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桥位于珠海市西南约10Km,于挂定角西侧跨越西江磨刀门水域,是珠海至高栏鸟的城市快速干道上的一座特大桥梁,对开发西区,发展珠海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珠海大桥全长3055m,由主航道桥、副航道桥、两岸引桥及中意引桥等几部分组成,于是1989年立项,1990年珠海市批准兴建。珠海市建设委员会委托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预算编制。珠海市建委组织施工招标,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中标,于1991年10月开工,1993年11月建成通车。当年造价为人民币4.2亿元。
1.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0Kn/m。
2. 桥面净空:双向6车道行车,行车道宽2 × 12.5m ,人行道两侧各2m,中央分隔带2m,总宽31m。
3. 通航净空:主航道桥,净高22m,净宽100m。副航道桥,净高12.5m,净宽60m。
4. 设计洪不频率1%。
5. 最高通航水位:黄海高程2.64m。
6. 地震基本烈度:7级。
7. 设计风速:41.2m/s。
8.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80km/h。
珠海大桥下月起首次进行结构性维修,施工期间将采取单幅全封闭、另一幅由原来单向三车道调整为双向四车道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今年航展期间将暂停施工,恢复双向六车道通行,整个工程预计明年1月完成。对此,有网友直呼“又修,真是伤不起”。昨日,市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
通车近20年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珠海大桥1993年建成通车至今,一直是连接东部城区和西区之间的“咽喉要道”。经过技术部门鉴定,珠海大桥已存在箱梁底部腹板开裂、脱落,部分钢筋外露、腐蚀,预应力缺失等问题。
桥梁检测机构近两年检测结果显示,珠海大桥引桥总体技术状况评定为二类,主航道桥为三类,副航道桥为四类。根据相关标准,四类桥梁为“主要构件有大的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或影响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今年年初,珠海大桥的维修就提上了议事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已于5月份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完善相关手续,计划于7月份正式开工。
据介绍,本次维修主要针对珠海大桥存在的各种病害,进行结构性维修,包括主航道桥、副航道桥主梁加固,桥面铺装破损修复;破损伸缩缝更换,护栏更换,以保障大桥的安全使用。
超载是造成珠海桥梁病害的主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车辆荷载等级低,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的日益增多,国内公路桥普遍存在承载力不足的状况。珠海如广昌、均昌一些小跨径桥梁,在超重车作用下产生的荷载效应最大,易受损伤。
系首次进行主体结构维修
“大修?不是刚修好么?”“前山修路,珠海大桥又修,还让不让人活啊?”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质疑。
对此,以往珠海大桥也进行过几次维修,但只是伸缩缝及栏杆等附属设施维护。而这一次将是建桥以来第一次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
市交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尽量减少对通过珠海大桥车流的影响,经与市交警支队、市交通局、市公路局研究决定,施工期间将采取单幅全封闭、另一幅由原来单向三车道调整为双向四车道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在上下班高峰期,将限制货车和重型车通行,泥头车和超重车须绕道通行。
据介绍,届时施工人员将主要集中在桥面以下,即在箱体内部作业。按照施工计划,将先维修病害严重的左幅桥梁,左幅桥梁计划在十一月上旬完成。今年航展期间将暂停施工,恢复双幅六车道通行,待航展结束后再行实施右幅桥梁,右幅桥梁计划在明年1月完成。
时间表
●8月11日
2012年8月11日起,为对珠海大桥进行维修加固,珠海大桥南半幅封闭,北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车。
●11月7日
2012年11月7日起,为确保航展期间交通顺畅,珠海大桥临时性恢复全面通车。
●11月24日
2012年11月24日上午9时至11时,珠海大桥曾短暂性恢复半幅通车。
●11月25日
2012年11月25日起,受继续加固施工影响,珠海大桥北半幅封闭,南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车。
●预计完工
珠海大桥加固维修工程预计到2013年3月30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