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围棋联盟国际围棋联盟最初于1982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者是日本棋院。在最初的20多年时间里,这个组织并没有得到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围棋主流世界”的认可,中国棋院和韩国棋院对它并不十分买账。国际围棋联盟旗下的赛事不多,为人所知的主要是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
不过,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作为围棋项目的唯一一个世界性组织,国际围棋联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逐渐发展壮大,到今天其成员协会已经有71个。这样的规模跟国际足联、国际篮联,甚至国际棋联、国际桥联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足够获得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的认可。2005年,它正式成为其会员组织,从而名正言顺地在世界围棋界一统江湖。 由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和国际奥委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得到其认可也就意味着在世界体坛占有一席之地。直到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很多人才发现这样一个世界统一组织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组织作为依托,围棋项目进入智运会就明不正而言不顺。如果世界智运会能够继续办下去,或者有朝一日围棋冲击冬奥会之类,国际围棋联盟仍是唯一“合法”的媒介。
回顾最近二十年的世界棋战,无论是最早的富士通杯赛、应氏杯赛,还是后来的春兰杯赛、三星杯赛,归根到底都是商业杯赛,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世界锦标赛。无论是参赛棋手的规模、代表性,还是主办方的权威性,都不足以称之为世界锦标赛。正如体操、田径、举重等各个项目的世锦赛都只有一个,分别由国际体联、国际田联、国际举联主办。其他各种类型的杯赛可以有很多,却不是正宗的世锦赛。
智运会围棋比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第一个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同场竞技而且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60个之多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赛事。从竞技水平的角度说,它也许不如以往那些由中、日、韩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三十位职业棋手参加的国际赛事,但若论及代表性以及对世界围棋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如果有朝一日国际围棋联盟能够组织起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锦标赛,那时夺冠的棋手才是堂堂正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冠军。
该联盟被以下机构承认或附属于以下机构:
IMSA(国际智力运动联盟),
GAISF(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1979年开始)
目前,围棋运动在亚洲广泛流行,欧美各国也有很大发展。日本是围棋普及最广泛的国家,据统计,日本有千余万围棋爱好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围棋。其次是韩国。中国现在拥有着最多的围棋人口,达到3千余万。如今的世界围棋坛,已形成了中、日、韩三国相争,三足鼎立的局面。
世界职业围棋大赛: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大赛;
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
三星火灾杯世界职业围棋公开赛;
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
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赛。
2017年6月3日,国际围棋联盟全体代表大会在贵阳举行,会上通过了格鲁吉亚加入IGF的申请,国际围棋联盟会员已经达到77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