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工程

阿波罗登月工程

中文名 阿波罗登月工程
开始时间 1961年5月
目录导航

登月计划

       登月方案

       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从“阿波罗”号飞船的3种飞行方案中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方案。

       辅助计划

为登月飞行进行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是:① 徊者号探测器计划(1961—1965年):共发射9个探测器,在不同的月球轨道上拍摄月球表面状况的照片1.8万张,以了解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 ②“勘测者”号探测器计划(1966— 1968年):共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球

       表面软着陆,通过电视发回8.6万张月面照片,并探测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数据。③“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1966-19677年):共发射3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区拍摄高分辨率照片,获得l000多张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据此选出约10个预计的登月点。④“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1965—1966年):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进行医学—生物学研究和操纵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和进行舱外活动的训练。

       运载火箭

“阿波罗”号飞船使用大推力的“土星”号运载火箭发射。运载火箭研制分两个阶段进行:①研制“土星”1号和1B号,用以获取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经验并进 行“阿波罗”号飞船的 飞行试验。②研制“土星”5号巨型3级运载火箭作为飞船登月的 运载工具。

       试验飞行

       1966-1968年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地轨道上鉴定飞船的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考验登月舱的动力装置。1968—1969年,发射了“阿波罗”7、8、9号飞船,进行载人飞行试验。主要作环绕地球、月球飞行和登月 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 落模 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 拟登月舱与指挥舱的分离和 对接。按登月所需时间进行了持续11天的飞行,检验飞船的 可靠 性。1969年5月18日发射的“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 航员乘登月舱下降到离月面15.2公里的高度。 

       “阿波罗”号飞船

       “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 指挥舱宇航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 舱,也是全飞船的 控制 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高3.2米,重 约6吨。指挥舱分前舱、宇航员舱和后舱3部分。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等。宇航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宇航员生活14天的必需品和救生设备。后舱内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贮箱,还有姿态控制、制导导航系统以及船载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 

       服务舱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舱体为圆筒形,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主发动机用于轨 道转移和变轨机动。姿态控制系统由16台火箭发动机组成,它们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 服务舱分离等。 

       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14.7吨,宽4.3 米,最大高度约7米。①下降级:由着 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 4个 仪器舱组成。②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宇航员完成月面活动后 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上升级由宇航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宇航员座;舱可容纳2名宇航员(但无座椅),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 电源等设备。      

登月飞行

       “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格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人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再人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人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两名宇航员驾驶飞 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均登月成功。

最新新闻

新华社电“阿波罗11号”飞船1969年首次把人类送上太空[1],登月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一段关于寻找“嫦娥”、“玉兔”的对话录音最近在互联网上走红。而中国首台月球车“玉兔”号预计下月随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奔月。

密切关注“兔女郎”

根据美国宇航局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1969年7月20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的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阿波罗11号”宇航员迈克尔·科林斯立刻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当时,科林斯留守“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中,他的同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正准备乘“飞鹰”号登月舱登陆月球表面。

美国行星科学家埃米莉·勒科达瓦拉说:“这真是一件值得分享的轶事,看起来,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44年前就已经在月球上寻找‘嫦娥’和‘玉兔’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