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专业课程有: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应用、航空与航天摄影、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微波遥感、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模式识别、遥感图像解译、环境保护与规划、数学规划与测量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海洋测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信息论、地图投影与变换。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物体几何与辐射特性、电磁波及其大气 传输、卫星轨道与遥感平台、传感器成像机理、影像获取与传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地理空间 信息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3]
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传感 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 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3]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具备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教学、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遥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与遥感信息工程集成理论和方法,并能组织和实施各类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要包括:掌握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遥感机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信息工程及应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相关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测绘工程等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能力。[4]
遥感原理与方法实习、微波遥感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数字图像处理实习、数字信号处理实习、电路信号与系统实习、遥感图像解译实习。
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1 | 武汉大学 | 7星级 | 湖北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星级 | 北京 |
3 | 长安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星级 | 江苏 |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星级 | 湖北 |
3 | 山东科技大学 | 4星级 | 山东 |
3 | 西南交通大学 | 4星级 | 四川 |
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4星级 | 四川 |
3 | 中南大学 | 4星级 | 湖南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星级 | 黑龙江 |
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12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3星级 | 辽宁 |
12 | 河南理工大学 | 3星级 | 河南 |
12 | 新疆大学 | 3星级 | 新疆 |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1 | 武汉大学 | 7星级 | 湖北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星级 | 北京 |
3 | 长安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星级 | 江苏 |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星级 | 湖北 |
3 | 山东科技大学 | 4星级 | 山东 |
3 | 西南交通大学 | 4星级 | 四川 |
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4星级 | 四川 |
3 | 中南大学 | 4星级 | 湖南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星级 | 黑龙江 |
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12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3星级 | 辽宁 |
12 | 河南理工大学 | 3星级 | 河南 |
12 | 新疆大学 | 3星级 |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