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中文名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衷和楼
简称 国知院
目录导航

学院概况

2016年2月2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依托上海高校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集中的优势,组建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加快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集聚更多扎根中国、懂得国际法律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2]

原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于 2003 年 3 月,依托同济大学已经形成的理工科优势和对德(欧)交往特色,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为己任。2009 年成立了同济大学法学院 / 知识产权学院,2016 年 11 月原法学院知识产权学科整体转移到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2016年11月17日,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3]

学校领导

院长:单晓光[4]

党组书记:宋晓亭

副书记、纪委书记:林旻

副院长:于鑫淼

副院长:姜南

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聘请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研究所(MPI)所长、国际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教授(Prof. Dr. Dr. h.c.Joseph Straus)为顾问院长;时任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教授以及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教授为名誉院长。[5]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聚集了多位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和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学者,有教授7人(含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3人),副教授10 人,助理教授2 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学院一直致力于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聘任了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法官和律师兼任学生实践指导老师。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学院合办的 WIPO- 同济大学联合培养知识产权法硕士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委托同济大学的“中国政府知识产权奖学金硕士项目”已招生四届。学院现有中国学生、国际学生总人数 226 人,国际学生 40人,来自 32 个国家,占全日制硕士总人数 30.8%,学院以培养硕士、博士为主,其中知识产权博士从 2019 年正式开始招生。

科研情况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 4 项,其他国家级课题 10 余项,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中国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0 多篇。同时,2012 年 1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教师共完成了 50 余项知识产权专题研究报告和 8 项涉及国家知识产权重要决策的应急性研究报告,撰写并刊发了近 60 期《信息速递》、7 期《工作动态》,并为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在相关的决策提供了 10 余篇政策建议,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起草提供了 3 篇专家建议稿,有的建议获中央主要领导人重要批示。有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系列成果,在 2015 年 12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系列成果被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 28 个部委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单位领导参阅 , 部分已经在上海进行实践。

办学情况

同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联合培养知识产权法(设计)硕士项目方式合作的高校。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大学、芬兰汉肯经济学院、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俄罗斯国家知识产权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的“国家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上海)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及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并在科技部支持下成立了中欧创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