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大学文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河北大学文学院于2008年12月成立,由中文系、古籍整理研究所组成。中文系的前身是天津工商学院(1933~1948)的女子文学系,成立于1943年,主任刘斌,孙家玉任女部主任。1945年4月组建女子文学院,主任由天津工商学院院长刘乃仁兼任。1946年8月,女子文学院招生男女兼收,取消“女子”二字。另设西语系。女子文学系改为中国文学系。

1948年10月,天津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津沽大学(1948~1951)校董事会的请求,改津沽大学为公立,并以津沽大学原有之文学院为基础,创建师范学院。1952年,又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组建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6月,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5月,河北省委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迁入保定市(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由天津迁至保定;1968年2月,省会又迁至石家庄)。1986年,古籍整理研究所在天津马场道河北大学留守处成立,詹锳教授任第一任所长。

1980年,中文系添设新闻专业。1995年,新闻专业从中文系分离建立新闻学系。1995年,中文系被河北省政府审定为河北省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10月,由中文系、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人文学院。2008年12月,历史系从人文学院分离并与宋史研究中心组建成历史学院,人文学院随即更名为文学院。

文学院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崇尚科学研究,重视教学实践的风气,涌现出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顾随、詹锳、张弓、裴学海、李光壁、黄绮、雷石榆、魏际昌等著名学者,曾长期在此执教),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院领导

院 长 陈双新
党委书记 张朋钊
副书记、副院长 赵胜利
副院长 姜剑云、王强军
资料来源:

机构设置

院 长 陈双新
党委书记 张朋钊
副书记、副院长 赵胜利
副院长 姜剑云、王强军
资料来源:

院长简介

文学院 学院党委 党委办公室
学院团委
学院工会
学院行政 学院办公室
中文资料室
教学科研机构 中文系 古代文学教研室
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研室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文艺理论教研室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研室
写作文秘和大学语文教研室
古籍所

学科介绍

文学院 学院党委 党委办公室
学院团委
学院工会
学院行政 学院办公室
中文资料室
教学科研机构 中文系 古代文学教研室
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研室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文艺理论教研室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研室
写作文秘和大学语文教研室
古籍所

古典文献学

陈双新,男,1969年11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1991 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4年6月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6月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2002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出站。现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古文字、现代汉字、先秦礼乐文化。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河北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成立于 2004 年,它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整体力量较强。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教育、文化、出版部门,从事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从 2005 年开始招生。

古典文献学现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3 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传统,成果多,水平高。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在同行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1998 年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类课题 117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25 项,省部级课题 24 项,共获奖 63 项,其中国家和教育部奖 7 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共 781 篇(部)。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将其融于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北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计有中外文图书近 200 万册,其中古籍近 20 万册,各类善本近万册,中文期刊 760 余种,外文期刊 340 余种。人文学院资料室亦有藏书 40 万册,古籍 200 余种,年投入数十万元购进图书资料。丰富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古典文献,为本专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科建设

河北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成立于 2001 年,它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整体力量较强。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自 2001 年开始招生,目前两个班在读,情况良好。

对外汉语专业现有教师 10 人:教授 6 人,副教授 4 人,高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100%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6 名,占教师总数的 60%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3 人,占教师总数的 30% 。 90% 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比例为 100% 。 师资培养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年轻教师( 40 岁以下教师)全部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年轻教师均参加过省组织的外语、计算机考试且成绩合格。目前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基金项目 9 项,立项资金达 12.9 万元。 2001 年出版学术著作 8 部、发表学术论文 32 篇。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带头人突出、年龄优势较为明显的师资队伍。

2001 年,为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需要,投资更新了人文学院计算机室的计算机,现在能容纳 40 人同时上机、上网,学校和人文学院共同投资 4.6 万元购置专业用书 3000 多册,现拥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类图书 28.7 万册、专业期刊 23 种。 2001 年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和办学条件大为改观,能够保证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需要。

教学工作

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43年开始招生,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专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从事文学评论与写作、编辑、新闻、文秘和其他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以及高校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9人,博导10人,硕导21人。近年来,先后有31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和河北省科研课题的资助,有21篇论著获得国家优秀图书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中、外文图书193万余册。中文 期刊76种,外文期刊151种。人文学院资料室有普通专业书14.7万册,大型工具书0.3万册,音像图书130种,为学生阅览图书提供优越条件。

目前,中文系是河北省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现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文艺理论,写作,文秘,大学语文8个教研室,拥有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及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四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校级重点学科。中文系一直以严谨,勤奋,务实,创新的学风而闻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