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 Pī Má Cǎo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内服催吐,撑骨,祛窃。外用止血,止痛,通窍。治跌打损伤过重,研末,酒送服;鼻塞不通,神经性牙痛,研末吹鼻;外伤出血,研末外掺。
【用法用量】内服:生用不超过2分。
【注意】服药后不能再饮酒。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5~20厘米。
须根多,棕黄色,条状,上端稍大,留有众多毛刷状叶基。
叶基生,2回3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革质,上面白绿色,下面微带粉白色,叶缘有浅锯齿。
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萼短。蓇葖果近卵形,棕色,细小。
生于山野干燥地。分布于云南等地。
披麻草为百合科藜芦属(veratrum)植物大理藜芦veratrum taliense loes. f.蒙自藜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狭叶藜芦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 (maxim.)loes. f.的干燥根及根茎,是1996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品。别称小藜芦、藜芦、小棕包、人头发等。
大理藜芦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至中南部如大理、丽江、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区。生于海拔1375~2400m的山坡草地。四川西南部有分布。毛叶藜芦分布于云南中部至东北部,如昆明、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区。亦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生于海拔2600~4000m的山坡林下或湿生草丛中。狭叶藜芦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南部至中部,如丽江、迪庆、大理、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区。四川西部地区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草坡或林下。蒙自藜芦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南部、中部、西北部,如文山、红河、玉溪、昆明、曲靖、楚雄、大理、丽江、迪庆等地区。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200~3200m的林下或草地。
披麻草长期以来为云南特产中成药的原料和中药饮片配方中的藜芦入药。性寒,味苦、辛。能涌吐风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杀虫毒。用于中风瘫痪,喉不通畅,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创伤止血,疥癣,恶疮等症。藜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藜芦味辛寒。主盅毒咳逆,泻痢肠辟,头疡疥疮,去死肌。一名葱苒。”
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藜芦近道处处有,根下极似葱而多毛,用之止剔取根微炙之。唐朝·甄权《药性论》载:藜芦使有大毒。能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北宋·苏颂《图经本草》载:今陕西山南东西州郡皆有之。辽州(今山西昔阳县)、均州(今湖北均县)、解州(今山西解县)者尤佳。三月生苗,叶青,似初出粽心,又似车前。茎似葱白,青紫色,高五六寸,上有黑皮裹茎,似粽皮。其花肉红色,根似马肠根,长四五寸许,黄白色。二三月采根,阴干。此有二种:一种水藜芦,茎叶大同,只是生在近水溪涧石上,根须百余茎,不作中药用。今用者名葱白藜芦,根须甚少,只是三二十根,生高山者佳。均州土俗亦呼为鹿葱。……今萱草亦谓之鹿葱,其类全别,主疗亦不同耳。
据考证,古本草记载的藜芦主要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的根及根茎,但亦有它种。
藜芦属于有毒的药用植物,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中载:藜芦,有毒部位全株,以根部毒性较大。中毒症状:口胃发热疼痛,流口水,恶心,呕吐,疝痛,下痢,无力,出汗,意识丧失;严重时便血,脉率不整,震颤,痉挛,谵语,昏迷不醒,最后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民间内服葱煎水或用雄黄、葱头、猪油同浓茶冷服,也可解毒。
藜芦尚未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各地多就地取材,地产地销。因此,其主要植物来源除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及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的药材“披麻草”的4种植物外,还有同属植物黑紫藜芦V.japonicum Loes.f.、牯岭藜芦V.schindleri Loes.f.、兴安藜芦V.dahuricum(Turcz.)Loes.f.、毛穗藜芦V.maackii Regel.等,所使用的药用部位也不尽相同,多数地区药用根及根茎,但在陕西、山西、辽宁等地区以根及地上部分的全草入药。
品种鉴别1.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连同花序高约1M。根茎短而粗,同多层褐色棕皮状纤维包裹。须根多数长3~9cm,直径0.1~0.3(0.35)cm。基生叶长椭圆形、带状或狭长矩圆形,长约20~30cm,宽约5~6c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多少抱茎。包裹茎基部的叶鞘具纵脉与横脉,枯死后残留为多少带网眼的纤维网,其先端部分尤为明显。花黄绿色或绿白色,排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扩展,少分枝,花轴密被灰褐色微柔毛;侧生总状花序细长,稍曲折而下弯,其上的花梗长0.7~1.5cm,比小苞片长;花被片6,宿存。蒴果三角状卵形,长约1.5cm,3裂。种子多数淡黄棕色。
2.药材性状:根茎短粗,上端为残留的多层棕色膜质片状的叶鞘所包裹,有的多少具网状,有的披被毛发状的叶鞘纤维束。须根多数簇生于根茎周围,长6~20cm,粗约0.3cm;表面黄白色至灰褐色,具细密的横纹,下部多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类白色,粉性,中心具淡黄色的中柱。气微,味苦,微辛。
3.显微特征:根的横切面特征:表皮为1列排列稍整齐的细胞,外壁稍厚,木栓化。皮层宽广,其外侧或有腔隙,薄壁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针晶束及淀粉粒;内皮层明显,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中柱初生木质部8~14原型,韧皮部位于木质部弧角间,木质部导管多单一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粉末特征:粉末灰白色至灰棕色。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复粒由2~3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40~150cm.
4.理化鉴别(1)披麻草的横切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紫蓝色荧光。(2)取披麻草粉末0.3g,加氨试液0.5ml,润湿,加氯仿5ml,振摇,放置30min,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桔黄或桔红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硅钨酸试液1~2滴,生成白色沉淀。(3)分别取披麻草不同植物来源的生药样品粉末各2g,加甲醇20ml热回流提取,浓缩提取液,加稀酸溶解,滤过,用乙醇提取两次,弃去。酸液碱化后用氯仿提取,回收氯仿,残渣加1ml氯仿溶解,为供试品点样液。用对照药材按上法制成对照品点样液。
品质与规格商品质量:以身干、根粗、坚实、断面粉性者为佳,无泥土、杂质、虫蛀、霉变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