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目录导航

定义

计算公式:利润=营业+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生产成本,m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社会主义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支出的余款;上缴利润,即按规定上缴给国家财政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企业的部分等等。

社会主义利润与资本主义利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用于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社会主义积累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特征

1.一定的赢利能力。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有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的利润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匹配。

2.费用变化是合理的、费用在年度之间没有出现不合理的下降。

3.利润总额各部分的构成合理。

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利润质量较高的含义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重新修订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准则》相关条款规定:

第三十七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第三十八条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第三十九条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第四十条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加成:是一个和定价相关的概念。

一般企业是按产品的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制定产品价格的,这个加上的一定比例的利润就是加成。

其它

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的区别

1、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2、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基数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

基本上很少有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费用在利润变动上存在不可控因素,计算该比例缺少可比性

知道销售额和利润率怎样算成本

因为: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所以: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与投资利润率区别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是: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投资利润率=(销售收入/投资额)×(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成本费用) =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以上公式中投资额是指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对外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中心的净资产。所以,该指标也可以称为净资产利润率,它主要说明投资中心运用公司产权供应的每一元资产对整体利润贡献的大小,或投资中心对所有者权益的贡献程度。

成本费用率和利润率有什么区别

简单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销售产品,收入是100,这件产品的进价是80,即成本80,那么利润就是20,按次计算,成本费用率就是80/100=80%,利润率就是20/100=2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