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火炬

目录导航

内容概要

潮流火炬是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火炬拥有世界上领先的低氮燃烧、仿真技术、智能控制、防熄火保护等行业高端技术。为了体现亚运会绿色环保的主题,潮流还采用了低碳环保、纯度达90%以上的商品丙烷作为燃料,该燃料无色无味,燃烧后所生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既达到了亚组委要求的火焰高度、饱满度和飘逸感,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安全。[1]

简介

继四年前牵手北京奥运火炬后,享有“火炬王”之称的中山华帝股份公司再次成为广州亚运会火炬制造商,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即将按时全部交付亚组委使用。

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其外壳设计借鉴了广州牙雕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由44朵各不相同的镂空花纹装饰,彰显出动感与激情。“这样精致繁细的工艺同时也为火炬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如此,华帝仍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设计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炬芯。”华帝燃具股份总裁黄启均对记者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亚运会环保的主题,“潮流”采用了低碳环保的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不但能够达到亚组委要求的火焰高度、饱满度和飘逸感,其燃烧后所生成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安全。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这样的颜色便于识别和适应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的需要。

特点

“潮流”火炬融合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火炬整体造型挺拔中见灵动。火炬方案整体风格与本届亚运会徽、运动图标高度统一。

镂空部分吸收了广州牙雕剔透玲珑的艺术特点,其形如升腾、飘逸的火焰,彰显动感与激情。

实体部分则似生生不息的流水,寓意兼容并蓄、变化常新的岭南文化精神。

里外双层结构丰富了造型层次,增添了神秘和庄严;外部采用广州市花木棉的独特红色,体现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内部采用稻穗的金黄色,象征主办城市“穗城”。

螺旋发散状出火口象征亚运精神的传播。

特色

火炬形象是一届亚运会的重要标志,也集中体现了办会理念及主办城市特点。亚组委为此进行了一年多的设计准备。亚组委邀请的4家设计团队最初选送了数十套设计方案提交评审,亚组委从中选出“潮流”和“进取”两种火炬形象作为候选作品。

为让更多的群众关注和参与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评选自己喜欢的火炬形象,亚组委去年9月将候选火炬造型“潮流”和“进取”放在网上,接受全民票选。在媒体发布票选火炬消息的第一天,亚运官网当天的点击率即达30万人次,创下了亚运官方网站的日点击率纪录。截至活动结束当日,逾60万人次点击票选网页,超过12万人参与投票。经过24天的PK,“潮流”和“进取”两款火炬终于分出高下。据统计,在参与投票的126000多人中,支持“潮流”的超过90000人,超过总票数的70%。

亚组委把投票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结合专家评审意见,最终甄选出了本届亚运会火炬形象“潮流”。同时根据网民的修改意见,对火炬作了适当的调整,让“潮流”火炬造型更加精巧灵动,内涵更加丰富。

“潮流”火炬采用具有广州民间特色的象牙雕镂空工艺,以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交相凝聚为理念,既折射出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定位,又寄托了对广东继续引领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期望。

设计说明

广州亚运会火炬灵感来自于人类文明的最初记忆——火与水。火促进了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开启文明进程;蜿蜒的珠江和蓝色的海洋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共同凝铸成圣火的载体。

“潮流”火炬借鉴了广州牙雕剔透玲珑的特点,结构上分为里外两层。外层主体色为木棉红到中国红的过渡,既体现广府风情,又反映国家形象;镂空装饰既可理解成升腾、飘逸的火焰,与本届亚运“五羊圣火”会徽、“火人”运动图标高度统一,又似生生不息的珠江水,寓意兼容并蓄、变化常新的岭南文化精神。内部采用稻穗的金黄色,象征主办城市“穗城”,期待广州亚运留给亚洲人民丰富的精神财富。螺旋发散状的出火口,象征太阳圣火与亚运精神的传播。

“潮流”一词来自百姓。“潮”是发端于粤港、流行于全国的年轻人的语言;涨潮在民间有“发财、兴旺发达”之意,涨潮时分通常被视作举行各种仪式和重大活动最为有利的时机。

“潮流”火炬既折射出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定位——从“海上丝路”的起点、到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又寄托了对于广东继续引领科学发展时代潮流、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殷切期望。

背后的故事

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中山站传递活动2010年10月13日就要举行。市民在关心火炬传递的同时,也对"潮流"火炬这支在中山制造的火炬是怎样"炼成"的充满兴趣。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易洪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揭秘了广州亚运火炬背后的故事。

五大部分缔造“潮流”

人们常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都是一支完整的火炬,而火炬分解后,又将是什么样子呢,这些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在易洪斌的办公室,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潮流”火炬分解的全过程。

易洪斌一边分解“潮流”火炬,一边向记者介绍说,由华帝承制的第16届亚运会火炬长 720mm, 头部最大尺寸72.8mm,其结构主要包括外部壳体、头饰件、内部燃烧系统、燃料控制阀和燃料瓶等部件,火炬所用的材料都是既环保又利于保存收藏的。“潮流”采用丙烷作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更加环保安全。火炬的火焰高度一般为30-35cm,单个火炬的燃烧时间可达10分钟。

据易洪斌介绍,“潮流”火炬的加工工艺方面也有很大突破,在外壳成型、表面处理等方面采用了很多特殊的工艺方法,比如潮流纹的雕刻工艺等。

“潮流”无惧风和雨

易洪斌告诉记者,较之华帝以往制造的火炬,“潮流”身上添加了华帝近两年研发的众多创新科技,使其在燃烧器、阀、燃气瓶开关的结构制造上都技高一筹。

连日来我市多阴雨天气,市气象台预测,该市局部有短时阵雨。那么,遇上这样的天气“潮流”火炬燃烧效果如何?易洪斌笑着说这完全不用担心,“‘潮流’火炬的燃烧性能十分优异,它能适应几乎各种极端恶劣天气。可以说,潮流火炬的性能又有了质的提升。”据他介绍,“潮流”只用了一个燃烧器,燃烧更加稳定。另外,遇阴雨天气,“潮流”火炬会采用先进的“冷态点燃”技术,在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雨天下也不会熄灭,“抗雨量能达到亚组委规定的8倍,抗风量达到了11级大风。

据易洪斌说,底气是来自于无数次的努力和测试,“除了没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测试外,我们先后做了大风、车载、淋浴、倒灌风等一系列的测试。”

[2]

华帝与火炬有着不解之缘。2001年,华帝开始了火炬设计制造,从此,屡屡与运动盛会结缘,开启了华帝的火炬历程。

凭着与运动会一样的拼搏精神,从九运会、十运会再到北京奥运会,华帝传递着运动之火,成功制造了三届全国运动会、一届奥运会的火炬。2009年,华帝火炬制造走出国门,制造了青奥会的火炬。广州亚运会,华帝再次与火炬“亲密接触”。

“这些火炬都各有各的特点,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易洪斌参加了这些火炬的制造过程,所以这些火炬在他的眼里就好像自己的小孩一样,他都很喜欢。“硬是要挑自己特别喜欢的话,就是九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易洪斌说,火炬制造的精良程度、工艺精湛程度越来越高,越是往后制造的火炬就越好,“因此我们也在不断突破,对火炬各方面进行突破。”

据透露,2012年伦敦奥组委给华帝发来了一份调查函,了解华帝制造火炬的情况。华帝已经回复,并详细介绍了他们制造过哪些火炬,并且有什么样的技术保障。目前,华帝已将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研发与制造提上了工作日程。

媲美祥云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创造的0.4%低熄灭率纪录令人记忆犹新,而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将挑战“零熄灭率”的神话。

据介绍,“潮流”火炬在燃烧器、阀、燃气瓶开关的结构制造上都较“祥云”有所改进,技术上“更胜一筹”。

即将开始承载亚运圣火传递的“潮流”火炬以广州市花木棉花红为主体色,内壳是稻穗的金黄色,外壳设计借鉴了广州牙雕剔透玲珑的艺术特点,由44朵各不相同的镂空花纹装饰,形如升腾、飘逸的火焰,实体部分则似生生不息的流水。

“潮流”只采用了一个燃烧器,燃烧更加稳定,抗雨量能达到亚组委规定的8倍,抗风量达到了11级大风,同时单燃烧器也精简了结构,火炬更加轻盈;同时“潮流”还延续了“祥云”的导热管、“呼吸孔”等的设计,二者在内部设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

引领潮流流行发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