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目录导航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1]

核心知识领域: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 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双语)(8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 电工电子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80学时)、泵与压缩机(64学时)、城市燃气输配 (40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气储存与装卸(40学时)、油气集输(双语)(40学 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储罐与管道强度(32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储运工 程制图课程设计(3周)。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9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电工电 子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48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48学 时)、泵与压缩机(48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传热学(56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32 学时)、油气集输(48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80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工程流 体力学(64学时)、工程制图(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基础(48学时)、传 热学(48学时)、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64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64学时)、油库设计与管 理(64学时)、储运工程最优化基础(32学时)、计算机绘图( AutoCAD)(32学时)、泵与压缩机 (32学时)。[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及国际视野,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

设置背景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创造与创新的新世纪人才。

知识技能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3)1.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

2.掌握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矿场油气集输、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燃气输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矿场油气集输系统、长距离油气管道、油气储存与装卸系统、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有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6.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语文献,并具有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工程计算软件进行油气储运工程工艺计算;

8.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9.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0.了解与油气储运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干学科

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

实践教学

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专业实验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仿真实验

知识领域

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双语)(8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电工电子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80学时)、泵与压缩机(64学时)、城市燃气输配(40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气储存与装卸(40学时)、油气集输(双语)(40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储罐与管道强度(32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储运工程制图课程设计(3周)。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9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48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48学时)、泵与压缩机(48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传热学(56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32学时)、油气集输(48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80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制图(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基础(48学时)、传热学(48学时)、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64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64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64学时)、储运工程最优化基础(32学时)、计算机绘图(AutocAD)(32学时)、泵与压缩机(32学时)。

相近专业

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城市燃气工程

开设院校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天津中国民航大学

山西 山西能源学院[3]太原科技大学

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

吉林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常州大学

浙江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工程学院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

湖北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广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北部湾大学

重庆重庆科技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石油大学、榆林学院

甘肃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

院校排名

2014-2015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排名[4]

排名 院校名称 水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东北石油大学 5★ 26
2 西南石油大学 4★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 长江大学
5 华东理工大学
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3★
7 西安石油大学
8 中国民航大学
9 常州大学
10 沈阳化工大学
11 哈尔滨商业大学
12 太原科技大学
13 浙江海洋大学

2016中国校友会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排名[5]

排名 院校名称 星级及办学层次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中国顶尖专业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 5★中国一流专业
4 西南石油大学 4★中国高水平专业
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3★中国知名专业
7 浙江海洋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常州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榆林学院 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发展前景

排名 院校名称 水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东北石油大学 5★ 26
2 西南石油大学 4★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 长江大学
5 华东理工大学
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3★
7 西安石油大学
8 中国民航大学
9 常州大学
10 沈阳化工大学
11 哈尔滨商业大学
12 太原科技大学
13 浙江海洋大学

词条图册

排名 院校名称 星级及办学层次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中国顶尖专业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 5★中国一流专业
4 西南石油大学 4★中国高水平专业
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3★中国知名专业
7 浙江海洋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常州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榆林学院 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