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九龙坡地属巴子国江州。
秦汉时期,区境始属巴郡江州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区境属垫江县;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年),撤垫江县、枳县置巴县,区境为巴县属地。
隋、唐至北宋末,为渝州所属巴县地。北宋末至南宋初,为恭州所属巴县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为重庆府所属巴县地。
元代、明清时期,区境仍隶属巴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重庆市第八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区境属于石桥铺直辖镇和巴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石桥铺直辖镇改为重庆市第十七区,辖石桥铺、歇台子、九龙铺和鹤皋岩4镇。
杨家坪步行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第八区和第十七区合并为重庆市第四区,九龙坡部分地方仍属巴县。1952年10月,重庆市调整区划,化龙桥、大坪、歇台子和石桥铺4个街道,石桥、歇台和黄泥3乡划归第三区;黄沙溪和遗爱祠2个街道划归第一区;陆续将巴县人和镇、建胜乡、屏都镇、南泉管理局、鱼洞镇、大窝乡划入第四区。1952年11月,九龙坡区全境属重庆市第四区。1953年2月,鱼洞镇、大窝乡和石板乡划还巴县。1955年10月,第四区定名为九龙坡区。1965年2月15日,划出九宫庙、新山村和跃进村3个街道建大渡口区。1995年3月,原巴县白市驿、含谷、走马、金凤、陶家、巴福、西彭、铜罐驿8个镇和石板乡,以及沙坪坝区石桥铺街道、石桥镇划入九龙坡区;九龙坡区所属李家沱街道、土桥街道、南泉镇、花溪镇划归巴南区;茄子溪街道、建胜镇、八桥镇,九龙镇大堰村第二、三、四村民小组划归大渡口区;续留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黄桷坪、中梁山5个街道以及九龙、华岩2个镇。1997年11月,撤石板乡建石板镇。1998年2月,九龙坡区委托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石桥铺街道、石桥镇。2001年7月,中梁山街道与华岩镇合署办公。2004年8月13日,撤石桥镇建渝州路街道。2010年8月1日,石桥铺、渝州路街道正式随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划归九龙坡区。
九龙坡区(3)截至2021年,九龙坡区下辖9个街道、10个镇。[10]
9个街道:杨家坪街道、黄桷坪街道、谢家湾街道、石坪桥街道、石桥铺街道、中梁山街道、渝州路街道、二郎街道、九龙街道。
10个镇:华岩镇、含谷镇、金凤镇、白市驿镇、走马镇、石板镇、巴福镇、陶家镇、西彭镇、铜罐驿镇。[10]
九龙坡区位于东经106°15′-106°35′、北纬29°15′-29°35′之间,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部,东邻渝中区,南接大渡口区,西连璧山区、江津区,北毗沙坪坝区,幅员面积431.86k㎡。
九龙坡区位于观音峡背斜南延段,其中以中梁山背斜为代表,属新华夏系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褶皱群,褶皱群的主体——华蓥山复式背斜经三汇坝向南后即分为呈帚状散开的观音峡、温塘峡、沥鼻峡三个背斜和其间的宽阔向斜。区内断层主要发育于中梁山背斜区域,不同序次和不同等级的断层极发育。
缙云山、中梁山将九龙坡区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中梁山以东以浅丘为主,一般海拔250——450m,多为海拔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中梁山以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180——400m,多为浅丘平坝。
气候九龙坡区地处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少,无霜期长。春早多倒春寒,夏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雾。常年平均气温16℃~18℃,全年无霜期340天左右。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九龙坡区常住人口为108.44万人,以汉族为主。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52.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7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4.03%,比上年末提高0.49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户数42.0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79万户。户籍总人口99.46万人,增加1.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51万人,增加1.67万人;男性人口48.59万人,增加0.72万人。全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16万人。
2021年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50%,死亡率为6.33%,人口自然增长率-0.83%,比上年下降0.87个千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7。[4]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李春奎[11] |
区委副书记 | 李顺、罗林泉[11] |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李春奎[11] |
区委副书记 | 李顺、罗林泉[11]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李顺[12][13] |
副区长 | 赵文明、龙庆、代江、何渡、廖英、邢雅翕、何小军[14]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李顺[12][13] |
副区长 | 赵文明、龙庆、代江、何渡、廖英、邢雅翕、何小军[14]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郑和平[15] |
副主任 | 范国明、谢嘉、刘建、廖万灵、裴健[14]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郑和平[15] |
副主任 | 范国明、谢嘉、刘建、廖万灵、裴健[14]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宋泓 |
副主席 | 何新跃、郭晏麟、杨仁清、周韬、徐金威、漆卫东、范娟、程涛 |
秘书长 | 邹宏[16]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宋泓 |
副主席 | 何新跃、郭晏麟、杨仁清、周韬、徐金威、漆卫东、范娟、程涛 |
秘书长 | 邹宏[16] |
九龙坡区(3)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645元,比上年增长8.4%。
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51亿元,下降2.7%;第二产业增加值623.6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27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35.9:63.7.
2021年,一、二、三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0.1%、28.4%、71.7%。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看,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6、6.6个百分点。
202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020.99亿元,增长10.2%,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8.8%。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7.4%。全年数字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1.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0%。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6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22.50万户。[4]
华岩寺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930公顷,比上年下降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03公顷,下降8.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228公顷,下降5.0%。在经济作物中,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3427公顷,下降5.9%。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1450吨,比上年下降8.1%。蔬菜产量68345吨,下降3.4%。肉类总产量1570吨,增长18.6%。[4]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分主要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10.1%,摩托车制造业增长16.6%,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2.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6%,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业增长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3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59个。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全区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4]
九龙坡区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9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9%。按限额以上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22.3%,餐饮收入额增长17.8%。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2%,金银珠宝类商品增长15.0%,日用品类商品增长110.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长1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增长25.0%,汽车类商品增长11.6%,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长23.1%。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8.5%,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34.9%,民间投资增长5.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0%。分主要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9.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
2021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比上年增长2.4%,办公楼投资增长39.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2.0%。
2021年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21.0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1户。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8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出口160.05亿元,增长26.2%;进口25.24亿元,增长61.3%。全区共有服务外包企业90家,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
2021年全年新增外资企业42家,比上年增长90.9%,累计达到547家。合同外资额1.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9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8%。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6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37.66亿元,增长1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56亿元,下降7.4%.
2021年全区共有银行支行51家,银行网点数195个,年末从业人员0.28万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37.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51.75亿元,增长10.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2021年全区共有保险支公司1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9.41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32亿元,增长3.2%;人身保险收入5.09亿元,下降1.4%。赔付各类保险金3.71亿元,增长15.5%。[4]
陈家坪立交九龙坡区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水陆联运港——九龙坡港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重庆西站(货运)。长江鹅公岩、李家沱大桥连接两岸,成渝、川黔、襄渝铁路出境通关,2号轻轨线穿境而过,成渝、内环、绕城高速公路串线成网,华福大道横贯东西,白彭公路纵贯南北,构建了九龙坡区综合交通网络。
2021年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570万人,比上年下降17.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32922万人公里,下降11.2%。公路货物运输量6196万吨,增长28.8%;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57764万吨公里,增长18.0%。
2021年末全区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31.7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8.12万辆,增长5.6%。全年新注册机动车3.64万辆,比上年增长5.9%。其中,新注册汽车2.93万辆,增长8.2%。[4]
九龙坡区
截至2012年底,九龙坡区公路里程达869.933公里,境内主要公路有白彭公路、华福公路等;跨江大桥有长江李家沱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等。
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成渝(渝蓉)铁路三条干线铁路经过九龙坡区,境内有重庆南站、重庆西站两大客货运车站。
港口九龙坡区境内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货运水陆联运码头—九龙坡港。
(以上数据,截至2012年底)
2021年全区共有邮政营业网点26个。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26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0.19万件,包件业务1.19万件,快递业务579.1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147.60万元。[4]
九龙坡区(3)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1万人,比上年增长14.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90万人,增长4.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0.35万人。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4元,比上年增长8.9%。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17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4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9,比上年缩小0.03。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742元,比上年增长1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80元,增长13.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860元,增长12.4%。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6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8.38万人,比上年下降7.7%。年末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20户7412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620元/月人提高至636元/月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645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1户1399人,比上年末减少37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96元/月人提高至515元/月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035万元。
2021年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含敬老院)36个,床位数3925张。农村集中、分散特困供养人数478人。区救助管理站全年救助316人次。民政部门救助临时困难群众1192人,发放困难救助金486万元。重大节日慰问困难群众3.18万人次发放慰问金497万元。全区福彩电脑投注站390个,销售福利彩票2.31亿元,比上年下降3.3%。[4]
九龙坡区学校主要有重庆警察学院、重庆外国语学校、育才中学、杨家坪中学等。
九龙坡区(西彭园区)
截至2021年年末,市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8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型研发机构14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6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0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865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215项,成交金额34.40亿元。
2021年全年获得授权专利6461件,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9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4.35件。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2个,注册商标61133个。
2021年全区学校418所(含幼儿园,不含高等学校,下同),专任教师1.56万人。全年招生6.03万人,在校学生23.37万人,毕业生5.70万人。[4]
春开华岩湖
2021年全区共有登记备案博物馆8个,文化馆(中心)1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公共图书总藏量91.22万册。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全年送演出进基层142场次,播放惠民电影2208场次,受惠群众达22.46万人次。全年获得市级以上文化赛事奖项72个,全年荣获“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荣誉4项、获“首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市级荣誉33项。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14.09亿元,较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6%。年末全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4个。
2021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6个,其中,医院58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39个,门诊部37个,村卫生室34个。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407张,其中,医院床位8522张,乡镇卫生院床位181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72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278人,注册护师(护士)5698人。
2021年全年新增等级运动员144人,新增等级裁判员88人。全年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15枚,省市级金牌211枚。全区共有标准体育场2个,体育馆3个,游泳池(馆)54个(含非标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6平方米。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294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金额3.12亿元,比上年增长53.7%。[4]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和好于II级以上天数308天,占全年比例84.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2.7分贝,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5.2分贝,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202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40.0%,与上年持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0平方米,增长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21%,提高0.8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27起,死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1798万元。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0起,死亡10人;企业事故17起,死亡17人,经济损失1798万元。[4]
巴国城截至2013年底,九龙坡区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华岩龙门阵景区、贝迪颐园、海兰云天、动物园、巴国城、上邦高尔夫),国家3A级景区3个(天赐、天醉园、白市驿森林公园),1A级景区1个(三多桥白鹭保护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周君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天醉园),市“五方十泉”项目2个(贝迪、天赐),市“太阳工程”项目3个(周君记、龙门阵、上邦高尔夫),市“十大名镇”项目1个(白市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