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滋 高滋,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从事沸石分子筛、固体超强酸、介孔分子筛、层状磷酸盐、吸附分离与催化等方面基础应用研究,积极投入“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建设,推动了中国分子筛学科和石油化工的发展。她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为中国化学学科发展、化学人才培养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高滋姓名: 高滋
任教专业: 理学-化学类
在职情况: 在
性别: 女
所在院系: 化学系
籍贯:浙江杭州人
复旦大学
1933年8月21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0-1952年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学生。
1952-1953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
1954-1956年 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教师。
1956-1979年 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79-1981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访问学者。
1982-1985年 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
1985-1986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访问学者。
1986年至今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2000年 美国康州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
译作
高滋,祖籍浙江杭州,1933年8月21日出生于上海,父亲为大学化学教员。她自幼酷爱科学,学习勤奋。1944年进入上海圣玛利亚 女子中学,195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转到复旦大学化学系求学。1953年毕业,选送至北京大学俄语培训班,学习结束后回复旦任教,并在顾翼东教授指导下,从事稀有元素化学研究工作。
1954年高教部委托北大化学系首次举办进修教师学习班,高滋又被选送到北大学习,并在张青莲教授的指导下参加稳定同位素的研究。1956年,回到复旦。
1958年应当时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滋负责筹建了复旦化学系82新专业,为国家培养国防建设急需人才,并且承担了一批重要的国防科研任务。1959年她还带领年轻师生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参加了高能燃料研制等工作。1959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称号。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设首批大型石油化工厂,在石油部和上海市的组织下,高滋参加了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厂的部分筹建工作。在调研中她发现国内许多化工厂所用催化剂多依赖进口,深深地认识到石化装置催化剂国产化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回校后,高滋于1973年负责筹建了催化专业,并承担了石油部重点项目国产丝光沸石和甲苯歧化催化剂的研制工作。
经过六年多的奋战,高滋等用廉价的国产原料和简单可行的工艺,首先研制成功了以人工合成丝光沸石为主要活性组分的DF 甲苯歧化催化剂。在小试和中试阶段进行的1000小时甲苯歧化反应试验中,该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达到甚至超过了从日本引进的T-81催化剂的水平。1978年,在湖南长岭炼油厂工业生产装置上放大生产DF催化剂9吨,试车一次成功,产品合格率100%。放大生产的DF催化剂在该厂自行设计并制造的国内第一套3万吨/年甲苯歧化生产装置中连续运转1012小时,操作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引进装置开车水平。1979年DF甲苯歧化催化剂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该成果获1980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1年国家发明四等奖。在研制甲苯歧化催化剂的过程中,高滋领导的催化实验室还建立并推广了多种沸石催化剂测试技术,如红外光谱测定八面沸石和丝光沸石骨架硅铝比、XRD测定沸石结晶度和晶胞参数、非水溶剂法测定沸石催化剂的积碳量、NH3-TPD法测沸石表面酸性等,在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90年代初,高滋参加了唐有祺教授领导的“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国家攀登计划,即根据特定功能,利用已掌握的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子设计和合成的方法。比如,沸石上的吸附和催化过程都是在沸石内部孔道中进行的,为了提高沸石在这些过程中的择形选择分子识别能力,高滋曾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来精细调变沸石孔径。CVD法效果显著,但操作和装置复杂,难以在工业上大规模推广。日本专利曾提到用硅酯溶液可以调变NaY沸石孔径,但缺乏详细数据。高滋摸索了不同沉积剂在不同沸石上的化学液相沉积(CLD),并从沸石与沉积剂反应机理出发,发明了用价格低廉和沉积效果好的卤化物代替硅酯进行化学液相沉积的新方法。由于卤化物的沉积反应活性比硅酯高,用卤化物化学液相沉积处理的HZSM-5沸石对各种二取代苯对间异构体混合物具有优异的择形选择分离性能,孔径调变精度已达到小于0.05纳米,沉积剂用量可减少一半。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1997年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一等奖。
高滋是一位教学和科研双肩挑的教师。她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一直受到学生的敬仰与好评。在科研中,她思路敏捷,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实验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她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复旦的催化学科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国家教委物理化学重点学科、世界银行贷款物理化学专业实验室和211工程表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催化专业人才。
高滋一直热心于学术交流。1979年,她作为首批赴英访问学者之一,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分子筛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她在L.V.C.Rees教授的指导下,就Moessbauer谱研究沸石结构课题进行了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在Zeolites上发表论文5篇;后来,还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和康州大学合作研究,并应邀赴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
高滋和其他学者合译化学著作6部,分别为:《化学动力学》、《多相催化》、《多相催化动力学》、《负载络合物催化作用》、《催化剂设计——进展与展望、催化研究中的实验方法(第三卷)》;同其他学者合著专著或科普著作4部,分别为:《自然科学基础手册》、《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A China Perspective》、《逆向而行——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沸石分子筛催化与吸附分离》。至今获中国发明专利2项,公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高滋曾任国际沸石杂志《ZEOLITES》中国编委、《复旦学报》和《化学世界》的编委;现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催化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副主编以及《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刊物的编委。从80年代后期至今,她连续担任了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先后担任了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学科组成员、分子动态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国家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都很活跃。
高滋于1980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1年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一等奖,还在1983年和1997年两度荣膺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她被复旦大学聘为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经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并于1998年9月光荣地当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合译有《化学动力学》、《多相催化》、《负载络合物的催化作用》、《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