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锅鸡(2)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
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再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纱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 ~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相传是临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视监安,知府为取悦天子,发出布告征求佳肴,选中的赏银50两。杨沥家贫,老母病重,为得重赏,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创造了汽锅,又不顾生命危险,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想做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不料汽锅被盗,杨沥被问欺君之罪,要杀头。幸而皇帝问明真相,免杨沥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时汽锅鸡的做法很简单,但味道很醇正。
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汽锅鸡的前身是杨林鸡。早年,云南杨林。建水等地用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偎仔鸡,叫“杨林鸡”,煨鸡的陶制火锅叫“杨林锅”。杨林锅产于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在清代,陶工师傅潘金怀用红、黄、紫、青、白五色陶土烧结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个叫向逢春的陶工,继承了他家祖传的手艺,创制了烹任用汽锅。就这样,“汽锅鸡”取代了“杨林鸡”。汽锅现由云南省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大量生产。人们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镜”,“体如铁石,音如磬鸣”。六十年代周总理出国访问,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花瓶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
解放初,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龙云(解放前称“云南王”)用滇味佳肴“建水汽锅鸡”宴请中央领导,受到毛主席夸奖;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安排的国宴中就亲点了滇味名肴“汽锅鸡”。开宴时,揭开盖子,热汽扑面,香溢四座,鸡肉滑嫩,汤鲜味美。美美桑,味道太板扎了!据说尼氏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对其美味佩服得五体投地,赞道:“味道太鲜美了,真想连整个汽锅一起吃进去!”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为我中华增光添彩,传为一段佳话。
汽锅鸡(6)1.鸡肉和猪肉、牛肉比较,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此外,鸡肉蛋白质中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含量与蛋乳中的氨基酸谱式极为相似,因此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根据部位、带皮和不带皮而有差别,从高到底的排序大致为去皮的鸡肉、胸脯肉、大腿肉。鸡肉皮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所以绝不能把带皮的鸡肉视为低热量的食品。
2.鸡肉也是磷、铁、铜和锌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等。
3.鸡肉的脂类物质和牛肉、猪肉比较,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能够降低人体对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汽锅鸡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益气,补精,添髓;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1.强身健体
鸡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现代社会中天天忙忙碌碌,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等症状。
3.补肾精
可缓解由于肾精不足所导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精少精冷等症状。
4.促进智力发育
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
所需要的食材:乌骨鸡,火腿等现相关食材。
汽锅鸡蒸汽锅鸡的餐具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锅味道才正。建水汽锅外形古朴,构造独特,肚膛扁圆,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进入锅膛,经过汽锅盖冷却后变成水滴入锅内,成为鸡汤。两三个小时后,肉粑骨离,便可食用,鸡块鲜嫩,汤汁甜美。
烹制汽锅鸡,鸡种要选择本地土鸡,而且鸡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腻,瘦子又显腥寡,用刚要下蛋的嫩母鸡或和刚开叫的小公鸡最好。作料很简单,只有几片生姜、几根小葱、少许胡椒、精盐。吃时候要将葱姜拣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适口。
不知从何时起,也无法考证是何人,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使鸡汤更有营养,还有润肺、补肾功能,对冠心病、虚弱贫血症有显著疗效,成为滋补佳肴。此后汽锅鸡声名愈盛,到昆明的外地人都要一尝方休。近几年,云南地区利用汽锅烹制的鸡肴越来越多,主要的有“虫草汽锅鸡”“人参汽锅鸡”、“田七汽锅鸡”等十几种,它们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食疗上品。
食材准备
各种类型(根据口味喜好)的鸡一只,要求肥瘦适中,现宰的立即做最佳;重量根据汽锅大小,切块后码放入汽锅内不超过汽锅1/2到2/3深度。葱姜少许。选配:竹荪、宣威火腿等,也可根据喜好搭配其它食材。若食疗可准备些药材如:虫草、天麻、三七等。
制作步骤
1、鸡切成3厘米见方块,姜切片,整葱切两段,用刀背拍松。鸡油掏出备用。
2、鸡块入锅氽过洗净挤干。
3、装入汽锅内。若配以决定基础味道并需要长时间蒸才能出味道的食材(如宣威火腿等),一起放入。葱姜、适量鸡油最后铺上。
4、烧开一锅水,将汽锅坐于烧水锅上,若汽锅和烧水锅的接缝处漏气,用面糊糊上。盖汽锅盖。
5、过10分钟检查一次,若汽锅内已有较多汤水,说明鸡肉没有控干(蒸馏不可能这么快),拿出来重复步骤2,并将鸡肉渗出污水倒出、汽锅重新洗净。
6、开始长期蒸馏过程,由蒸馏产生的汤水会一点点增多(无需再检查)。若烧水锅较小,中间要检查烧水锅内是否烧干并补充。
7、根据锅的大小,2~4个小时内能够做好,以汤量和锅所对应的食用人数分量为准。
8、若配以竹荪或类似食材,根据种类不同,在起锅前半小时左右(时机选择见注意事项最后一段)放入。
汽锅鸡9、若食用第二次,尽量不要动鸡肉;第一次剩的鸡油可以加入一些。
注意事项
汽锅内切不可放水,所有的汤水最终都来自于蒸馏过程;鸡块还是氽过并挤干水分,否则最终成汤中可能掺入鸡肉自带污水,而影响口味。
搭配的食材和调料不要有刺激性太大味道。宣威火腿(主要提供咸味和鲜味)、枸杞一类只要控制在不掩盖汽锅鸡原有味道的量之内就可以;而竹荪等并不提供太多味道(对较肥的鸡有去油腻作用),可以适当放宽限制。药材也是如此,对于本身有苦味等味道的药材切忌加入过多药品产生汤药的味道;而虫草一类基本不影响原味、甚至起到增味作用的药材可以适当放宽限制,但也要注意中药本身的使用限制避免适得其反。
而比如下面做法二中的冬菇,即便个人喜好,也应尽量挑选味道淡的尽量少放。汽锅鸡的味道和普通的鸡汤味道有云泥之别(t它和徽香源烧鸡就有很大的不同),以熬鸡汤的思路来选择搭配往往是想当然,最终尝到的和普通鸡汤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了。建议先做一次不搭配任何食材的汽锅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口味、目的搭配其它食材和药材调整。
搭配的食材放入时间的选择方法是:越易熟的越晚放入;需要高温将味道蒸出并融入汤内的一开始就可以放入。总之,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的掌握,原则上应以尽量保留原味为佳。[1]
食材准备
嫩光鸡 1只(约重1000克)、火腿125克、冬菇6个、冬笋片100克、姜25克、绍酒15克、精盐2.5克。
制作步骤
1、光鸡洗净,切成小块。冬菇先放人水中浸发,去蒂,一切两爿。冬笋片洗净。
2、汽锅洗净,放入鸡块,铺上火腿片、冬笋片、冬菇片、姜片,加绍酒、盐,盖好锅盖,将汽锅置于蒸锅上,蒸两三小时即成。如用于食疗,可分别加进一定数量的虫草、人参或田七蒸制。
汽锅鸡乌骨鸡:乌骨鸡不宜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葱、蒜一同食用;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热量 (989.39千卡)
·蛋白质 (165.51克)
·脂肪 (34.09克)
·碳水化合物 (5.10克)
·膳食纤维 (0.99克)
·胆固醇 (679.50毫克)
·维生素A (17.10微克)
·硫胺素 (1.31毫克)
·核黄素 (1.33毫克)
·尼克酸 (49.97毫克)
·维生素C (0.30毫克)
·维生素E (10.40毫克)
·钙 (106.88毫克)
·磷 (1535.02毫克)
·钾 (2436.18毫克)
·钠 (2394.83毫克)
·镁 (330.59毫克)
·铁 (15.65毫克)
·锌 (14.18毫克)
·硒 (52.91微克)
·铜 (1.75毫克)
·锰 (0.19毫克)
汽锅鸡云南菜系的历史和构成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大自然赋予了云南永恒的魅力。云南菜也称“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因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西藏毗邻以及与缅甸、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滇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菜点的本体。云南特色菜有:云南春卷、彝乡锅仔、酿雪梨、沙爹鲜鱿、烧云腿、 过桥米线、腾冲坛子鸡、虎掌金丝面、什锦凉米线 、炸洋葱、砂锅焖狗肉、三七汽锅鸡、鳝鱼凉米线、三丝干巴菌、丽江粑粑、滇味炒面 、竹筒鸡等。
汽锅鸡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体弱者更宜食用。
禁忌人群:
1.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2.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3.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饮鸡汤;
4.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
5.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6.鸡肉中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该禁食。
汽锅鸡1.活鸡的选购:在选购鲜活鸡时,可将鸡的翅膀提起,如其挣扎有力,双腿收起,鸣声长而响亮,有一定重量,则表明鸡活力强。此外鸡的鼻孔干净而无鼻水,头羽紧贴,脚爪的鳞片有光泽,鸡囊无积水,口腔无白膜或红点,不流口水者为健康鸡。如果鲜活鸡提起时挣扎无力,鸣声短促而嘶哑,脚伸而不收,肉薄身轻,则是不健康的鸡,不宜选购。
2.鸡肉的选购:新鲜的鸡肉肉质紧密排列、颜色呈干净的粉红色而有光泽,皮呈米色、有光泽和张力,毛囊突出。不要挑选肉和皮的表面比较干,或者含水较多、脂肪稀松的鸡肉。
酸角糕以天然酸角为原料,运用独特的保色护香工艺精制而成云南特产。不含防腐剂、香精、甜味素及色素等添加剂,保留了原果原有的风味而又不破坏原果的营养价值。酸甜味道符合大众口味,能促进肠胃消化,去除口气,可也清暑热,化积滞,治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治酒化为痰,解酒护肝,补钙。
汽锅鸡
丽江粑粑并非特指一种,明徐霞客说的“油酥面饼”是较为出名的“丽江粑粑”。它表里不如一,但是相当讨人喜欢。分为甜咸两种,甜的有白糖、红糖;咸的用火腿和面揉在一起,或者是用椒盐也很好。
丽江粑粑做工精细、选料考究,还必须用上等的当地麦面,用化油、香油、鸡蛋揉成面筋,粑粑大妈们喜欢在光面的大理石上做面筋,下面还放一盆栗树炭火。进行破酥、夹馅,用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内泡、色香味俱佳的饼点。
吃丽江粑粑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佐以酥油茶、牛奶、豆浆、咖啡、清茶来吃,快活非常。[2]
竹筒鸡,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名吃。利用竹筒烹饪,历史久远。时至当代,云南的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方法,这与满山的翠竹有关,又与竹筒烹调的食物清香可口有关,哈尼族的竹筒鸡,就是一例。云南哈尼族的竹筒鸡既有鸡肉之鲜甜,又有青竹之清香,滋嫩软糯,制法独特,古老朴实。
主料:嫩鸡(1只)
调料:火腿片(100克)水发冬菇(50克)玉兰片(50克)葱段(20克)姜片(20克)
汽锅鸡制作步骤
1 将鸡身及肝、肫、冬菇、玉兰片火腿、葱、姜、盐、味精、胡椒粉、白糖、甜咸酱油入盆搓揉入味。
2 将鸡肝、肫及冬菇、玉兰片、火腿装入鸡腹内,合拢成鸡形,塞入竹筒,筒口用芭蕉叶塞紧,放在火上烤2小时,取出装盘即成。
云南春卷(7)云南春卷是一个比较普及的大众小吃。
云南春卷
全国各地皆有不同的春卷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云南春卷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一个品种,有别于我国其它地区的春卷口味,突出了云南地方特色。
春卷,古代称为“春盘”,产生干民间,是春游踏青的应时小咛。云南寿卷配科多,要用甜酱油调味,特别要加香椿和韭菜以显示春临大地,百物复苏,春意盎然。成品色泽金黄,整齐美观,外酥内软,咸中回甜,馅鲜味美,蘸吃醋汁,醒脑开胃。[4]
主料:面粉150克。
淀粉100克,鲜猪肉未200克,香椿、豆芽、韭菜各80克,鸡蛋3个,水发金钩、玉兰片、冬菇末各20克,热火腿未30克。
调料:精盐14克,甜酱油30克,咸酱油20克,味精、胡椒面各5克。
制法:
(1)将肉未、金钩、玉兰片、火腿末、冬菇末入锅煽炒发香,下酱油、盐(10克),味精、胡椒粉勾清荧出锅装碗。豆芽、韭菜、香椿经沸水悼后功碎,拌入馅料中。
(2)将面粉、鸡蛋、淀粉、盐(4克),用水调均匀成糊浆状。锅上火,烘热,用肥膘抹匀,倒入糊浆混成圆形,微火烤熟,撕下,从圆心处均分6块呈扇形,包入馅心,裹成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条。
(3)当油锅烧至七成油温时,下卷炸成金黄色,捞出控干油,随蘸水上桌。[4]
腾冲原其历史原因,自明朝洪武年,为巩固边防,从南京、山东、北京、四川、江西、广东到腾戍边的将士大都在腾冲安家。同时,也将各地特色的菜系融入腾冲原住民中,形成了腾冲独特的饮食文化。
主料:鸡肉1只
调料:姜适量桂皮适量植物油适量卤水适量草果适量
做法
1.将选好的鸡放血拔毛,去内脏,(注:这些都不要)洗净、晾干。然后,给鸡造型(视鸡的外形来定)再均匀刷上一层蜂蜜即上色。
2.入锅油炸,油量一定要宽松,油温不可太高,鸡皮呈金黄色时捞出。然后,是焖制,时间最长,分寸不易掌握。焖鸡的坛因是特制的,兵灾之时不易找到,就用腾冲自制的砂锅(注:高约20---80cm视鸡的大小,多少选用,呵呵,是不是很过瘾)再放入卤水。
3.卤水用十余味中草药配成,药不能散装进锅内,要装入纱布袋里,有凉姜、桂皮、草果、干姜等,药非奇珍异果,多为寻常之物,关键在于药量搭配、比例,多少的鸡用多少的药量,是老祖宗积多代人总结下来的经验。药的多少决定了是否跑味,也就是正宗坛子鸡的制作难处。不然何谓宫中秘方。
4.将坛密封,小火4小时,封火,再焖3个小时,共计7个小时,开封、出坛,其色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坛子鸡还因为中药秘方的卤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为适合老人和小孩。
。。。
主料:土鸡
辅料:三七粉
汽锅鸡调料:盐、胡椒粉、葱、姜、鸡油
1、 将鸡切块用凉水浸泡,再用沸水焯透,捞出放入汽锅中;
2、 将泡鸡的水倒入锅中,加入盐、胡椒粉、鸡精稍煮再撇出沫,倒入汽锅中,放入葱段、姜片、三七花;
3、 坐蒸锅倒水放入汽锅蒸30-40分钟后捞出葱段、姜片,汤中加三七粉即可。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地区。
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做法一
米线的原料
制作食材
鸡胸脯、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鹌鹑蛋、净鸡块各20克 ,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制作流程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做法二
制作食材
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菜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优质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葱花各少许。
制作流程
1.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后入锅,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备用;
2.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芫荽用水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3.稻米经浸泡、磨成细粉、蒸熟,压成粉丝,再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成形,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4.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芫荽,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做法三
制作食材
米线
排骨300g,鲜鸡1/2只,鲜鸭1/2只,云南火腿100g,老姜1块(50g),盐2茶匙(10g),熟米线200g,鲜草鱼80g,鲜猪里脊80g,鹌鹑蛋1枚,韭菜30g,香葱30g,榨菜30g,绿豆芽30g,盐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制作流程
1.排骨、鲜鸡、鲜鸭洗净,斩成大块,分别放入沸水,滚去血沫,捞出冲洗干净;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块、云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压锅(或大砂锅),加入约为固体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煨制一小时以上;
3.调入盐,最后成品应该是浓浓白白的汤汁,表面飘着一层明油;
4.将鲜草鱼肉和鲜里脊肉,分别切成极薄的肉片待用(为防表面变干,可以先码好,蒙上保鲜膜);
5.将沸腾的浓汤盛入保温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鲜鱼肉片、鲜里脊肉片、绿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鹌鹑蛋,放盐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钟后,再放入沸水烫过的米线,撒上香葱即可。
做法四
制作原料
将大米倒入木桶,用凉水浸泡半小时,放掉水,控干,将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
将米面加凉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后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将和好的耙送入米线压榨机(旧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庞大的压米线器械)。
15分钟后即成熟米线。将米线晾24小时,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开。
制汤方法
将猪排骨斩马,大骨斩断,与鸡、鸭、火腿一同下锅煮熟。先急火烧开,然后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种汤料煮化。火腿早些捞出,鸡、鸭分别捞出,仍可作冷盘用料。大骨继续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钙质。汤里可放胡椒粉、味精、盐巴。也可只放盐巴。
鲜料制法:远用淡水鱼,以嫩无腥气者为佳,洗净,片成极薄的生鱼片,与片切得薄如纸的生鲜里脊片同摆在大盘内,将豆腐皮、玉米片(或鲜笋片)、水发木耳都洗净改刀放入盘内,香菜、葱切花(如用其它鲜灵小料如豌豆苗等均切小花)、熟芝麻,撒入汤碗内。
吃时米线、汤碗、鲜料分装在三件餐具内一剂上桌,把鲜料夹地热汤碗(汤面必须有一层封面油,汤温较高)烫熟,再夹进米线配鲜料吃。
做法五
过桥米线的关键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
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四
虾仁米线
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这时鸡血会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
这一道工序现在的过桥米线餐厅一般都不用了,为了保证让顾客看到自己的汤的确是猪骨和鸡炖出来的,(好些汤里也不用老鸭子了,都用清一色的养鸡场出产的饲料鸡)汤的颜色故意要保持乳白色。要是乳白色色度不够,把一筒“饵块”(也是云南一种用大米制成的食品)丢到汤里,要多白就有多白。这是时下烹饪的秘诀之一呀!
有一些做过桥米线的以为汤里面煮的东西越多,味道就也好,什么鱼肉、 火腿都放进去煮,这是不懂烹饪的人干的,五味调和,就是要“调”,不是一锅烩,这样煮出来的汤失去了过桥米线鲜香、爽口的特点。
做法六
制作食材
米线....3公斤
乌鱼....1公斤
壮母鸡....2只
猪脊肉...1公斤
猪排骨...2公斤
猪腰....300克
白菜心...1公斤
鸽蛋.....10对
安宁大葱..1公斤
猪肚尖...100克
豌豆尖...1公斤
草芽....1000克
胡椒粉....10克
五香粉....1克
甜酱油...200克
花椒面....3克
花椒油....10克
味精.....10克
芫荽....100克
精盐.....60克
芝麻油....25克
咸酱油...200克
豆腐皮...200克
辣椒油....50克
老鸭.....1只
姜......50克
猪筒子骨...3付
熟猪油...250克
制作流程
1.将鸡和老鸭宰杀去毛,掏出肚杂洗净,鸡血淋入小碗内,作清汤时用。猪排骨斩为 1.6厘米长、1厘米宽的方块,漂在凉水中,筒于骨敲断。
2.将鸡、鸭、排骨、筒子骨放入汤桶内,注清水 20公斤,置大火上猛煮四小时,边煮边撇去浮沫,将鸡、鸭、筒子骨、排骨捞出,将两只鸡的血用手捏化徐徐注入桶中,随注随用手勺不停地向一个方向搅动,汤中的杂物逐渐沉淀而凝结在一起,汤由乳白色转呈清澈透亮,用漏勺捞去沉淀物。再加入筒子骨、猪排骨,移至小火上慢慢烧炖,放入精盐 50克保持微开。
3.将鸡、鸭去头、爪,剔去骨,加入精盐 10克、五香粉、花椒面拌腌 2小时,切成 2厘米、1.3厘米宽的一字条,分装入十只汤碗内。猪脊肉片成 2厘米长、1.6厘米宽的薄片;乌鱼剔去皮、骨和小刺,片成薄片;肚尖去皮和筋,片成片;猪腰从中间剖开,剔去腰臊,片成薄片,放入凉水中漂洗一遍,再将肚片、腰片入锅氽一遍。水温有摄氏 80度至四成熟用水洗净,把以上片分为 10份,理码在 10只中盘内,每盘内摆成四行。
4.草芽洗净,选嫩芽切为 1.3厘米长的小段,葱白切 0.6厘米长的段,开水烫熟,同草芽一起分放 10只小碟内。葱叶切成未,芫荽洗净消毒杀菌后切末,姜切细丝;豌豆尖在开水中焯熟;豆腐皮用凉水洗去灰尘,温水泡软分放 10只小碟内。鸽蛋洗净,放装豌豆尖的碟内。
5.将米线用开水烫热,分入 10只大碗内;用大碗将甜酱油、花椒油、辣椒油兑在一起,分装 10只小碟。取特制深大碗 10只,分放味精、胡椒面。熟猪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时,投入一片生肉,将油炙老发香,舀入碗内,每碗15克,再冲入调好的汤,每碗用汤 400克、味精 2克、盐 2克。把汤、肉片、绿菜、蘸水碟、清汤五香鸡、鸭块一起上桌。
6.鸽蛋磕入油汤碗内,一会儿即熟,把里脊肉片,乌鱼片、肚尖片、腰片逐渐放入油汤碗中,随烫随拌调料吃。最后放入绿菜、豆腐皮、葱花和米线即可食用。
过桥米线
制作关键
1.主料各片,要求薄至透明为度,肉片在汤中烫后不卷缩为佳。
2.吃生片,最好用甜酱油、咸酱油、花椒油、芝麻油、辣椒油配制的佐料。
3.调好的汤必须在火上微开,用沸汤冲入碗内。
4.所用米线以云南武定米线为佳。米线选用优质白米,经过磨浆,煮榨而成,形似白线一样细长,富于韧性、光泽。
做法七
主料:云南米线、鱼片、猪肚、猪里脊肉、鸡胸肉、蘑菇、绿芽菜、豆芽、豆腐干或油豆腐
辅料:辣椒油、胡椒粉、醋、盐、鹌鹑蛋、榨菜、火腿、香菜末、香葱末
1. 将乌鸡或者老母鸡取出内脏洗净,将鸡油取出。鸡肉切成小块,先入油中爆香,加入水盖过乌鸡,慢慢熬煮成浓鸡汤。(用走地鸡或老母鸡久熬出的汤色更浓,因为个人偏好乌鸡的口感,全看个人喜好)
2. 烫碗:装米线的碗必须先用沸水烫过,保持温度。米线先用水煮开,或者烫熟备用。
3. 平底锅中放入切成丁的鸡油慢慢熬出鸡油。
4. 将熬好的鸡油放入烫好的厚底碗中,将滚烫的鸡汤淋入碗中约八成满,这时厚厚的鸡油就浮在上面,可以保持鸡汤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