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海南岛

印象海南岛

目录导航

演出介绍

 “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是浪漫、前卫、先锋级大型实景演出。演出时长约为70分钟,演员300余人,融汇舞蹈、戏剧、杂技等各种表现形式,以音乐剧为主,利用视频、舞美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独特的魔幻水升降舞台将海南岛独有的热带休闲文化表现地淋漓尽致。
  中国最大直径的海边奇幻舞台,采用流线型设计的轮滑坡道与剧场建筑完美结合,新奇大胆;可灵活移滑的大型舞台装置打造独特空灵的表演空间;大型悬挂式升降舞台营造出超越时空的梦幻视觉效果;造价达到千万级别的巨型水池升降舞台,气势撼人,世界罕见。
  全面采用国际最顶尖的灯光音响设备,奥运会后国内首次使用开闭幕式的灯光音响设备与技术,并由国内灯光音响设计大师倾力打造,再度呈现北京奥运会瑰丽梦幻的视觉盛宴。
  梦幻舞台、浪漫夜空映照下,每晚燃放激情焰火,水上烟花与外沙滩烟花齐放,与“印象·海南岛”的演出一同照亮黄金西海岸灿烂的夜空,缤纷焰火,浪漫与激情共舞。

实况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是世界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及他的“印象·铁三角”团队既奥运会开幕式后的最新力作。演出将时尚、休闲、浪漫的元素带给游客,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演绎出海南岛上真正的海岛风情、休闲文化、和浪漫椰城,将大家带入一种新型的旅游文化体验之旅。
  张艺谋“印象·铁三角”导演团队执导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都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印象·海南岛》是“印象·铁三角”历时两年、精心策划的最新篇章,也是三位艺术家继成功执导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后的首部作品。这场演出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部印象实景演出,节目形式更新颖、丰富,演出内容不拘泥于展现海南岛的民土民风,更注重娱乐性,是导演梦中意象的关于大海的一场演出。奇特的时空交错感、轻松愉悦、梦幻浪漫的观演感受是这台演出的一大亮点。
  海口西海岸,造型构思来源于海洋珍稀生物海胆,是中国首个仿生剧场,陆地与海洋在这里浑印象剧场位于风景迷人的然天成,成为海口文化旅游新地标。
  剧场呈半封闭式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0公顷,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内部设施先进,可容纳1600人观看演出。观众坐在“印象剧场”看台上,宛如置身于细软绵延的沙滩,在三位国内顶级艺术家的引领下,尽情展开对大海的浪漫畅想,感受美丽海南岛的印象之美,“印象剧场”距市中心约5分钟车程
  印象剧场是专为《印象·海南岛》量身打造的海胆形仿生剧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胆仿生型剧场,设计上实现了沙滩与大海的完美融合,呈现海天交融、情海相接的浪漫享受,将令观众感受到新奇而自然的视觉伸延,其建筑工艺的精美可媲美北京的“鸟巢”。
  印象·海南岛位于海口市西海岸,西临假日海滩,东接国际轮滑赛场,距市区仅需10分钟车程。演出已于2009年3月16日隆重上演,精彩演绎每晚8:30准时呈现。

主创团队

    印象系列”第四部,是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之后共同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也是“张艺谋铁三角”继成功执导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后的首部作品。
  总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
  编剧:王潮歌
  音乐总监:张磊
  作曲:张磊吴军程池孟可
  执行总导演:丛明玲
  导演:李东子张东
  舞美设计:樊跃刘朝晖
  灯光设计:王宇钢
  音响设计:金少刚
  服装设计:宋丽
  作曲助理:王虎丁纪
  灯光设计助理:周新阳常明
  数字灯技术支持:胡勇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舞台工程:杭州佳合舞台机械有限公司
  灯光工程:北京欣欣雨林
  音响工程:北京安恒利(ACE)
  演出单位:印象海南歌舞团
  演唱:陈楚生《万泉河》主题曲
  张靓颖《海风吹》片尾曲

铁三角

  张艺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是中国在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早期他以执导充满中国乡土情味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浪漫的互相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侠巨制《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在电影人材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

  王潮歌,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曾执导过数十部舞台剧。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任CEO,与张艺谋、樊跃合作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皆已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此后三人也成为导演界当之无愧的“铁三角”组合。  

        樊跃,1958年生于北京,自幼学画,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舞美专业。樊跃是当今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总导演之一,国内首屈一指的舞美设计大师,共执导舞台剧十余部,设计舞台美术作品近百部,多次荣获中国舞台剧舞台美术设计大奖,是以创新为毕生追求的艺术家。

首次公演

   2009年4月14日下午,经过近两年的紧张筹备和排练,由张艺谋
  、王潮歌和樊跃组合共同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正式在海口公演。
  “印象·海南岛”是以海岛文化为依托,艺术表演海南印象的当代海南代表性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场地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原水世界及其周边沙滩海域。面朝大海半开放式的演出剧场外形采取了海胆仿生型建筑设计,可同时容纳1700余人观看演出。
  这场演出将以音乐剧的形式,时长约70分钟,演员约300人,目前这些演员已组成了一个歌舞团,多为能歌善舞的黎族苗族姑娘和小伙,演出将融汇舞蹈、戏剧、歌曲等多重艺术形式,并通过量身打造的舞台灯光布景、视频影像同舞美结合,形成表现手法新颖独特,演出内容多元融合,演出效果堪比梦幻的“印象”作品。
  为表彰三位导演为海南省的旅游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海口市市长徐唐先于4月12日授予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海口市荣誉市民”证书。

演出视角

  站在另一个视角,海口有包容百川的大海,有洁白的沙滩,有最绚烂的阳光。这都是海洋文化中无比浩瀚的气质。这种纯自然的充分敞亮感,会让人有最直接的自在享受。这享受不在限制与规则之中,在纯粹的松弛里,身心自然地展开。显得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完全徜徉在天然的环境中,心情随风浪而摆动,似浮云而游弋。这样的心理状态没有历史文化的干扰、人文因素的困惑,打开了受众的想像和自由心神的翅膀。
  一群奇特的、浪漫的人们在这个安详而闲适的地域里展示他们不同的快乐生活,如:唱歌的快乐,吃喝的快乐,晒太阳的快乐,不快乐的快乐……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悄悄隐藏着种种不快乐的因素,但事实上,这些不快乐往往比快乐本身更加重要。整个演出的风格卡通浪漫,有童话色彩。特殊灯光的运用更会使视觉及心理出现曼妙的享受,使人们在梦幻、离奇、奇妙的世界里自然勾勒出与生活本身的那份亲切与和睦。

演出风格

   演出像音乐剧,却没有相对完整的剧情。演员的表演通过特殊灯光和视频制作
  的特殊影像与舞台美术的结合,制造出奇特的视觉奇观。这里有闭眼即知的童话里的世界,侧耳倾听到的是浪漫的节奏。这是一个令人想象无限的悠然世界。这里的环境以及人物都有极强的神秘色彩、海洋气质、夸张怪诞。
  演出无论从选材、舞美、主题以及表现方式上,都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向世人敞开心灵与怀抱,接纳一切,吞吐一切。整个演出意境成为了海天一色,人们的心绪自然心驰神往,流连不倦了……
  在演出的内容方面,不奢求深、广,追求的是让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能通过这场演出,留下对海南的美好印象,抓住人们对大海的一种心理感受,带着观众去寻找他们心中的大海。
  《印象·海南岛》是一场要让人用心去体会、品味的演出。这对于能在海口长期驻留的人来说是一件幸事。

演出亮点

   《印象·海南岛》伴随着陈楚生深情吟唱的主题曲《万泉河》(《万泉河水清又清》改编曲),情节逐步推进。最后,演出在张靓颖优美动人的《海风吹》的歌声中落下帷幕。陈楚生与张靓颖的加盟是这次《印象·海南岛》调整后加入的新元素。
  此外,公演的《印象·海南岛》情节更加紧凑饱满,加入了更多海南元素。为了更好地凸现地域特色,演员台词也做了调整,原先的“我在大海边”,改为“我在海南,海口,西海岸”。
  高科技灯光投影,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蔚蓝中跳跃的浪花,银白色细软的沙滩……随着场景和故事变化,变换于整个剧场,让人目不暇接。不少观众认为调整使得整个情节更加海南化、更加饱满、更加紧凑,弥补了“仅靠声光讨巧”的弊端。

主题曲

     印象·海南岛 主题曲《印象大海》

  演唱者:陈楚生

  歌词:

  微风吹送我被轻轻唤醒

  你的笑容蔚蓝我的梦

  梦中匆匆刻下你身影

  将我拥入怀抱温柔而如此汹涌

  深深呼吸夕阳带来晚风

  海南岛上椰林伴天空

  海角天涯看白帆穿行

  你说世界好美值得去一生追踪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海角天涯看白帆穿行

  值得一生去追踪去追踪

  万泉河水清又清

  一年复一年呐

  吟唱着歌声

  安详神圣你一定听得懂

  这是海南岛的梦在心中

  这是海南岛的梦在心中 

 

片尾曲

        印象·海南岛 片尾曲《海风吹》

       演唱者:张靓颖

  歌词:

  海风吹 张靓颖

  <<印象海南岛>>主题曲

  海风吹啊吹了多少年

  流浪的心从来没改变

  浪花带走所有的思念

  只留下谁眼泪中的盐

  海鸥飞啊飞过多少年

  想要飞越大海的彼岸

  听说最美风光在海角

  你是最想到达的天边

  不管天色有多晚

  我们要把这梦想走完

  不管一生有多短

  要活得浪漫

  不怕风浪多危险

  狂风巨浪中彼此陪伴

  路再远 走不出

  家园

  MUSIC

  海风吹啊吹了多少年

  流浪的心从来没改变

  浪花带走所有的思念

  只留下谁眼泪中的盐

  海风吹啊吹了多少年

  流浪的心从来没改变

  浪花带走所有的思念

  只留下谁眼泪中的盐

  海鸥飞啊飞过多少年

  想要飞越大海的彼岸

  听说最美风光在海角

  你是最想到达的天边

  不管天色会有多么晚

  要把这梦想走完

  不管一生有多短

  要活得浪漫

  END 

 

幕后故事

     歌词:

  导演“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周瑛琦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印象·海南岛》背后的故事。

  这部作品我们打90分

  问:《印象·海南岛》填补了海南旅游文化产品的空白,你们给这部作品打多少分?

  答:《印象·海南岛》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了海南轻松、娱乐、休闲的氛围,回归自然、拥抱大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部作品可以打100分,但是从艺术追求上讲,我们给自己打90分,因为艺术从来都不是完美的。

  舞台梦幻效果全国首创

  问:《印象·海南岛》最大的难点和亮点在哪里?

  答:海胆剧场原本是个废弃的游泳池,现在把它利用起来,打造了一个可以升降的游泳池。从影像上讲,游泳池的升降、垂直都要花费很多功夫,才能制造出如梦如幻的效果,有大海、有小岛、有戏水男孩。如何体现舞台与水的关系,是难点,也是最大的亮点。我们处理出来的这个效果在中国是首创,完全不输给拉斯维加斯的“O SHOW”。

  作品传递人与自然和谐

  问:与以前的印象作品相比,《印象·海南岛》的主导风格是什么?

  答:以前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主导风格是原生态加本土文化,《印象·海南岛》是时尚的、动感的、休闲的,我们把海南文化简单化了,就是阳光、沙滩、椰子树和快乐的人们,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就把海南的旅游文化形象化、具体化了。

  排演的所有环节都很苦

  问:听说在3月15日的汇报演出后,所有的主创和演职人员都哭了?你们觉得最辛苦的是什么环节?

  答:所有的环节都苦,很辛苦。一是演员很辛苦。我们的团队共有200多名演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演员,需要更加努力地排练才能领会导演的意思。我们每天排练12-18个小时,只睡3-4个小时;二是我们训练这些非专业演员很辛苦。他们没有基本的舞蹈功底,一切要从零开始;三是训练完全在户外,我们体力耗费很大;四是心理压力很大,我们在创造一种东西,不能复制,必须是新鲜的,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所以心理压力很大。

  非常看好作品的前景

  问:你们对《印象·海南岛》的前景有什么期望?

  答:《印象·刘三姐》是我们的第一部作品,现在已经5年了,每天演出两场,每晚接待6000人次,其他的两部作品也是场场爆满。《印象·海南岛》风格更加独特,从试演到门票销售都非常火爆,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前景应该是看好的。

  印象·海南岛演出交通:

  演出地点:海口市滨海大道160号,距市区5分钟车程。

  1、交通指南:免费乘车巴士点/开往时间:海口明珠广场(18:00)→海口宾馆(19:00)开;返回时间:印象剧场(22:00);

  2、公交车:

  28路:群上村-人大会堂-秀英港-印象剧场-火车站

  37路:绿色佳园-秀英港-印象剧场-火车站

  40路:金盘-印象剧场-火车站

  旅游B线(50路):汽车南站-万绿园-秀英港-印象剧场-假日海滩

印象海南岛价格

  观众席:门市价:168元/人;景区现付148元/人

  嘉宾席:门市价:238元/人;景区现付208元/人

  贵宾席:门市价:688元/人;(优惠价格请电询)

  注:费用不包含往返交通费用 

新闻

  尽管《印象·海南岛》有着“张艺谋领衔的‘铁三角团队’打造‘中国第一个以大海为实景,以大海为主题的演出’”等诸多光环,但这些多光环并没有给它带来持续的辉煌,其在问世后只经历了短暂的绚丽就陷入了长时间的落寞。
  近日,由于《印象·海南岛》上座率并不如预期的理想,“有口碑没票房”让1.8亿的投资难以收回。日前,组织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的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55%的股权已转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
  消息发布后,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一大型演出乃至张艺谋“印象系列”节目的反思: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花大价钱引入这样的到底值不值?
  初衷:冀望改变海南旅游南重北轻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海南省和海口市之所以不惜重金邀请张艺谋“铁三角团队”打造《印象·海南岛》,是希望籍此改变海南旅游南重北轻的窘状。
  早在2005年,海口旅游边缘化的危机就已凸显。当年,海口美兰机场进港旅客量减少了23.6万人,但三亚凤凰机场却同比增加了55万人。2007年上半年,三亚共接待过夜游客279.58万人次,同比增长21.94%,旅游总收入达4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6%。海口共接待过夜游客281.25万人次,同比增长8.94%;实现旅游总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长12.12%。
  从数据上看,二者接待量十分相近,但旅游收入为何却如此悬殊?据两地旅游局的调查,海口游客人均逗留天数为1.31天,而三亚人均逗留天数为1.71天。随着2010年海南岛东环铁路的建成,海口至三亚的车程将缩短为90分钟,大量游客可能从美兰机场直接沿东环铁路下三亚。有关专家提醒,如果海口不能成为一个大旅游集散地,海口旅游边缘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海南省旅游局原局长张琦认为,这是因为海口旅游缺乏持续的宣传促销,海口旅游沉寂多年,需要一个世界级的导演、一台世界水准的演艺来激活。他认为,文化产业集聚的高附加值,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群的发展,提高海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填补海口乃至全省文化旅游产品的空白,从而改写海南旅游“南重北轻”的窘境,形成南北带动、东西并举、山海互补的新格局。他期望《印象·海南岛》能带动一个产业群,其附加值能够改变当今海南旅游“南重北轻”的窘境。
  海口市政协副主席、海旅集团董事长郑钢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海口旅游有三个致命的硬伤——缺乏城市旅游化改造、旅游产品不丰富、欠缺大型的旅游节庆活动及演艺。他希望《印象·海南岛》对岛外游客产生吸引力、延长他们在海口的停留时间,而不是像此前一样仅仅把海口作为一个“驿站”,这就会产生许多附加经济值的增加。他同时还认为,大型实景歌舞剧的推出是将海口旅游业及文化产业推向高潮的起步,而且还可以提升海口整体的城市形象。
  定调:不单纯是一场演出
  为了推动海口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海口游客逗留时间,有效拉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增效,2006年,海南省和海口市决定在海口打造一台高水准、高品质的大型实景演出,在和以张艺谋为主的“铁三角团队”进行接触后,当年6月和8月,张艺谋及其工作班子两次来海口进行考察后,认为海口具有举办大型实景演出的条件。海口市政府遂于2006年10月正式邀请张艺谋导演团队对“印象·大海”实景演出进行创意和策划,同时授权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
  海口市为保证项目的进展顺利,还先期投入1000万元做为前期的操作费用。
  2006年11月,海旅集团董事长郑钢赴北京与北京印象中心的主要成员就有关海口大型实景演艺项目的具体合作方式、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会谈。2006年12月,海旅集团与北京印象创意文化艺术中心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介绍,海口市委、市政府对《印象·海南岛》项目的运作十分重视。时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王为璐,副省长陈成,海口市市长陈辞都会见了创作组成员,并且介绍海口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情况,并表示政府已将这一项目做为海口进行旅游化改造,创建海口娱乐之都、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将给予大力支持。海口市委市政府认为,这不仅仅是单一的一台节目,对提升海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丰富旅游产品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他说,这样的事情政府不投入、不主导是不行的,因此决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操作的方式来推动这一项目。
  2007年8月,张艺谋及其创作团队来到海口,与海南省和海口市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考察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场址,了解场地设计情况,并与海口市政府、海南省旅游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海南省高层领导在会见张艺谋一行时表示:这不单纯是一台演出,它的出现将改变海南现有的旅游格局,海南将举全省之力支持张艺谋的大型实景演出。
  设想:克隆“印象”奇迹
  据《桂林日报》报道,2007年《印象·刘三姐》观众突破100万人次,创下了该演出观众最高年纪录。该演出自2003年10月上演至今,已演出1500多场,观众接近270万人次。这场由广西本土艺术家策划,由世界最美丽的山水、广西最经典的音乐元素与中国最知名的导演张艺谋多强联合及六七十位海内外艺术家鼎力打造的世界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本身就被认为是文艺演出史上的奇迹。世界旅游组织官员评价说:“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乘飞机来看这场演出都是值得的。”该演出2003年10月面市,当年就有近2万观众观看,2004年迅速飙升到273场,之后观众逐年大幅递增,去年演出已达到470多场。
  《印象·刘三姐》的热演反过来又带动了阳朔乃至桂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阳朔旅游、餐饮、宾馆、运输和地产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形成良性互动,该演出也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而《印象·丽江》雪山篇自2006年5月1日演出以来,至今已演出200余场,接待近101万观众。统计数据显示,游客在丽江的滞留时间由1.65天提升为2天以上,提高了旅游相关产业的收入,同样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那么,《印象·海南岛》能否克隆这一奇迹?
  据海南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早在项目刚刚进入筹备阶段时,他们就在海口市各大景点对游客及市民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来海口旅游的目的、对海口的印象、海口市的旅游环境、城市特色以及喜欢的演出类型等五个项目的内容进行直观的综合评价。调查分析发现,游客对海南的最深印象是大海、阳光、沙滩。在游客期望看到的表演类型问题上,选择“多种类型于一体的实景演出”的游客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5%。这意味着,《印象·海南岛》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张艺谋创作团的成功操作经验以及其在国际上的超凡影响力,其后期的项目营销将有很大的运作空间,由政府主导,企业操作的《印象·海南岛》应该能够收回投资并创造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窘状:短暂绚丽之后遇冷
  2009年4月12日,在筹备了两年多时间之后,《印象·海南岛》终于绚丽亮相,海南各大媒体基本上是一片叫好声。而“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在面对媒体时亦表示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分别给自己打了100分。
  但短暂的绚丽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长时间的落寞。
  6月,有媒体报道称,《印象·海南岛》正式演出两个月来,接连遇到海南旅游传统淡季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上座率不佳。海南印象公司公司称正全力拓展岛内外市场努力求生。参照张艺谋其它“印象”的演出经验,估计要撑顶一年,随后上座情况会有改善。
  《印象·海南岛》缘何遇冷,业内人士称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还有其定位和票价问题。早在今年3月就有媒体质疑,与《印象·丽江》平均190元相比,《印象·海南岛》的最低票价(即普通席票价)是每张238元,这让不少当地市民的热情受到打击。甚至有市民指出,《印象·海南岛》门票价格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最低价200元还多出几十元,在海南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价格明显过高。一名公交车司机形象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四口一起去看的话,一共需要1152元,这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而且还不算来回的路费。此外,一张票238元,整个演出是70分钟,如果平摊下来就是每分钟3.40元,3.40元他可以在街头吃一顿早餐。也就是说,他一分钟就要看掉一顿早餐。
  而在《印象·海南岛》试演之后,有观众在媒体上公开质疑238元一张的票是否物有所值:“一场光与影的盛宴,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看过之后,宛若繁华落尽,什么都没有留下。”许多观众认为,除了留下了热闹的感觉外,这场演出没有留下多少让人联想、让人回味的东西。
  但这样的批评声音并没有为张艺谋领衔的“铁三角”所接受,3月16日,“铁三角”之一的王潮歌对媒体表示:“我们的节目是做给游客看的,不是为(海南)当地百姓打造的。如果节目没有让他们感到过瘾,在这里我要说对不起了……”
  “一场演出,如果一味迎合游客、连本地观众的口味都不考虑的话,它会有多强的生命力呢?”海南一业内人士说,如果王潮歌的看法就是“铁三角”导演组的看法,未免显得有点极端了,按照这一出发点打造的《印象·海南岛》遭到冷遇也在情理之中。
  质疑:高投入就有高产出?
  据媒体报道,为《印象·海南岛》而专门建造的印象剧场———这个外形酷似海胆的剧场创意来源于美丽的海洋生物海胆外壳,它是在原来基本废弃的水世界的旧址上重新建设的,海旅集团和设计者对它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其外表面为铝板,能适应高温高湿气候,抵抗海边盐雾的腐蚀;内表面为张力膜结构,能适应舞台灯光、音响的技术要求。据称“海胆”仅钢结构就耗费了510吨钢材,此外舞台灯光音响的设计标准均为国内顶尖水平,仅面积754平方米大型升降水舞台的造价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这一剧场对技术和资金要求之高。
  公开的数据称,运用了诸多高科技的《印象·海南岛》,总投资在1亿8千万左右。
  按照海旅集团的预估,海口气候宜人,《印象·海南岛》全年演出天数可达70%,远远超过其他“印象”系列的可演出天数,即便按70%的上座率,可容纳1600人的印象剧场仅门票收入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业内人士按照这一设想算了一笔账:《印象.海南岛》的票价分为普通席、嘉宾席及贵宾席3种,普通席为每张238元,嘉宾席288元,而设有软沙发以及包厢的贵宾席票价为每张688元。根据平均门票价格260元、每天接待1100名观众推算,每天的门票收入约在29万元左右。这样一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印象·海南岛》就可收回投资。
  然而,市场的回报真有预想的那么好吗?
  据知情人透露,进入2009年5月份之后,《印象·海南岛》的观众即直线下降,可容纳1600人的“印象剧场”每天接待的观众仅为200人左右,就算这些观众全部购买了全价票,每天的票房收入也只有约5万元,而除开印象剧场每天的水、电、折旧、损耗等巨大开支不算,仅剧组300名演职人员的工资就需要3-5万元!
  这意味着,刨除所有的成本之后,《印象·海南岛》不得不面对巨额亏损的现实。为了提高上座率,除了门票价格下浮,该公司还到过省外多地促销,但一直没能提高上座率。大部分的观众都是靠旅行社、酒店和政府部门的会议带来,散客很少,票务销售很不理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