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是《读者》签约作家丛书之一。《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分别以“感动”、“感悟”、“励志”、“哲思”、“爱情”为题材,以“泪在飞”、“花正开着”、“有所思”等章节分类编选。《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文章短小精悍,文字温馨感人,可让逐渐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并催人泪下,很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编辑推荐:万物有灵,草木有情。菩提树下细思量,才回头,甘露已威珠。文章短小精悍,文字温馨感人,可让逐渐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并催人泪下,很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结构编排新颖:作者在每篇文章后面添加“创作花絮”。花絮将以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来述说多方面的内容,或谈创作缘由,或涉及创作的素材、技巧、转载情况、读者热评……这些“花絮”如同一部电影电视“片花”,将给《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带来锦上添花般的效果。
《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励志文集)》是作者从9年写作的300余万公开发表或出版文字里精挑细选的17万字的精萃结集。
这些文字是感人肺腑的清新美文,必将让你欷歔落泪;这些文字是赏心悦目的菩提禅语,必将让你拍案顿悟。
本书也许会让你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书中的文章曾被无数报纸杂志、电视电台转载或改编;可本书又会给你带来别开生面、焕然一新的阅读愉悦感,因为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附录有作者创作该文的“创作花絮”……手捧该书,你将与作者的心跳产生共振。
第一辑 泪在飞
每一个故事,甚至
每一个汉字,
都让人唏嘘,
泪雨纷纷。
两个女孩的天堂
最感人的理想
奇特的家书
父亲的“绯闻故事”
通往天堂的电话
送你一枝红玫瑰
你一定是我的妈妈
高天上流云
干爹干娘
民工孩子的儿童节
巴东的“一夜情”
第二辑 花都开好了
花开了,
热烈,热切……
芳香满径。
捐一个微笑
神奇的预言
最后的遗产
和树一起成长
真实的战争
我的微笑是新的
心如明镜
世上全是好人
最幸福的人
快乐的苹果
信任是一种钻石品质
快乐存折
蝴蝶在做梦
穷快活
500公里的友情
送你一颗天使心
最大的不幸
没有生命的草
你不知道我的快乐
云在青天水在瓶
至理名言
在城里看日出
教授的烤红薯
看见阳光你就微笑
一念成道
斑鸠,斑鸠
举头望明月
荒野上的路
一个人的旅程
别嘲笑那只狐狸
第三辑 有所思
低头,
思。
而有所得。
生命中的创伤
半根牙签的温暖
一把茶壶的价值
一条道走到底
转弯
生命中的三种人
院门前有两棵树
给人生算笔总账
黄金糕,忆苦思甜饭
左手跟右手下棋
将机会拱手相让
最原始的真理
你还知道MBA?
沈从文的旅程
坡上种有几垄茶
杨桃红了
公开的秘方
柳暗花明的甜蜜
一根朽木的春天
自然界告诉我们的真理
无价之宝
一个人的胎记
三姑的遗言
出门只带一句话
第四辑 想爱
爱,
所爱。
非常爱。
窗外
胃知道答案
一根油条的爱情
老情书
爱,只一句话
戒烟
在“新华楼”模仿一场爱情
睡衣上逃跑的一枚纽扣
朵兰和修庆的苹果
奶奶的百宝瓮
母亲曾经是小偷
奶奶的唠叨
赛男婶婶的幸福生活
欠父亲一声谢谢
奶奶喊魂
咖啡如恋,爱如茶
爱的距离
两根手指的舞蹈
陪他一起喝杯茶
有时候,我老想你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懂了妈妈的爱
第五辑 从前
回首,
张望。
那些流逝的光阴,
再次
呈现眼前。
母亲劝我抽烟
难忘一个老师
一包“经济”烟
第一次吃月饼
一双绣花鞋
饥饿的记忆
我在深圳搬家
1995年在深圳过中秋
半本《新华字典》
一顶军帽
烟盒背面的画
抓鱼去
作者:(澳大利亚)蔡成
蔡成,华文作家,现居悉尼,《读者》签约作家。
生于湘中贫困农家,因刻苦好学而入长沙,因努力工作而立业深圳,因勤奋写作而移居海外。
年近不惑,有所悟:一切皆有可能。
已出版《烟花,烟花》、《地工开物》、《在乡村行走》、《等待一双脚为我停留》等10部图书,多部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年度最佳”及其他文学选本,受到读者的欢迎。
开场锣鼓: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首先要感谢编辑老师,在我40岁前,让我得以出版一本美文精选集。
2002年开始写作,仿佛才晃眼,9年已去。9年间(移居悉尼后约有2年写作实际处停滞状态,真正写作仅7年),我先后出版9本书,算上本书,恰凑够“十全十美”。真好。
编辑老师定的方向是:9年精选本。遵命而行,我将9年来陆续发表在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300多万文字中拣选了15万字结集成本书。可这么说,这是我9年来美文类文字精中选精的一次集中亮相——需说明的是,凡已入选我的《等待一双脚为我停留》一书的美文不再此精选集中露面。
我想说,“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这话,是对年轻的学子们说的。
是对心灵日趋麻木、常感慨有泪再也不轻弹的人说的。
是对而今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彷徨无措的路人甲路人乙说的。
是对众里寻她千百度至今仍没看见爱情火苗的人说的。
是对多年来梦里再没出现过爹娘身影的人说的。
是对准备凭自由创作挣稿费打造美好生活的人说的。
是对面容苍老但心灵青春的人说的。
是对所有热爱美、热爱善、热爱真的人说的。
是对……
书中的文字,或许会让人泪雨纷飞。
在编校这本书的过程中,几次三番有泪水在我的眼眶边徘徊。所以,我干脆安排了一个章节“泪在飞”,把那些惹我落泪的文字摆一块。
书中的文字,或许你会觉得面熟。
为保证质量,我特意拣选流传最广、转载率最高的文字选入本书。它们,曾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节目、国内一些省市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某些广播电台的广播剧、学校的语文考试试卷里,更出现在《读者》等众多的文摘报刊里、各类网站……
书中的文字,你又会觉得很新鲜,很陌生。
每篇或许面熟的文章后,都附上了一个简短的“花絮”。花絮是风吹散落一地的花瓣,清香袅袅,斑斓满目。“花絮”慢条斯理讲述着每一个文字的成因,讲述每一篇文章的去末,总结式地聊些撰文技巧,或点名道姓地感谢曾经无数次无私帮助我的太多报纸杂志编辑老师,也有可能仅仅附上网络搜索到的陌生读者的点评,还有可能是闲谈几个既离奇又真实的短小故事……这些“花絮”恰似拍摄电影电视的“片花”,随意轻松,不乏妙趣横生之处,定会让你身心愉悦。
书中的文字,你可能还会觉得很惊讶。
有些文章,曾被人反复抄袭,以至不明真相的读者难辨谁是真正原创者——做人要厚道,对于那些偶尔抄袭的人,我仅点到为止。个别死硬分子,就不得不说Sorry了。
17万多字,编辑完,我长长地吁一口气。
我很清楚,以后,这般文字我是再也写不出了——凭一股无限的激情,凭一份敏感柔软的心思去创作那些短小的,足以感动自己激励自己的文字。
我更知道,之后该转身了。当然,我绝不会说这个转身是华丽转身。大男人不说华丽。
人说,“20岁是诗的年纪,30岁是小说年纪,40岁进入散文年纪。”
我的20岁还在努力读书,30岁刚告别生意场开始摸索着在稿纸上写些文章度日。我错过了诗歌,迟到了小说——尽管9年里,我曾涉足诗歌外的所有文体写作,我已出版的数本图书也是各个文体都有,散文、小说、社科……但我还是想咬牙下决心,该努力去追赶光阴的脚步了。往后,我希望用更多身心努力去与小说亲近。
之所以这般改变,只因我的一个老师。他劝我,年轻时该多写写小说,小说更有力量。他说的“力量”,我猜是影响社会的力量。他又说,等年老了,可以多写散文。走了很远的路,过了许多的桥,岁月在脑子里沉淀得深了,才有写好散文的底蕴。
所以说,这本书是我的一个告别,告别跳跃闪烁着青春光泽的美文创作。
编辑老师为本书取名:《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
我敲响这番“开场锣鼓”,其实也是在自言自语地说着我的一个理想。
作 者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