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赫芬顿来到英国,在母亲的鼓励下,申请就读剑桥大学格顿学院,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71年,她担任剑桥大学同学会主席,是该会历史上第三位女性主席。她称自己是在剑桥发现了自我,学会了辩论,“如今我把它运用于博客写作中”。
大学毕业后,赫芬顿来到伦敦,与英国当时最著名的记者兼专栏作家、年长她22岁的贝尔纳·莱文相恋。恋情维系了9年,无疾而终,但赫芬顿坦承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爱情。当莱文2004年去世时,赫芬顿说:“他是我的精神导师,是思想家的典范。”
30岁那年,赫芬顿带着失落的感情,来到充满生机的美国纽约。20世纪80年代是这座城市的“黄金十年”,赫芬顿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出版了几本畅销人物传记,又因为出色的社交能力,成为曼哈顿名流。
其间,她遇到了后来的丈夫、石油大亨迈克尔·赫芬顿,并开始涉足政治。迈克尔是一名共和党人,受其影响,赫芬顿成为一名保守派时事评论员,并于1992年帮助丈夫在美国众议院选举中为共和党赢得一席。
然而之后,一切都变了。先是1998年与丈夫离婚,迈克尔后来在采访中承认自己是一名双性恋。不过离婚后,赫芬顿一直保留前夫姓氏,两人仍是朋友。再就是赫芬顿的政治立场逐渐“向左转”,成为一名自由派。
阿利安娜·赫芬顿
对于这一变化,批评者多有微词,但她本人坚持认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从来都是“自由”的,“我一向支持同性恋权益、支持自由选举、支持枪械控制,在这三项美国政治中的重要社会议题上,我的立场从未改变过”。
2003年,她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罢免选举。她把自己和另一候选人阿诺德·施瓦辛格之间的对决称为“杂种和悍马的较量”,因为她开的车是丰田普锐斯,而施瓦辛格的座驾是悍马。最终,“杂种”由于种种原因,在最后一刻退出竞选。
不过,仕途的失意反倒成就了赫芬顿的“涅盘”。两年后的2005年,她创建《赫芬顿邮报》网站,开始拥有一个新的身份———网络媒体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