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设置

学校高度重视软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起点起步、高水平建设”的指导方针,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专业教师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专业教研室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5人,已形成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学科学术队伍。

软件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方向)专业3个本科专业,有本科、专科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设有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系;设有软件工程实验室、嵌入式软件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华为-3Com网络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等。软件学院教师曾参与完成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50余项,其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奖励7项,市级奖励8项。

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关爱学生、关心教师、关注发展”是软件学院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方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历史沿革

一、2002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件学院,成为省属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二、2002年9月,软件学院正式招生,开始了葫芦岛,阜新两地办学的发展历程。

三、2004年6月,软件学院与华为—3com公司携手成立辽宁省第一家华为—3com网络学院。

四、2004年9月,软件学院800余名师生入住葫芦岛新校区。

五、2005年5月,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

六、2005年5月,成立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

七、2006年5月,软件学院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

八、2006年5月,成立软件学院网络工程系。

九、2006年5月,软件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已达27家。

十、2006年9月,软件学院学生总数超过1400人。

十一、2012年9月,软件学院在太阳石广场举办十年院庆庆典,校长潘一山倾情献唱。

目标定位

在辽宁省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性学院,在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输送软件本科生的同时,在已有的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信息安全工程专业,加大与华为、中兴、思科等知名网络企业的合作,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工程人才、网络工程人才服务。

培养定位

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专升本教育为辅助。

师资队伍

根据学院本科教学的需求和学院教师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软件学院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提高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软件学院人才培养需要的重要保证。

①切实执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选拔骨干教师进修、鼓励青年教师攻读计算机、通信专业博士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②根据学院专业的发展需求,积极配合学校的人才引进工程,在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开发等专业方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③实施新进教师的“听课试讲制度”。

④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聘请国内著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教授 刘万军 副教授 张海涛 崔丽群
王永贵 肖振久 郭伟
邱云飞 陈虹 齐向明
李义杰 史庆伟 任自然

专业建设

教授 刘万军 副教授 张海涛 崔丽群
王永贵 肖振久 郭伟
邱云飞 陈虹 齐向明
李义杰 史庆伟 任自然

实验中心

为了不断提高软件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拓宽专业范围,努力形成学科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信息类学科群。

①加大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力度,把两个专业办大、办强,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②积极申报信息安全工程专业;

③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每年增设5-10个实习基地;

④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使其达到学院教学的要求;

⑤力争把华为-3COM网络学院办大、办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层次。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01年经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全国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辽宁省相继成立了7所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就是其中的1所。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5年1月份获教育部批准,2005年9月正式本科招生。2005年4月,学院申请将软件工程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网络工程专业介绍

软件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有本科、专科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设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两个系;设有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华为-3Com网络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