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栖霞市的东北部。总面积84.89平方公里。辖33个自然村,8145户,2.1万人口。镇驻地庙后村。地处山区,南高北低,南北狭长,约16公里多。
境内南端有老庙顶,海拔574.9米,此山脉沿东西两侧向北延伸,山峦重迭。东侧有南天门、小天、三叉顶;西侧有锯牙顶、金子顶、北老庙顶,海拔皆为400米以上。中间呈狭谷,其中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源于南端老庙顶和高家沟,北流14公里多,入福山区门楼水库。有山峦5.6万亩,耕地2.5万亩。农业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水果等为主,盛产苹果、大樱桃,是大樱桃、大枣育苗基地。建有大樱桃大棚200余个,面积达200余亩。盛产“红灯”、“拉宾斯”、“意大利早红”、“萨米脱”、“雷尼”等优良果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矿产资源主要有滑石、黄金、钾长石、石灰石、透灰石等;其中滑石储量多,年产滑石粉40万吨,滑石块50万吨,是全国三大滑石主产区之一。工业主要以滑石开采、加工、建材、食品、化工、包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现已开发出造纸专用粉、电缆专用粉、涂料专用粉、陶瓷专用粉等系列产品。其中由镇滑石粉总厂自行研制生产的DL-1电缆专用超微细滑石粉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及“部优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国内外。
庙后镇农村经济独具特色。工业生产已形成以滑石的开采、加工为龙头,以建材、食品、化工、包装为主的四大体系。全镇共有镇、村企业30余家,其中雪光滑石粉集团、金鸽集团为省级企业集团。作为全国三大滑石主产区之一,滑石的开采加工是全镇的主导产业,每年有40万吨滑石粉和50万吨滑石块销往全国各地。现已开发出造纸专用粉、电缆专用粉、涂料专用粉、陶瓷专用粉等系列产品。其中由镇滑石粉总厂自行研制生产的DL-1电缆专用超微细滑石粉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及部优产品称号,各项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
生态环境优良。庙后镇生态优势明显,境内山峦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近年来,该镇立足镇情,聘请省有关专家编制了《庙后镇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实施“大绿化、大美化”工程,采取封山禁牧、植树造林、留苗养树、强化护林防火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近两年全镇每年造林2000多亩,留苗养树100多万株,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滑石资源丰富。作为中国三大滑石主产区之一,滑石的开采加工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现已形成以滑石的开采、加工为龙头,以建材、食品、化工、包装为主的四大体系。全镇共有镇、村企业30余家。每年有40万吨滑石粉和50万吨滑石块销往全国各地。现已开发出造纸专用粉、电缆专用粉、涂料专用粉、陶瓷专用粉等系列产品,其中雪光滑石粉集团自行研制生产的DL-1电缆专用超微细滑石粉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及部优产品称号,各项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
针对地处丘陵地区的实际,该镇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果品生产上,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把庙后山山岭岭全都变成了花果园。全镇现已形成了一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一万亩优质大樱桃生产基地,规划了一万亩优质大枣生产基地。镇里建还有大樱桃、大枣育苗基地,培育的优质苗木畅销全国各地。在果品生产中,注重加大科技投入,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果品生产的质量。重点推广了大樱桃保护地栽培技术。全镇共建起大樱桃大棚200余个,面积达200余亩。其中金鸽集团一次性投资65万元,建立了一座占地15亩的大樱桃连体大棚,以其投资大、规模大、效益高、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齐鲁第一棚”,先后被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和《大众日报》作为精准农业生产的典型给予了专题报道。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镇里从产加销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果品批发市场;投资建立了冷风库;今年又引进外资计划建设一千吨的气调库,解决了农产品贮存上的难题。
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进步。完成了镇中心卫生院病房大楼的改造修建,改善了群众的医疗条件;完成了35千伏农电站输变电建设工程和农电网改造工程,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安装开通了无线通讯和高速寻呼发射塔,使无线通讯可直接联系海内外;完成了镇境内道路硬化;建立了一处教学设施先进的中心中学,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了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使全镇村村通有线电视;目前,驻地衣、食、住、行条件进一步改善,水、电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镇驻地的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备。
特色产业突出。庙后镇素有“大樱桃之乡”的美誉。几年来,在大力发展苹果生产的同时,着眼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大樱桃生产,目前全镇共栽植大樱桃1万多亩,主要有红灯、拉宾斯、意大利早红、芝罘红等优质高产品种,年产量在700万斤以上,收入8000多万元。从96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在全镇推行大樱桃保护地栽培技术。到目前,全镇共建立大樱桃大棚600余个,面积达500多亩,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3年,该镇被山东省人事厅授予“山东省引进国外名优大樱桃示范基地”称号,生产的优质大樱桃获得山东省技术监督局“绿色食品”认证。
该镇是胶东地区主要的大樱桃产区,全镇现有大樱桃面积1万亩,主栽品种以红灯、意大利早红、拉宾斯、芝罘红、斯坦勒、雷尼尔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年产量在500万斤以上。该镇立足于大樱桃的深度开发增值,不断加大大樱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大作“反季”文章,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大樱桃保护地栽培。1999年,全镇投资300万元,建立大樱桃大棚150个,面积达150余亩。前罗坡村投资65万元,建成一座占地15亩的大樱桃连体大棚,被《大众日报》称为“齐鲁第一棚”,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田野》栏目、山东电视台《科教之窗》和烟台电视台《今日视点》等栏目给予了专题报道,在广大北方地区推广了技术。由于实施了科学管理,99年全镇大樱桃喜获丰收,总收入达150O万元以上。此外,围绕大樱桃这一支柱产业,该镇大搞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两座2000吨规模的冷风库,今年又引进外资1700万美元,计划三年内在全镇建立1万吨规模的气调库,今年初步规划兴建2000吨。冷藏保鲜设施的兴建,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旺储淡销,为果品增值提供了条件。
庙后镇山高沟长,地势比较封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无霜期长,物候期较周边乡镇可提前5——7天,而且,光照时间长,积温较高。气候暖湿,极适宜于大樱桃生长,这里所产的大樱桃个大味美,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素有“北方春果第一枝”的美称。
滑石之乡 | 义务教育 | 建材 |
大樱桃,之乡 | 《大众日报》 | 视频 |
光照 | 《田野》 | 化工 |
积温 | 《今日视点》 | 包装 |
绿色食品 | 《科教之窗》 | 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