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2012奥运火炬的重量为800g,整个火炬长80厘米。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重了100g,但高度上增加了12厘米,由于选择材质和中空的关系,它比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轻185克,高8厘米。就火炬的身高而言,这样的重量已经可以排在奥运史最轻的火炬的前列。
伦敦奥组委公布金色火炬
伦敦奥运火炬上镂刻有8000个圆环,包涵着向8000名火炬手的人生成就致敬的寓意。在火炬设计上还融入了火炬手的符号,这在奥运史上也是第一次,将人的因素加入到火炬中,也充分表明了伦敦奥运会的创新性。
伦敦奥运会的火炬顶部是三角形的设计,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柄三角形的火炬,全身均为金色。设计师称三角形象征了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同时,非圆形的火炬手感更好,也更容易被火炬手握住。[1]
2010年,伦敦奥组委与英国设计委员会联手,向诸多设计公司及制造商发出邀请,为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招募火炬设计制造团队。巴伯和奥斯戈比领衔的工作室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肩负起设计火炬的重任。
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色火炬(3)火炬的设计者是来自伦敦本地的Jay osgerby 和Edward barber。巴伯和奥斯戈比两人均毕业于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1996年成立了他们的设计工作室。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都收藏有他们的作品。[2]
从昔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同窗到合作伙伴,今年一起踏入39岁的Edward Barber(高个子,说话严谨而条理分明)与Jay Osgerby(矮个子,敢言,往往说话一针见血),十多年后的今天,共同建立了一个具影响力的设计公司Barber Osgerby,为殿堂级品牌如Flos、Cappellini、Magis、Classcion及Established & Sons和可口可乐公司设计家具,还间歇性地与建筑公司Universal Design Studio,创作了H&M、Paul Smith以及Stella McCartney的部分时装店室内设计。
设计者Jay osgerby、edward barber
Barber和Osgerby也许长年的耳濡目染,两位男士彼此气质相近,均谈吐谦逊却坚定,一如他们的作品,高技术含量但毫不卖弄,造型创新但细节渗透着慧黠。无论是每小时6万个高生产量的可乐瓶,还是高度手工制作的限量品,在二人眼中,技术与材料同样不能失之交臂。在金钱与虚荣的迷魂阵中,只有一种信念,是二人仍然深信不疑的,便是——“做设计才是正经事”。[3]
承担伦敦奥运火炬制造的厂商The Premier Group是一家金属成型工艺公司,位于英国汽车工业历史名城考文垂(Coventry)。著名的捷豹(Jaguar)汽车就诞生于这里。
伦敦奥运会火炬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0日下午,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奥运会发源地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4]。
此前,历史上只有两次火种没有直接采集成功的情况,分别为1998年长野冬奥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4]。
圣火采集成功后,最高女祭司将圣火交给首位火炬手、希腊游泳游泳员吉安尼奥蒂斯,他将把火炬传递给英国19岁的拳击小将卢库斯[4]。
此后,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在希腊境内进行了8天传递,其中包括首都雅典,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以及冬季运动盛行的约阿尼纳等地,全程3000公里,共有500名火炬手进行了火炬传递[5]。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8日晚上19时30分许,运送圣火的专机抵达英国康沃尔郡的空军基地。21时许,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女儿安妮公主、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勋爵和足球巨星大卫·贝克汉姆手持奥运圣火火种灯在机舱门口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欢迎仪式后,贝克汉姆用圣火点燃火炬,英国帆船运动员本·安斯利作为接力第一棒,接过火炬,开启传递征程[6]。
在接下来的70天时间里,奥运火炬在主办国英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邻国爱尔兰等地进行传递[6],途径5个主要城市,行程12800公里,共有8000名火炬手和5000名护跑手参与火炬传递[6]。最终于2012年7月27日抵达英格兰伦敦,在奥运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7]。
日期 | 城市 | 所在地区 |
2012.5.19 | 兰兹角 | 英格兰 |
2012.5.20 | 普利茅斯 | |
2012.5.21 | 埃克塞特 | |
2012.5.22 | 汤顿 | |
2012.5.23 | 布里斯托尔 | |
2012.5.24 | 格洛斯特 | |
2012.5.25 | 伍斯特 | |
2012.5.26 | 加的夫 | 威尔士 |
2012.5.27 | 斯旺西 | |
2012.5.28 | 阿伯里斯特威斯 | |
2012.5.29 | 博马里斯 | |
2012.5.30 | 切斯特 | 英格兰 |
2012.5.31 |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 |
2012.6.1 | 博尔顿 | |
2012.6.2 | 道格拉斯 | 马恩岛 |
2012.6.3 | 贝尔法斯特 | 北爱尔兰 |
2012.6.4 | 科尔雷恩 | |
2012.6.5 | 伦敦德里 | |
2012.6.6 | 都柏林 | 爱尔兰 |
2012.6.7 | 纽卡斯尔 | 北爱尔兰 |
2012.6.8 | 斯特兰拉尔 | 苏格兰 |
2012.6.9 | 格拉斯哥 | |
2012.6.10 | 柯克沃尔 | |
2012.6.11 | 斯托诺韦 | |
2012.6.12 | 阿伯丁 | |
2012.6.13 | 圣安德鲁斯 | |
2012.6.14 | 爱丁堡 | |
2012.6.15 | 阿尼克 | 英格兰 |
2012.6.16 | 盖茨黑德 | |
2012.6.17 | 达勒姆 | |
2012.6.18 | 米德尔斯伯勒 | |
2012.6.19 | 赫尔 | |
2012.6.20 | 约克 | |
2012.6.21 | 邓弗里斯 |
[7]
日期 | 城市 | 所在地区 |
2012.5.19 | 兰兹角 | 英格兰 |
2012.5.20 | 普利茅斯 | |
2012.5.21 | 埃克塞特 | |
2012.5.22 | 汤顿 | |
2012.5.23 | 布里斯托尔 | |
2012.5.24 | 格洛斯特 | |
2012.5.25 | 伍斯特 | |
2012.5.26 | 加的夫 | 威尔士 |
2012.5.27 | 斯旺西 | |
2012.5.28 | 阿伯里斯特威斯 | |
2012.5.29 | 博马里斯 | |
2012.5.30 | 切斯特 | 英格兰 |
2012.5.31 |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 |
2012.6.1 | 博尔顿 | |
2012.6.2 | 道格拉斯 | 马恩岛 |
2012.6.3 | 贝尔法斯特 | 北爱尔兰 |
2012.6.4 | 科尔雷恩 | |
2012.6.5 | 伦敦德里 | |
2012.6.6 | 都柏林 | 爱尔兰 |
2012.6.7 | 纽卡斯尔 | 北爱尔兰 |
2012.6.8 | 斯特兰拉尔 | 苏格兰 |
2012.6.9 | 格拉斯哥 | |
2012.6.10 | 柯克沃尔 | |
2012.6.11 | 斯托诺韦 | |
2012.6.12 | 阿伯丁 | |
2012.6.13 | 圣安德鲁斯 | |
2012.6.14 | 爱丁堡 | |
2012.6.15 | 阿尼克 | 英格兰 |
2012.6.16 | 盖茨黑德 | |
2012.6.17 | 达勒姆 | |
2012.6.18 | 米德尔斯伯勒 | |
2012.6.19 | 赫尔 | |
2012.6.20 | 约克 | |
2012.6.21 | 邓弗里斯 |
2012年5月21日,也就是伦敦奥运火炬传递 的第三天,在从埃克塞特到汤顿的传递中火炬在火炬手大卫·福莱特传递时熄灭,而伴随着火炬传递的工作人员立即再次用圣火点燃了火炬。伦敦奥组委表示这次火炬熄灭是由于燃烧器失灵,而在其它强风或恶劣风雪天气等罕见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火炬熄灭的现象。
有专业人士表示这种为奥运而专门设计的火炬一般不大可能熄灭,此前伦敦奥运会火炬也曾在德国的实验室中通过了各种模拟气候测试,包括在时速80公里的强风及高温、暴雨、甚至冰雹等各种恶劣天气情况下火炬都没有熄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