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炎症

颌面部炎症

别称 颌面部炎症
常见症状 颌面部发炎
目录导航

分类

智齿冠周炎

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感染。

病因: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常因萌出不全,被牙龈覆盖,在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盲袋间隙,存留食物残渣和细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发生冠周炎。

临床表现:智齿冠周红肿、疼痛,张口困难,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等;并发症有颌面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及全身败血症等。[1]

颌骨骨髓炎

感染多来自各种化脓性牙病的扩散,还可来自颌骨损伤、砷磷等化学性中毒、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颌骨坏死及特异性感染(结核菌、放线菌、梅毒螺旋体等)。

临床表现:颌骨疼痛、红肿,开口困难,多个牙松动、溢脓,有面瘘、唇麻木及全身发冷、发热、白细胞增多等中毒症状。X线照片可见骨质破坏及死骨等。

面部蜂窝组织炎

颌面部炎症颌面部炎症常因牙槽脓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感染扩散所致,也可来自淋巴结炎、涎腺炎、扁桃体炎、外伤感染和血源性感染等。由于颌面部被筋膜肌肉分隔成多个间隙,炎症常局限于某个或数个间隙,故又称为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高突、压疼,有可凹性水肿、开口困难、吞咽疼痛,甚至呼吸困难。全身有发烧、白细胞增多。其中口底蜂窝组织炎是最严重者之一。分化脓性和腐败性两种。常因窒息及全身中毒性休克而死亡。颜面部疖痈尤其是唇痈,常因被挤压或切开而使感染扩散,沿缺少瓣膜的面静脉逆流而上,引起严重的颅内海绵窦炎或全身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治疗

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和控制细菌感染为治疗原则。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中草药,注意休息、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服维生素B、C,必要时输血。局部治疗在炎症早期可用药物含漱、外敷、理疗。化脓期应及早切开引流脓液,切口要利于引流、隐蔽,勿伤面神经及腮腺导管。但唇痈禁忌切开而应用高渗药物或抗菌素等局部湿敷拔脓。炎症急性期过后,应及早去除病原,如病源牙、异物、肿瘤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