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 风光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属雅安,盆地周山区县。北与汶川,东北与崇州、大邑县,东南与邛崃,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县,西北与宝兴县相连。距成都180公里。幅员面积1364平方公里,辖6镇9乡。人口12万。芦山历史悠久,自秦时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尤以汉代文物著名,有“汉魂”和“汉代文物之乡”之称,被四川省名命为“历史文化名城”。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两次经过芦山,并在芦山设立了红军总司令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被国家列为革命根据地县。
芦山县是一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小小的县境内不可思议地拥有着两个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和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砾岩溶洞。在我们无法触摸的年代,南方丝绸之路经由这里伸向遥远的南方,著名的茶马古道也从此蜿蜒远去,时光虽然已过去了千年,司马相如出使西域的身影尚回荡在芦山。几条古道托起芦山的脊梁,芦山也成为这几条古道上不可或缺的明珠。芦山县曾经是三国名将姜维的封地,这里是当时蜀汉政权的产粮基地,县城里保存较为完整的平襄楼(又名姜庆楼),是历来当地人祭祀姜维的地方,这里至今保存有姜维的墓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丰富的红军文化:1935年红军长征时曾在这里休整长达3个月之久,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红军总医院就设在芦山县龙门乡,这些故址现保存基本完好而芦山是一个被很多游人遗忘的地方。
芦山县芦山是成都平原西部鲜为人知的一颗旅游明珠,全县一千多平方公里处处是峨嵋秀峰,步步是西湖美景。青山伴侠骨,绿水绕忠魂,三国姜维以其忠肝义胆和悲状历史赋予了芦山城一个美丽的名字-姜城。
宽阔的水泥县道伴着美丽的青衣江河畔,穿峡谷,过名城,由北至南,将芦山一分为二,直奔雨城,与成雅高速公路连为一起,也把芦山同外界的距离拉近了 芦山境内不仅有名声在外的飞仙险关、汉代石棺、姜城遗址、佛图古塔、灵鹫秀峰、金鸡险峰、熔洞奇观、一线观天八大名景外,还有少为人知的白崖揽胜、火山奇景、美女壮男、瀑布飞天等自然奇观,好客热情而又纯朴的山民和价廉的消费,还有特制腊肉、蜂密美酒、人工竹笋、万亩西瓜、及果园小憩等田园悠闲,在这里还有诸葛孔明一箭定界、七擒孟获的故事和二龙抢珠、天外飞石的神话传说。
芦山县县城所在地为芦阳镇,下辖芦阳镇、太平镇、飞仙关镇、双石镇、大川镇、思延乡、龙门乡、宝盛乡、清仁乡。
魅力 芦山(5)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县境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断头岩),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芦、崇、大三县(市)交界点至二十四凼),中部为19.42公里(芦、大、邛三县(市)交界点至大瓮顶),南部为17.2公里(芦、邛、雅三县(市)交界点至六台山)。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
据2014年公安户籍年报显示,全年出生人口1073人,人口出生率8.77‰;死亡人口672人,人口死亡率5.49‰;人口自然增长率3.28‰。年末常住人口11.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9万人,乡村人口7.86万人。城镇化率3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芦山县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县长:杨俊[3]
副县长:杜斌、余均、张泓、陈菊丽、黄哲、熊碧波[3]
主席:朱文华[4]
副主席:王志鸿、张培英、胡清强[4]
秘书长:程书[4]
书记:郑胡勇
副书记:杨俊(女)、王东
主任:高永洪[5]
副主任:付忠、姚健、黄志琼、程晓斌[5]
芦山县隋置芦山县。据《元和郡县志》:“芦山在县西北九里,县以此名。”一说因卢奴山为名。
2011年,芦山县辖5个镇、4个乡:芦阳镇、飞仙关镇、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龙门乡、思延乡、清仁乡、宝盛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90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芦阳镇 25861、飞仙关镇 11346、双石镇 8629、太平镇 12233、大川镇 6559、龙门乡21159 、思延乡11149 、清仁乡14241、宝盛乡 644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7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22号)同意芦山县撤销沫东镇及凤禾、清源、隆兴、升隆、中林5个乡;仁加乡更名为清仁乡。将原沫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芦阳镇;芦阳镇人民政府驻杨家坝。将原凤禾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飞仙关镇;飞仙关镇人民政府驻飞仙关。将原中林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太平镇;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场。将原隆兴、升隆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门乡;龙门乡人民政府驻青龙场。将原清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清仁乡;清仁乡人民政府驻仁家坝。
2004年末,芦山县辖5个镇(芦阳、飞仙关、双石、大川、太平)、4个乡(龙门、思延、宝盛、清仁)。
2011年0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芦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迁移的批复》(川府函[2011]148号):同意芦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芦阳镇平安路1号迁至芦阳镇迎宾大道9号。
芦山是历史文化名城。秦并巴蜀之际建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县城因系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屯兵时所筑,故又称“姜城”。县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阙及石刻、平襄楼、青龙寺大殿和省级保护单位王晖石棺。八月彩楼会(包括芦山花灯和芦山庆坛)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博物馆馆藏文物9000余件,尤以汉代文物闻名海内外,汉代石兽占全国同类文物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芦山又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1992年,芦山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芦山县 农田
芦山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氏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从事狩猎和农耕。夏为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周属雍州,后为青衣羌国地(或说蜀国地)。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县名历经青衣、汉嘉、阳嘉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更、汉嘉、始阳、卢山、泸山、芦山更替。芦阳镇历为西部都尉、蜀郡属国都尉、汉嘉郡、县的治地,亦是红军建立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
芦山自秦置青衣道至蜀汉阳嘉县,境域包括今芦山县全境和宝兴、邛崃、名山、雅安、天全县(市)的部分地。唐、宋、元时,县境包括今宝兴县灵关,邛崃市火井,大邑县唐王坝、白杉岗等地。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全杨、高土司侵占娄关和太平山区,辖地缩为灵鹫山以南。解放后于1951年1月,将太平山区划归芦山县,境域至今未变。
芦山属亚热带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芦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 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灵鹫山、大雪峰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地级风景名胜区,正申报省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四大峡谷风光绮丽,特别是省属铜头电站,在铜头峡上筑起“高峡平湖”景色尤为壮丽,原始森林广袤深邃,是距成都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人文景观独特,有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石刻馆,樊敏碑、平襄楼、王晖石棺及陈列馆艺术珍品,展示了芦山古朴民风和传统文化。还有集雄、幽、秀、美为一体的金鸡峡、飞仙峡、大岩峡、铜头峡;灵鹫山、浮屠山是在世界华人中享有盛誉的圣山,民间尚有“先有灵鹫后有峨眉”之说;龙门洞、石刀溶洞是白垩纪砾岩溶洞;围塔漏斗是世界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大的有人类居住的地质漏斗。
芦山县 街景芦山是雕刻文化之乡。芦山雕刻工艺源远流长。郭沫若曾题诗赞誉“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竞尔雄”。随着民间雕刻工艺蓬勃发展,已在芦山形成了全国乌木根雕第一,根雕第三的市场,芦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雕刻文化之乡。
芦山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7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品种众多;农林物产丰富,是四川省最大的魔芋基地县,有古为贡菜,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写诗赞誉的绿菜;有古为贡茶,今获国家有机认证的马牛山茶。
“十一五”期间,芦山县GDP年均增长17.2%(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7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7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近两倍;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税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基础上翻了一番,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实现GDP17.7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00万元,增长7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增长51.5%;农民人均纯收入4646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0元,增长10.5%。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牵住工业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3+2”产业,工业经济形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年来,我们更加注重增量增效。全力协调促成贵均纺织、华美包纱、新丝路纺织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稳步推进飞仙关电站建设,加速推进灵关河电站前期工作,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4家,增加值增幅达到35%;销售收入过亿企业3家,工业产销率达到98%;两税收入达到1.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4.7%;单位土地税收达到10.85万元/亩,单位电耗税收达到0.28元/kwh。工业经济规模扩大、效益变好,凸显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更加注重优化结构。现代轻纺产业“无中生有”“有中做大”,16家纺织企业年产值突破5.5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棉纺、化纤、织布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新诚电子16条生产线年产值将达2亿元以上,香港万裕集团意向投资建设64条生产线,我县电极箔产业将迅速成为支柱和亮点。在现代轻纺产业和电极箔产业的强力拉动下,普通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上升为62.2%。更加注重打造平台。按照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立足打造样板园区,投入近千万元,整体推进寇家坝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树立“发展不以环境为代价”的理念,投入资金2.55亿元,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通达、贵均、湘邻等纺织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提升了产能,降低了能耗;宏浩钢铁炉料有限公司通过配置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改进了工艺,减少了排放。2010年预计我县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5%,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县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发展之基,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三化联动,立足在三个方面做文章,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一年来,我们在生态和特色上做文章,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立体农业。以“射箭坪”和“马牛山”为中心重点打造高山生态茶产业带,新发展茶园6000亩;在稳定魔芋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商品芋面积达到4000亩;竹林面积达到30.15万亩,商品林面积达到72.4万亩,茶叶、魔芋、林竹三大产业实现了优势更优、特色更显。依托林竹资源积极探索林下养殖模式,绿壳鸡蛋走进了西博会,走出了国门,提升了知名度。结合扶贫开发项目,连片发展红心果基地2700亩。
1、招商理念
芦山县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抓手,在全县倡导四大理念:“招商引资是芦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命线”、“外来投资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千方百计让外来投资者赚钱”、“纳税人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围绕四大理念在全社会的确立和推行,开展了“诚信招商、诚信待商”,共筑“诚信芦山”工程,全县基本形成了“重商、亲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优势
一是交通相对便捷。芦山离成都150公里,仅1.5小时车程即可进入成都市中心和成都双流机场。“十二五”期 间,随着成都—甘孜州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修建,雅西高速的完工,芦山至成都、雨城区快速通道的建设,都进一步缩短芦山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二是劳动力相对富集。芦山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相对较多,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外出务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现在全县52000名劳动力中,实现转移输出9000人,尚有16000名已经过培训的富余劳动力,有27000名劳动力有望通过培训成为合格工人。
三是电力资源相对丰富。芦山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7万千瓦,可开发量44万千瓦,已开发28万千瓦。芦山县电力公司作为省电雅安公司的子公司具有较强的供电功能,省电雅安公司加强芦山电网建设和改造,苗溪110变电站投运,金花110变电站扩容、飞仙220、五星110的规划正在进行,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有力支撑芦山工业企业的发展。
四是财税优惠。在财政扶持上:一是我们将设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推进品牌战略,扶持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品牌产品,四川著名商标、品牌产品在省市给予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10—50万元奖励。三是强化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指导重点企业上市,培育和支持高成长性重点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对上市成功的企业给予300—500万元奖励。
芦山县 农田水利建设(5)在税收上,我们将根据企业纳税多少进行奖励,在增值税部分:前两年由县财政安排县级所得的80%,后三年县级所得的50%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所得税部分:前两年由县财政安排县级所得的100%,后三年县级所得的50%用于支持企业的发展。
五是土地政策。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政府将通过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渠道为企业提供价格相对优惠的工业用地。
六是政务环境。我们实行了并联审批制度凡落户企业均实行并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三个一边”即“一边办理”、“一边审批”、“一边建设”。实行了挂牌联系制度,每一个企业都有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为企业颁发芦山“绿卡”—“外来投资者证”,涉及相关费用按政策规定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低限收取。实行了检查备案制度,县属各部门到企业检查和服务,应经过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或联系领导同意并备案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行了评议部门制度,每季度由企业测评政府窗口部门,并将测评结果运用于干部和部门的业绩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努力真情、高效、优质地服务于企业。
七是园区建设相对完善。我们依托“一园四片一矿区”的工业平台,多渠道投入4000多万元整体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入园企业由2006年的24家增加到51家,新增亿元企业3家,产值由2006年的6.1亿元增加到22.5亿元。
2014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80公顷,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01公顷,下降2.4%;药材播种面积701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957公顷,下降0.5%。
全年粮食总产量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增产1.3%;大春粮食增产0.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204吨,增产0.7%;烟叶产量60吨,减产25.9%;蔬菜产量5.59万吨,减产0.3%;茶叶产量589吨,增产13.1%;药材产量8355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生猪出栏9.85万头,比上年增长1.9%;牛出栏2286头,增长1.2%;羊出栏8710只,增长0.7%;兔出栏15.15万只,增长5.0%;家禽出栏57.47万只,增长3.0%。肉产量、禽蛋产量分别增长2.1%、2.6%。
全年完成荒山荒(坡)地造林2166.67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国有林)面积56648.8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66.9%,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3.5公顷,比上年增长4.1%;水产品产量500吨,增长25.0%。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090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公顷,累计38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5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1万千瓦。全年农业生产用电量257.92万千瓦时,增长146.3%。
工业建筑业
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5.05亿元,增长35.3%。其中:水电工业增长19.2%,高载能工业增长37.0%,纺织工业增长3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4.3亿元,增长36.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1亿元,增长24.2%;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增长418.6%;实现利税总额1.93亿元,增长54.8%。产品销售率达97.85%,比上年增加0.83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家,实现总产值1亿元,增长5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万平方米,增长15.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1万平方米,增长23.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2万平方米,增长51.6%。
芦山县 民俗芦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全县水电装机9000千瓦,为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交通形成网络,成都到芦山的主干公路——成雅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县14个乡镇通水泥公路,东南西北皆可出境。电话市话通讯普及率高,每百户安装电话率43%,实现光缆通讯和程控电话,并开通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和移动通讯系统。服务设施和接待条件不断改善,有两座涉外宾馆和一批素质较高的接待队伍。
201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5.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801亿,农业生产固定条件较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曾两次获得国务院表彰。工业生产,凭借“中国红”石材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石材加工为支柱的地方工业。有厂家400多个,年产花岗石板材300万平方米以上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材基地,县内物产别具一格,历史上绿茶有“贡品”之称,芦山的灵山、兰片曲毫、毛峰、马牛山等中高档绿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规模种植的果蔬品种有:野红梅、山药、魔芋、猕猴桃、蕨菜、白果、竹笋、西瓜等,深受中外客商青睐。
芦山是对外开放具,“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全县上、下巳成共识,热情务实的芦山人民将借“十五大”召开的强劲东风,进一步加大开放开发的方度,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合理的优惠的开放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一切有志于在芦山共谋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广阔的舞台。
芦山县 教育事业(5)2014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所,在校生15788人,教职工1302人,其中专任教师1220人。共有小学9所,招生1085人,在校生694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2所,招生1346人,在校生4058人;学前教育28所,招生2692人,在校生3241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536人,在校生1543人。
2014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其中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40个。 年末共有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 农村广播“村村响”建成投入使用,无线数字电视全面开通。年末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5.0%;电视综合覆盖率90.0%。有线电视用户1.25万户。
2014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39个(含村卫生室34个,个体诊所90个),其中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个;床位771张,卫生技术人员378人,其中执业医师112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注册护士155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人,注册护士12人;乡镇卫生院9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5人,注册护士38人。
全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是98.8%和65.2%。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72.81/10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乡(镇),全年参合率99.7%。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提高到65.2%。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9.8/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为2.82‰。
2014年全县共申请专利11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项。
全县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1个、市级科技项目4个,到位项目资金189.9万元。全面加大科普知识宣传,芦山科技馆顺利开馆,全年接待参观者2万人次。
体育健身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14年全年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50条,当年新建8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年末全县共有体育馆1个,全年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2万人次。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9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16064元,增长7.9%。人均消费性支出5406元,下降4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3.2%。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11元,比上年增加914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资性收入4812元,增收1283元,增长36.4%;家庭经营纯收入2428元,增收296元,增长13.9%;财产性纯收入231元,增收148元,增长178.3%;转移性纯收入840元,减收813元,下降4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03元,增长1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8.2%。
芦山县风光(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万人(含退休人员9517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不含失地农民)2783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3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617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3609人,农村低保人数5845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00.67元和90.43元,分别比上年提高0.16元和5.13元。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共计726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人数307人,集中供养率42.3%。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313张。农村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次均标准达到213.75元,比上年提高34.1元。
2014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902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6%;完成旅客周转量6138万人公里,增长3.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0万元,增长8.6%;电信业务总量6675万元,增长20.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8万户。互联网用户1.33万户。[5]
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111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税收收入7166万元,增长110.5%。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5.11亿元,增长57.8%。
20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5.32亿元,增长22.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24亿元,增长18.8%。
白崖揽胜即指登上中林境内海拔3339米终年积雪的大白岩顶峰,即可把邛崃、芦山、宝兴等地全貌尽收眼底,是芦山的登山圣地;
金鸡险峰
金鸡险峰位于芦山宝盛乡境内,两边悬崖高耸入云,青衣江水奔流其间,水泥傍崖而行,与之相伴的是玉溪河引水大坝,这里历来就有古丝绸之路"青龙关"的说法;
龙门熔洞是西南地区罕见的岩石结构大洞,洞中天人结合、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美女壮男是龙门熔洞之上的山峰,远远望去,龙门山极象适意而卧的美女,傍有俊男相伴,那俊男举目远盼,似有所思;
芦山火山奇景(5)火山奇景位于隆兴境内,是火山爆发后留下来的,这里火山口和怪异的巨石仿佛记载了当年二龙抢宝,山崩地裂的神话,火山傍酷似鹰嘴的悬崖下也流传着灵猴护仙草的传说;
一线观天位于双石到仁加之间的公路段上,这里素有"十里峡谷一线天"的说法,两边陡岩壁石冲天而上,摭云盖日,大有泰山压顶的感觉,待登上观房山顶,却便有一揽众山小的感觉,真是近在咫尺,却有天壤之别;
瀑布飞天位于思延铜峡的峡谷之间,诺大瀑布从山崖飞越崖间公路,直扑涧底,在瀑布下的公路边傍石小憩,微有凉意,真是适意不浅;
佛图宝塔是清代建筑"七级佛图宝塔"。真是一个景致一篇书,说不完的芦山景,道不完的芦山奇。
李克强前往震区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交界(东经103.0度,北纬30.3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预案,指示当地地震现场工作组赴震中调查了解灾情,并组织召开震情趋势会商会。震中距离成都约150公里。截至22日12时,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共记录到余震2163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91次,包括5.0-5.9级4次,4.0-4.9级20次,3.0——3.9级67次。2013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4月20日,在飞往四川途中,李克强总理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到达机场后,李克强总理一行分乘四架直升飞机,飞往震中。[6]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进行重建分区,优化城乡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重建选
址提供依据。
2014年1月5日20时21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2度,东经102.9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2016年6月1日03时09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53度,东经103.09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7]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