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多发群体 新生儿
主要症状 黄疸
西医名称 母乳性黄疸
目录导航

形成病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原因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水解结合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通过活跃的肠肝循环形成。由于母乳中含有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增多,从而抑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后者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键,使结合胆红素又转化为非结合胆红素而易在小肠被重吸收,从而增加了肠--肝循环,结果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症状表现

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为: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此间,哺乳、呼吸、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可黄也可淡白。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微摩尔/升,有的可以高达513微摩尔/升。

相关症状

母乳性黄疸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母乳性黄疸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母乳性黄疸症状二:肝、脾不大。  

母乳性黄疸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母乳性黄疸症状四: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检查方法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也可>342μ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诊断方法

1.病史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

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光疗

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相关类别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预防方法

 母亲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母亲也需继续注意饮食健康,密切观察婴儿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预后事项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一 )预防 :(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食品或饮料等。 (2)慎重服用中药人参类制剂及食品

(二 )治疗 :(1)停止喂哺母乳 2- 3天,用配方奶代替。假如胆红素在停乳后下降 50%,即可确诊,若 2- 3天后再次哺乳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上升至 1- 3mg/dl,但不会再达到上述高水平。(2)少量多次喂母乳可使黄疸减轻。(3)服用维生素C及B1、B6,保护肝脏。(4)维生素B12注射液 0. 1- 0. 2毫升,在足三里穴注射,隔日1次连用 2- 3次即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