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

人口 95803人(2010年数据)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藏F
地理位置 西藏西部
下辖地区 辖7县、7镇、37个乡、141个村(居)委会
悠久文化 古象雄文明发祥地
中文名称 阿里地区
行政区类别 地区
地委书记 段海
电话区号 0897
目录导航

简介

阿里地区阿里地区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阿里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因此,阿里地区的地貌以冰雪、册岩和湖泊为其特征,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历史沿革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明清两朝(1368—1911)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之后,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堆里嘎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以日土宗设日土县;以革吉设革吉县(驻那坡);以改则设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以仲巴洛强溪设仲巴县(驻札东);以普兰宗设普兰县;以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山脉 阿里地区

气候 湿度重 气压低丶

公路 (4500+300000)*7+8W     每小时350/km.

民航   HM740

阿塞苦力嘶呀吼奔

理环境 BAINAHAICHUAN

山脉 ALIDIQ

气候  ℃↓    H2o↑    〓...

公路  (4500+300000)*7+8W     每小时350/km.

民航  HM740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地委书记 段海[1]

交通

职务 姓名
地委书记 段海[1]

地区事件

公路

民航

城市荣誉

2018年3月初,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暗夜顾问委员会正式收录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2]

词条图册

2021年5月,《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公布,阿里地区入选五线城市。[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