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1996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在四川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
1998年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of Strathclyde)应化系进行有关TiO2光电催化水处理方面的合作研究;[1]
2000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系进行TiO2光催化水处理方面的合作研究。[1]
化工原理、化工基础实验技术、专业外语、化工文献检索和光催化与光电催化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孙彦平教授国际合作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太原市科技局项目1项,横向课题6项等。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15篇,论著一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6项已授权),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发明专利8项、发表一级论文40余篇。
专利
1 三维半导体薄膜光电极制备和应用,CN99111723.9,1999,国家发明专利, 2002年3月获授权。
2 光电催化有机水处理氧电极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12月获授权。
3 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水中有机物的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 2006年7月获授权。
4 光电极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工艺, 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8月获授权。
5 迷宫式错流鼓泡光催化反应装置及其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2月获授权。
6 一种太阳能光电催化氧化水中有机物的装置,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9月获授权。
参著“冷冻法硝酸磷肥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科研项目
1995-1998年 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British Council)批准的合作项目“光化学和光电化学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1998-2000年 国家基金“丝网二氧化钛光电极水处理过程中宏观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1998-2000 香港政府批准的项目 “水和废水光催化氧化的深度处理”;
2001-2003 国家基金“填充床+流化床光电极水处理过程电势分布与波动研究”;
2000-2003 山西省基金项目“水处理用新型三维二氧化钛光电极的研究”;
2004-2006 山西省基金项目“二氧化钛基光电极的制备与太阳能水制氢研究”;
2003-2006 山西省基金项目“电化学法深度处理有机废水”;
2005-2007 国家基金项目“氧电极在TiO2/C流化床光电催化水处理过程中的性能及协同效应”;
2009-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阳光响应型纳米复合半导体氧化物的构筑及光电催化性;
2008-2009 横向课题“硝酸磷肥生产过程中关键问题攻关与研究”;
2009-2011 省攻关项目“可吸收太阳能的光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