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汉宁森

保尔·汉宁森

中文名 保尔·汉宁森
职业 设计师
逝世日期 1967年
代表作品 PH灯
目录导航

生平

1)1894年出生于奥德拉普

2)曾就读于哥本哈根技术学校和丹麦的科技学院

3)1920年成为哥本哈根的独立建筑师,在此期间他还曾为多家报纸和期刊撰写文章,为歌剧院编写滑稽剧,创作诗歌.由他的文字作品可以看出,他还是一名犀利的社会和建筑批评家.

4)他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设计理论家

设计理念:汉宁森是世界上第一位强调科学、人性化照明的设计师,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就提出了要提供种无眩光的光线,并创造出舒适的氛围。代表性设计作品:PH系列灯具

设计成果

1)丹麦设计师汉宁森设计的“PH灯具”不仅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根本原则:科学技术与术的完美统一。2)早在1925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便作为与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世纪性建筑“新精神馆”齐名的杰出设计而获得了金牌,并且至今仍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产品。3)PH灯成为诠释丹麦设计“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的最佳注脚。

汉宁森一生设计了40余种PH灯具,以适应不同的照明要求。这些灯具尽管造型各异,但都一直遵循上述设计原则。它们以良好的照明质量和朴素优美的造型与现代室内环境协调一致,相得益彰。除汉宁森之外,丹麦还有许多设计师创造出了大量杰出的灯具,它们都为丰富丹麦乃至全世界的光文化传统做出了贡献。

设计风格

1)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北欧五国很好的把现代工业设计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设计精致典雅,手工制作的味道浓郁。2)造型简洁优雅,注重形式美感,不依赖装饰。3)大量运用自然材料,产品给人以亲切感和充满人情味的感觉。4)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注意形式的优雅。

设计理念

丹麦具有合理和有效地照明的传统,灯具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灯具可以是一件雕塑般的艺术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一种无眩光的、舒适的光线,并创造出一种适当的氛围。这种要求是丹麦设计师保尔·汉宁森在192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汉宁森是第一位以照明的科学功能原理为基础进行灯具设计的设计师。

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设计理论家。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很高评价,并摘取金牌,这种灯具获得"巴黎灯"的美誉。汉宁森的一生都保持了“巴黎灯”的精妙设计原则。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为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PH灯具的设计特征是:(1)所有光线都经过至少一次反射才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2)并且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4)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避免室内照明的反差过强。这类灯具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因为它是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任何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鲜明特色。

丹麦的工业设计发展到今天,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一提起丹麦工业设计,人们很快联想到汉宁森的灯具。在世界一些著名的设计博览会上,丹麦的工业设计产品总能以其简洁、现代、极富有人情味的特征征服参观者。经过几十年发展,丹麦现代设计形成了统一性、功能性、现代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的设计艺术风格。

设计特点

丹麦的灯具不但强调合理、有效的照明,还融入了人性化因素,对人眼进行全方位保护。“灯具要提供一种无眩光的光线,并创造出舒适的氛围。”早在20世纪20年代,丹麦设计师保尔·汉宁森就提出了这一观点。汉宁森是世界上第一位强调科学、人性化照明的设计师,他所设计的一系列PH灯具至今仍被丹麦的普通家庭所沿用。PH灯形似重叠的贝壳,灯泡完全被灯体覆盖,无论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每道光线均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散落在桌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在灯体内部,光线就被进行了分割,从而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这是普通乳白色玻璃灯罩难以达到的;PH灯还将白炽灯的光谱往红色方面偏,以获得宜人的光色。毫不夸张地说,在北欧,家家户户的灯具都渗透了汉宁森的设计理念。由于一件真品的价格高达上千美元,因此,大多数家庭选购的还是做工精良的仿制品,每件造价在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在材质上,也由早期的不锈钢、黄铜、漆质表面,延伸到了纸、合成绸等品种。

丹麦人使用灯具更注重合理,无论是客厅、餐室、还是卫生间,灯的数量都十分有限,而且尽量避免大瓦数的。以餐厅为例,他们通常只用一盏吊灯,一般将其压得很低,以光线聚焦在餐桌为限;在卧室里,几乎很少有人装吊灯,通常使用两盏精巧的床头壁灯,既能消除一天的疲劳感,也营造了温馨的私密气氛。

灵感来源

黑格尔曾对中西园林建筑做过这样的美学概括:它们(西方)照比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修剪的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照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一座露天的大厦.”中国的园林建筑则大异其趣,追求的不是几何式的规整性,而是自由性;不是抽象化了的人工技能之美,而是具象化的自然丰韵之美,黑格尔也指出中国园林艺术建筑“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有自然之礼,得自然之趣。将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作一比较,似能更看出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之美,西方园林建筑,突出的是人工之美、技术之美,平面的立体的几何式图形触目可见,一切景物建构无不体现方中矩、圆中规的精确的数的关系。西方园林正是通过数的关系,把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工程学的成果加以物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艺术深受道家思想的浸染,以模拟自然山水去取胜。它打破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可以说是对儒家理性制建筑的一次反动。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将空间意识转化成时间过程,营造出一个广阔自由的审美世界。为了创造园林的意境,为了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园林艺术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谈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他说:“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③可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借景则是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达到无限的空间。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借景的最好例子。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境界的创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而是艺术境界的美。

评价

著名的丹麦灯光设计师保罗·海宁森艺名PH,在他设计

生涯的早期就已专门

从事灯光设计领域的工作,因此他成为世界上早期灯光设计师之一,是灯光领域的先行者。灯光设计只是近年来才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

PH一生作为一名灯光设计师,从事着灯光设计、照明工程和著书立说。按照他的照明理论,PH认为照明应当遮住直接从光源发射的强光,这种遮盖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以创造出一种美丽、柔和的阴影效果,覆盖在室内的大小物体上,还应利用一种相对向下的光线分布,产生一种闭合建筑空间的效果。在他关于建筑空间照明的理论中,公共线和整体意识的观点贯穿始终,这个观点公式化了他的照明理论,形成了他的整个照明建设和灯光设计的理论基础。

PH进行了无数灯光设计,其中PH灯,PH系统(1926),这两种灯光设计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室内照明理论的宗旨。PH系统是一种包括三种不同尺寸,表面进行过不同处理的灯伞,这几个灯伞可以与具有不同用途、型号各异的灯配套使用。PH还依据在“PH灯”中使用过的多灯伞原理,设计了许多种照明灯具

在许多照明工程中,他将“PH灯”作为独立的灯具单个使用,或与大型的枝型吊灯结合使用。根据相同的原理,他还设计了特殊用途的照明灯具。PH灯具被路易斯·保罗森公司作为标准灯具生产和销售,直至今日,该公司的产品目录中仍列有各种各样的PH灯。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按订单生产PH灯具的仿型产品,这些仿型产品已不再作为标准灯具在市场上销售。英国SINGWAYS家具公司马丘比丘系列04年新款灯具中,也用到了PH系列的代表作品,来诠释它一贯主张的简约主义。

PH是一位天才而又个性很强的人,作为灯光设计师,他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都对丹麦以至整个灯具设计界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

作品

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很高评价,并摘取金牌,这种灯具获得“巴黎灯”的美誉。汉宁森的一生都保持了“巴黎灯”的精妙设计原则。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为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

1)PH灯所发出的所有光线都经过至少一次的反射才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PH灯PH灯2)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光色

4)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避免室内照明的反差过于强烈

[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