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中文名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外文名 Typhoonclassnuclearsubmarine
潜行速度 25节
北约代号 台风级
动力系统 2具压水冷却式核子反应炉、2具蒸气涡轮机(80000轴马力)
水下排水量 26500吨
建造时间 1976年
苏俄名称 Akula
前型 德尔塔IV级
潜航深度 400米
生产数量 6艘
型宽 24.6米
研制机构 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俄罗斯941型“阿库拉”级战略核

潜艇,北约名为SSBN“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由圣彼得堡“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设计,前苏联时期共在1976-1989年间建成6艘。它是世界最大的潜艇。台风级是典型的冷战产物。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相互保证毁灭原则”。与它的对手,美国俄亥俄级相比,体积近乎于是俄亥俄级的两倍。装备20个导弹发射管装载SS-N-20弹道导弹。其射程达到8300公里,可以让台风级打击到与它同处一个半球的任何一个目标。台风级核潜艇是目前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纪录保持者。

台风级是全世界最大的核潜艇。前苏联建造的六艘“台风”级潜艇中的三艘已经被拆除。另外三艘中,只有一艘仍处于运行状态,其首艇即Dmitry Donskoi号,该艇将作为新型的“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测试平台。另外两艘艇TK-17“阿尔汗格尔斯克”号和TK-20“塞维尔斯塔利”号处于服役备用状态。

专家认为,俄军现役3艘该型核潜艇退役的主要原因是预算拨款不足、新一代核潜艇即将列装,以及俄美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限制。之所以全部销毁,是因为其他替代处置方案费用过高,军方难以承受。台风级由于艇身过大,造成其肯定比德尔塔IV级或美国俄亥俄级要更容易被发现。而且台风级的维护费用也要比俄亥俄级要高,这也注定了经济不如美国的苏联是不可能大量生产并维护这种潜艇。

性能数据

水下排水量26500吨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上排水量:18500吨

艇长: 171.5米

最大宽度: 23.3米

吃水:12.5米

深度极限:500米

引擎类别: 核动力推进

引擎: 2座OK-650型压水反应堆,总功率380兆瓦;齿轮传动式汽轮主机组、2X50000马力 4台自主式透平发电机4X3200千瓦,双轴,双桨

水上航速: 12节

潜行航速: 25节

续航力: 尚未公开

自持力: 180天

乘员: 180人 包括52名军官

武器装备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1)导弹:弹道导弹——20枚马克耶夫设计局SS-N-20(RSM52/3M20)“鲟鱼”潜射弹道导弹,可携带10枚20万吨TNT当量分导式核弹头;防空导弹——SA-N-8“箭”式便携防空导弹,水面航行状态下使用;

反潜导弹--诺瓦托设计局SS-N-15“海星”反潜导弹,由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有效载荷20万吨。TNT当量“沃多帕德”核弹头或“韦德尔”40型鱼雷战斗部;

(2)鱼雷:6部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

(3)水雷:由鱼雷发射管发射。

同级列表

台风级6艇的列表:

台风级 核潜艇 — 舰船数据
舷号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服役时间 退役时间
TK-208 1977年3月3日 1980年9月23日 1981年12月12日 在役
TK-202 1980年10月1日 1982年4月26日 1983年12月28日 拆解
TK-12 1982年4月27日 1983年12月17日 1984年12月27日 拆解
TK-13 1984年1月5日 1985年2月21日 1985年12月29日 拆解
TK-17 1985年2月24日 1986年8月 1987年11月6日 封存
TK-20 1987年1月6日 1988年6月 1989年9月 封存
TK-210 1986年 1990年 N/A 拆解

历史现状

台风级 核潜艇 — 舰船数据
舷号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服役时间 退役时间
TK-208 1977年3月3日 1980年9月23日 1981年12月12日 在役
TK-202 1980年10月1日 1982年4月26日 1983年12月28日 拆解
TK-12 1982年4月27日 1983年12月17日 1984年12月27日 拆解
TK-13 1984年1月5日 1985年2月21日 1985年12月29日 拆解
TK-17 1985年2月24日 1986年8月 1987年11月6日 封存
TK-20 1987年1月6日 1988年6月 1989年9月 封存
TK-210 1986年 1990年 N/A 拆解

结构特点

研制背景

外观容易识别,是目前体积最大的潜艇;圆钝牛鼻形艇首,大型圆柱形艇壳;平顶式艇体;流线型指挥塔围壳位于艇体中后部,前缘顶部有舷窗;指挥塔围壳轮廓相对较低矮,顶部结构较大,外观圆滑,与艇身融合;指挥塔围壳前缘轮廓垂直,后缘略倾;可伸缩式潜水舵不可见;超大型艇尾尾舵是该级艇最不容易混淆的识别特征;导弹发射舱位于指挥塔围壳后方。

型号演变

台风级的总设计师在接受Discovery采访的时候曾是说过这样的话:“你、我都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而且将要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当时美国生产了俄亥俄级核动力战略核潜艇,为达到超越,我们必须研制出更强的潜艇,就是鲨鱼级。”这也就是台风级研制的原因。

建造计划

  • TK-208

    1977年3月3日建造,1980年9月23日下水,1981年12月12日服役,现役。

  • TK-202

    1980年10月1日建造,1982年4月26日下水,1983年12月28日服役,现已拆解。

  • TK-12

    1982年4月27日建造,1983年12月17日下水,1984年12月27日服役,现已拆解。

  • TK-13

    1984年1月5日建造,1985年2月21日下水,1985年12月29日服役,现已拆解。

  • TK-17

    1985年2月24日建造,1986年8月下水,1987年11月6日服役。

  • TK-20

    1987年1月6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89年9月服役。

  • TK-210

    1986年建造,1990年下水。

结构设计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第一艘在1977年开始动工,1980年9月下水,而于1982年开始服役,居然比其前级德尔塔IV级还要早1年服役(德尔塔IV级于1983年开始服役),第二舰则在次年服役。台风级在设计研究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自卫武器的布设,如何布设20个导弹发射筒等。台风级建造计划已在1989年全部完成,共六艘同级舰。当时苏联曾准备大量建造台风级,就因为经济问题放弃了原设想。俄罗斯海军也由于经费等问题,使得其中三艘退役,而其余三艘也只能保证一艘在临战状态。面对美国的14艘俄亥俄级(原共18艘,其中4艘改为巡航导弹潜艇),俄罗斯海军已经没有能够对等的武器了。但俄罗斯并没有放弃弹道导弹潜艇的研发。俄国自1996年开始研制“北风之神”级(北约代号)战略核潜艇。俄罗斯官方宣布北风之神级首舰已经于1996年开始建造,在2007年下水。2、3号舰也在2005年内开始建造。但相关数据仍是个谜。

2004年,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将彻底拆除6艘中的3艘台风级核潜艇(重新起用TK-208,拆除1艘现役艇和2艘退役艇),仅保留用于战备的一艘台风级,并修复一艘台风级(TK-208,台风级的首舰)用作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平台。TK-208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于1981年开始服役,在1983年就被列为预备役,但到1990年“大修”时,因为经济问题而将原计划1年的大修拖延了近11年。直到2000年,俄海军获得相关经费才得以在2001年中旬完成大修并改装用于试射新式弹道导弹(布拉瓦型导弹,另译“圆锤”,用于北风之神级装备的新型弹道导弹)。而TK-17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和TK-20塞维斯塔尔虽然参与了2004年俄海军的“安全-2004”演习,但都未发射导弹。R-39 RIF礁石/SS-N-20鲟鱼型导弹已经宣布停产,而TK-208现用作试验平台,其他两艘也都从06年起封存。

红宝石设计局曾提出拆除台风级的导弹筒代以货仓,成为载荷15000吨的跨北冰洋运输潜艇。

武器系统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共有19个舱室,从横抛面看成“品”字型布设,并且在主耐压艇体、耐压中央舱段和鱼雷舱使用钛合金材料,其余部分都用消磁高强度钢材。这确保了即使是北极的2~3米厚度的冰也能被轻易的破开。弹道导弹发射筒布置在指挥台围壳的前方,这样减轻了发射导弹时于轮机一起产生的震动程度,从而提高安静程度和发射间隔。耐压艇体部分则用德尔塔IV级的消声瓦,非耐压部分使用一种特制的橡胶水声消音瓦,从而让这个庞然大物在水下遁形。台风级的工作噪音是苏俄弹道导弹潜艇中最低的,稍逊于只有它体积一半的俄亥俄级。

导弹系统

弹道导弹从台风级潜艇发射瞬间弹道导弹从台风级潜艇发射瞬间台风级可以同时齐射2发R-39礁石/SS-N-20鲟鱼型弹道导弹,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级别的弹道导弹潜艇中都是无法做到的。该级与其他苏俄弹道导弹潜艇最特殊的设计是使用非典型双壳体,即非全艇使用双壳体结构。在导弹发射筒部分采用了单壳体,也就是将导弹发射筒夹在双壳耐压艇体之间。这样避免了出现“龟背”(指导弹发射筒高高隆起于甲板,台风级是所有苏俄弹道导弹潜艇中唯一没有“龟背”的级别)产生的航行时噪音和阻力较大,以及由于在双壳体上开导弹发射孔而在开孔处周围用高强度耐压材料加强强度而带来的更大的建造费用。

观导设备

台风级的主武器是R-39礁石/SS-N-20鲟鱼型弹道导弹,在自卫武器上,装备了533毫米鱼雷管和650毫米鱼雷管。可发射常规鱼雷、“风暴”空泡鱼雷、SS-N-15反潜导弹,由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同时还装备了SS-N-16反潜导弹,可由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并且俄方还为台风级和以后的“北风之神”级研制并装备了潜射防空导弹,并可由鱼雷管发射。强硬的双壳体结构使得潜艇在遭受普通鱼雷攻击时,大部分的鱼雷爆炸力会被双壳体的耐压舱和壳体外的水吸收,从而保护艇体,据美国分析,由于台风级双壳体之间的大空间和巨大的预留浮力(约为排水量的35%),可以在遭到一枚甚至两枚重型鱼雷击中的情况下而不沉没。总体说台风级足以对抗一般的攻击型潜艇和水面反潜舰只。

关于R-39礁石/SS-N-20鲟鱼型导弹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导弹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导弹R-39礁石/SS-N-20鲟鱼型导弹是专供台风级核潜艇使用的弹道导弹。它采用固体燃料,三级推进式潜射洲际弹道导弹。长度16米,直径2.4米。发射重量90吨,可携带10个分弹头,射程8300公里,圆概率偏差500~600米。R-39导弹是苏联(俄罗斯)投入使用的仅有的2种固体燃料的潜射弹道导弹,另一是R-30圆锤(厂方编号3M30)/(美国防部编号SS-NX-30,无北约代号,削核条约编号RSM-56)导弹虽然也是固体燃料,但尚在实验中。2011年11月23日从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上两发连射获得成功。固体燃料具有准备时间短,安全的特点(液体燃料通常有毒且易燃易爆),但同时也带来的发射重量增大和储放时间缩短和射程降低的问题。首批R-39导弹于1983年交付海军,也就是说TK-208服役前期和TK-202试航期中,潜艇的弹道导弹是缺装的。

虽然台风级的体积和艇宽度几乎是俄亥俄级的两倍,但美国俄亥俄级却能携带射程12000公里三叉戟II型导弹24枚,而台风级却只能携带20枚射程8300公里的R-39礁石。导弹数量上俄亥俄级仍占优势。但由于三叉戟II导弹每发携带8个MK-5 MIRV(配合W-88核弹头)或14个MK-4 MIRV(配合W-76核弹头),R-39导弹每发却能带10发弹头。这样24×14=336个,而台风级则有20×10=200个。而在核爆当量都大约是0.1兆吨TNT(10万吨,1兆=1百万),而R-39相比以前苏联导弹的最大进步就是与“三叉戟”都使用的是三级推进,固体燃料。这样在发射准备没有任何差距,在射程上R-39的8300-10000公里弱于三叉戟II的11100公里。而由于台风级连射时可以齐射两枚导弹,发射全部导弹耗费时间上台风级无疑占有优势。

不过,由于苏联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技术并没有美国成熟,所以R-39导弹与三叉戟型导弹还存在着很多差距。首先发射重量R-39为90吨,而三叉戟II型仅为不到60吨,这样造成了发射后坐力增大等问题。其次在精度上,R-39装备“星光”天文制导系统之后的圆概率误差为500~600米,而三叉戟II型MK-6惯性天文导航系统之后的圆概率误差为仅为90米~120米。虽然R-39的维护费用和制造费用不比三叉戟导弹高,但对于资金紧张的苏联(俄罗斯)海军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能力特点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观导设备上,台风级使用了“鲍托尔-941”综合导航系统、“公共马车”型指挥系统、“闪电-MC”型通信系统、“暴风雪”型雷达系统和用于观察艇外状况的“MTK-110”型电视系统。其中“鲍托尔-941”型综合导航系统是专门为台风级设计的,这一系列中包括了德尔塔IV级中使用的“交响乐”卫星导航系统。

在科拉半岛上,苏联建立了一个超低频无线电站。这座无线电站发射的超低频波能够穿透到水下200~300米,并且信号基本上能够覆盖全球。这个无线电站可用于为潜艇下达命令,而最主要的也是为弹道导弹潜艇下达命令。台风级是首先装备超低频接收器的潜艇。此后德尔塔III和德尔塔IV才加装上接收器。而为了保证战时台风级核潜艇能够收到信号,前苏联准备了至少16个通讯信道,分别是:1个超低频信道、5个超长波信道、5个短波信道、5个卫星通信信道。苏联的5个长波台分别在俄罗斯境内的下新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还有在白俄罗斯1座,乌兹别克斯坦1座。尽管超长波电台能够将信号传播很远,但在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美国的东海岸海区)和太平洋东部(美国的西海岸地区)的信号可能会接收不到。一旦战时超长波台被摧毁,苏联还用空中值班的通讯飞机可以提供长波信道。

特殊能力

缺点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不像大多数西方人所想象的苏联武器一般都不注重士兵舒适度,台风级为水兵都提供了一个每人平均约3平方米的“休息空间”,台风级是少数在设计时就考虑到空调设备的苏俄潜艇,艇上还有游泳池和健身房,水兵在执勤完任务后还可到甲板上钓鱼。水兵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黑鱼子酱,金枪鱼,巧克力和葡萄酒,这样这样的生活足以让挑剔的美食家也心驰神往。

服役情况

台风级由於艇身过大,造成其肯定比德尔塔IV级或美国俄亥俄级要更容易被发现。(虽然台风级的工作噪音是蘇俄弹道导弹潜艇中最低的,稍逊於只有它体积一半的俄亥俄级。但台风级艇身仍过大,在潜航时流体力学噪音大)。

台风级的建造维护费用比导弹火力相等的俄亥俄级要高,这也注定了经济不如美国的蘇联是不可能生产并维护大量这种潜艇。

据称一艘台风的现代化升级费用相当於两艘“北风之神”的建造费因此它们将不会改装。目前俄海军三艘中两艘实际上闲置,实际使用的仅一艘作为水声和武器试验平台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继续充当试验台到2019年。

另据2012年2月报道由於为它们生产的战略导弹RSM-52/R-39/SS-N-20已经不再生产,这几艘台风只能使用常规武器。

2013年退役

退役原因

两艘“台风”级核潜艇“谢韦尔斯塔利”号(Severstal,TK-20)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号(Arkhangelsk,TK-17)计划2013年年底退出俄罗斯海军现役部队,并于2018年前进行拆解。拆解过程应在2018年前、最迟到2020年前完成。主要原因是“台风”级核潜艇老化,重新现代化改装成本太高。

俄罗斯总共建造6艘“台风”级核潜艇,有3艘早已经退役,2013年年底后,另外2艘核潜艇退役,俄罗斯仅存一艘“台风”级核潜艇,即首艇“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Dmitry Donskoy,TK-208),该艇不再进行战略巡逻任务,仅作为“布拉瓦”导弹的试射平台。“台风”级核潜艇退役后将由“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替代。 [2]

相关作品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到2014年退役所有的941型“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世界最大潜艇退役的原因是战略武器消减条约(START-3)对俄罗斯施加的限制、以及955型“北风”级战略核潜艇的试验成功。所有退役的“台风”级潜艇将被拆解。

俄国防部决定全部退役941型核潜艇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2010年春俄美签署的第三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规定,双方部署展开的核弹头数量最多为1550枚。俄军941型核潜艇每艘最多可携载200枚核弹头,如果3艘该型核潜艇全部满载武器(R-39或R-39U弹道导弹)的话,几乎将占新条约限制标准的一半,这还不算俄海军现役667BDRM型“海豚”级(北约名为“德尔塔-IV”级)战略核潜艇,以及新一代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

从俄美核裁军条约限制核弹数量的角度来看,俄海军“阿库拉”级核潜艇的退役显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尽管该型核潜艇虽然是战略武器载体,却只受到条约规定的提名限制,不在必须退役之列。但是,“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实际上早已不再携载武器,其中一个发射井还进行了改造,专门用于“布拉瓦”导弹的试射。另外两艘完好无损的941型核潜艇因R-39和R-39U型弹道导弹匮乏而被列为后备力量,其中“北斯塔利”号自2004年起就已长期系泊到基地码头,“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则从2006年起处于半退役状态。因此这些潜艇未必会再被视为俄罗斯核盾牌的组成部分。941型核潜艇使用的R-39系列弹道导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因经费不足而停止生产。

1999年俄罗斯曾决定用当时研制中的R-39UTTKH“远洋帆船”液体燃料弹道导弹替代R-39固体燃料导弹,但是作为“布拉瓦”导弹紧凑型前身的“远洋帆船”导弹最终未能研制成功。数年之后,俄海军武器库中的R-39导弹也因助推级问题而被认定为不再适宜继续服役。实际上几年来俄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基础是6艘现役的667BDRM型“海豚”级核潜艇,配备R-29RMU2(RSM-54,北约代号SS-N-23 Skiff)弹道导弹,分别是“上图里耶”、“叶卡捷琳堡”、“图拉”、“布良斯克”、“卡累利阿”和“新莫斯科斯克”号。每艘最多可携载128枚核弹头,全部6艘最多可携载768枚核弹头。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俄专家认为,“阿库拉”级核潜艇退役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955型“北风之神”级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很快就将服役,预计会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成为现实。一旦其编制武器“布拉瓦”(SS-N-30 “圆锤”)洲际弹道导弹试验顺利结束,俄军就会做出列装955型核潜艇的正式决定。该型导弹已经进行了16次试射,其中7次失败,不过4次发射都取得了成功。俄军方希望今后的试射同样能够成功。北德文斯克市北方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建成第一艘955型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正在进行海试。第二艘“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已于2010年12月下水。该舰长160米,宽13.5米,排水量2.4万吨,最大下潜深度480米,水下最大速度29节,自持力90天,艇员107人,包括55名军官。955型核潜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发射常规鱼雷、导弹鱼雷和巡航导弹。

另外,955型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有16个“布拉瓦”(SS-N-30 “圆锤”)导弹发射井,每枚导弹最多可携载10个分导核弹头。955A改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有20个发射井。一些专家还推测称,第4艘955U改型“圣尼古拉”号上的导弹发射井数量还将增加。俄军方确信,“北风之神”级有着“阿库拉”级核潜艇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是尺寸小(更难被发现)、艇员人数少、大量使用现代化技术、使用费用大幅降低等。从整体上看,已经建成的两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和6艘“海豚”级现役核潜艇最多可携载1128枚核弹头。这样,新条约规定数量核弹头中的剩余422枚将分配给俄军远程航空兵(战略轰炸机)和战略火箭兵(陆基弹道导弹)。当然,这种核弹头数量配置在俄罗斯三位一体核盾牌的体系中显得有些失衡,今后可能会有所调整。

如果说在核裁军条约框架内决定退役“阿库拉”级核潜艇显得顺理成章的话,那么唯一不明白的是俄军方为什么还要将它们全部销毁,因为在如何处置退役核潜艇方面,完全可以有其他替代方案。比如美国2002年曾决定削减“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数量,但是美国海军并不打算销毁退役核潜艇。当年9月美国海军司令部与通用动力电船公司签署了价值4.429亿美元的合同,由后者负责进行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由“三叉戟”弹道导弹载体转变为“战斧”巡航导弹载体的第一阶段改装工作。2002-2006年间,美国海军为此共拨款32亿美元,每艘潜艇改装费用8亿美元,可携载154枚“战斧”巡航导弹。该项目因改装费用过于昂贵随后被叫停。美国海军共有18艘“俄亥俄”级现役核潜艇,其中14艘为弹道导弹载体,它们将在2040年前被美军前景核潜艇SSBN(X)全部替代。不过替代计划将逐步进行,以核潜艇使用期限到期就自然退役的方式展开。

从理论上讲,俄罗斯国防部完全可以仿照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处理模式,对退役的“阿库拉”级核潜艇进行改装,要么使其成为巡航导弹载体,要么携载其他类型的武器。而且由于“阿库拉”级核潜艇尺寸较大,其他最为大胆的改装设想也完全可以实现。另外,退役后的“阿库拉”核潜艇还可用作试验目的,或者秘密运送人员或物资。遗憾的是,俄国防部根本没有尝试过类似处置计划。因为俄军方估计,任何一艘潜艇的改装费用都高达上百亿卢布,这在军事预算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会显得过于浪费。[3]

然而,退役的潜艇可以用作非战略需求,例如携带巡航导弹或其他常规武器、进行科考或货运。谢夫马什船厂专家称,941型“台风”级潜艇可以改装成在任务季节都能够使用的水下液化天然气油船或货船。然而,国防部还没有计划对“台风”级潜艇进行改装,改装工作可能花费数百亿。

小说作品

电子游戏

《沉默的舰队》《沉默的舰队》台风级在多部小说中出现过。比如:由日本漫画家川口开治所作的《沉默的舰队》;由马克·约瑟夫所作的《猎杀波将金号》和《台风》等等。关于台风级最著名的小说是由汤姆·克兰西所著的《猎杀红色十月号》(Hunt The Red October),该书也被拍成了电影。其中主角红十月号在小说中写为台风级的第7艘同级舰。故事内容是参加演习的潜艇红十月号因艇长变节,使得潜艇而遭到苏联追杀的故事,最后红十月号逃过大难投奔美国。但与现实世界中的台风级不同,红十月号装配了26个导弹发射筒。

媒体报道

台风级还出现在电子游戏中。如West Wood(现已被EA吞并)开发的红色警戒2中苏联阵营中在造船厂可以建造台风级潜艇,但游戏中的台风级是鱼雷攻击潜艇,只能用鱼雷攻击。在Big Huge Games开发的《国家崛起:王座与爱国者》的“冷战”战役中苏联可以使用台风级。但同样也改为鱼雷攻击潜艇。但游戏中的台风级是该游戏中攻击力和耐久力最强的战舰。而由Eugen System开发的《战争艺术:叛国罪》中,苏维埃阵营也有台风级潜艇。这个游戏中的台风级潜艇装备了鱼雷和巡航导弹。但发射导弹时却只能在水面上发射。

词条图册

据俄罗斯及西方媒体报道,10 月7 日,俄罗斯最先进的“布拉瓦”型海基洲际弹道导弹从“台风”级核潜艇“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呼啸升空,飞行了约6000 公里后,击中了勘察加半岛库拉射击练习场上的目标。由于

海中巨兽:台风级核潜艇海中巨兽:台风级核潜艇(5)

“布拉瓦”导弹的前12 次试射中只有5 次成功,此次成功试射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作为实验平台的“台风”级核潜艇同样功不可没。

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

“台风”级是前苏联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大的潜艇。“台风”级拥有钛金属制造的外壳,全长 173 米,宽约25 米,高近43 米,相当于一座 10 层大楼;水面航行时吃水深13 米,水下排水量可以达到2.65 万吨;水面航速达到每小时30 公里,潜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 50 公里,最大下潜深度500 米,持续潜航时间达到120 天。

由于采用双层艇壳设计,且内外壳体之间有1.8 米间隔,“台风”级核潜艇对鱼雷的防御能力极强,并且能够穿透北极厚厚的冰层占据有利的发射阵位,是一艘骨骼强健的“水下钢铁巨兽”。

作为冷战期间的“末日决战武器”,“台风”级核潜艇装备有先进的潜射洲际导弹、反潜导弹和鱼雷。其中20 枚垂直发射的 SS-N-20 弹道导弹各搭载6 至9 个多目标弹头,曾是前苏联海基核威慑力量的中坚装备。由于块头大,“台风”级核潜艇稳定性极强,可以同时发射2 枚SS-N-20 导弹,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级别的弹道导弹潜艇都无法做到的。除了用于核打击的 SS-N-20 弹道导弹,“台风”级核潜艇还装备有533 毫米和650 毫米口径鱼雷管,可发射常规鱼雷、“风暴”空泡鱼雷、SS-N-15 反潜导弹,具备较强的自卫能力。

无奈沦为导弹试射平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大批核潜艇被迫退役。在6 艘“台风” 级核潜艇中,3 艘将被拆除,剩下的3 艘中, “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和“谢维尔斯塔尔”号目前正停泊在俄罗斯北部的北德文克斯海军基地等待改装和维修,处于备用状态,而 “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则被改装成为“布拉瓦”导弹的试验平台。

从性能看,“台风”级核潜艇并不落后,但其巨额维护费用令俄罗斯海军无法承受,导致它造起来难,用起来更难。

此外,巨大的身形也没有给“台风”级核潜艇带来明显的作战优势,实际上,其综合作战指标低于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况且“台风”级核潜艇装备的 SS-N-20 导弹也已经停产。在此尴尬背景下,这种冷战时期的巨型潜艇只能充当导弹试射平台,靠厚实的身板发挥余热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