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

东芝

中文名 东芝公司
公司口号 LeadingInnovation
公司官网 www.toshiba.co.jp
成立时间 1875年
创始人 田中久重
年利润 1075.2百万美元(2020年)
总部地点 日本东京港区芝浦一丁目1番1号
目录导航

企业简介

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旗下。东芝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株式会社芝浦制作所和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合并而成;从1875年开创起,已经走过了140年的漫长历程。

在民用方面:东芝从一家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东芝已成功地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在军用方面:东芝从二战依然是负责为日本生产各类坦克、机枪、导弹大炮。

2000年,东芝半导体的销售额继INTEL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至2000年底,IT产值在东芝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4%。

东芝东芝东芝是由两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两家公司中第一个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国内第一家电报设备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创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纪初期,公司以供应日本国内的重型机电制造为主业;在明治维新之后,公司更跃升为世界的工业大厂之一。

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热舎,创立于1890年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热电灯泡台灯的公司。这家公司之后有生产各种不同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公司于1899年易名为东京电器。

在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东京芝浦电器株式会社。新名字分别为两家公司的开头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语的拼音合并而来;To代表日语东的发音,Shiba代表芝的发音。不过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开始使用“东芝株式会社"这个新品牌名称,并开始向泰国和中国出口。

东芝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快速扩张,在40-50年代东芝购买许多重型机械的制造商与工业相关的公司。不过在70年代后东芝开始成立子公司,收购的公司与核心产业分开。这些子公司包括:东芝EMI (1960年)、东芝电子设备(1974年)、东芝化学(1974年)、东芝照明科技(1989年)、东芝美国资讯系统(1989年)以及东芝搬运装置(1999年)。

东芝在许多产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厂商,例如:雷达(1942年)、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彩色影像电话(1971年)、日文字处理器(1978年)、笔记型电脑(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在1987年,东芝被指控违法贩售螺旋桨予苏联军方,供应其制作非常安静的潜水艇。这项交易违反冷战时期的CoCom协议。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后东芝的两名资深经理人被起诉逮捕,而东芝也遭受两国的罚款制裁。

在2001年东芝与Orion电子签约,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影像相关电子产品的代工厂与元件供应商。东芝请他们代为制造消费性的电视及录放影机产品;以应付北美市场的需求。

在2004年12月,东芝宣布停止生产传统的映像管电视。在2006年东芝结束等离子电视的生产。Orion身为东芝的最大代工厂,顺势接手东芝的映像管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技术规格,改以自有品牌(Orion)贩售。东芝为了强化未来在数位薄型化电视上的竞争力,他们已经在SED显像技术上投入可观的经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东芝是三井财阀的成员之一。东芝则是属于三井系列(松散的集团组织),东芝与系列中的企业保有优先的合作关系,例如说三井银行。不过相较于三菱集团中公司的紧密联系,东芝与三井系列中另一大企业-丰田汽车却保有相当的自由。在2005年7月BNFL决定西屋出售,预估售价达18亿美金。这一个出售方案引起许多厂商的关注,包括东芝、奇异电器以及三菱重工。最后结果是东芝在2006年1月以50亿美金买下西屋。这一项出售案引起多方的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加之时,尤其像中国、美国及英国等大国都预期会加码核能发电的投资,BNFL却将全球最大的核子反应炉制造商卖出,他们认为出售西屋非明智之举。

东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员。在80年代东芝与NEC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商。自90年代东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厂。在2008年东芝排名第3,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但排在德州仪器和意法之前。

东芝东芝到2011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已经开展了38年,始终不变的是"与中国共同发展"的决心与努力。现东芝所涉足的数码产品,电子设备与零部件,社会基础设施,家电事业领域都在中国有业务开展。

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截至2011年,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64家,投资总额逾80亿人民币,员工总数约23,000人,2005年事业规模(在华销售额+对华出口额)约570亿人民币。

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唯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也是继日、美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市场。经营产品种类包括东芝全线产品,经营模式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环保等诸多业务。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中美国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约占20%。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中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东芝全球事业的重要支柱。

支持东芝在华事业不断高速发展的是中国当地的优秀人才和战略合作伙伴。对人才的培养和大胆任用,体现了东芝对本地员工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与中国企业建立的双赢关系,则使东芝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冰箱、洗衣机、小型家用电器、满足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且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公司还面向日本市场经销影像设备及其他数码产品,公司在巩固发展日本市场优势的同时,并通过与国际伙伴的战略性结盟促进海外事业的扩展。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还理顺并支持了照明设备,空调,一次性电池和售后服务的四项事业和有关企业:东芝照明技术公司,东芝开利公司和东芝电池公司,东芝服务与工程公司。主要产品:手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熨斗;电饭煲和自动洗碗机;照明和照明系统;房间、大楼与商用空调产品、系统和技术;一次性电池;电池动力等家用电器。东芝泰格的前身是东芝复印机,主要业务是生产和经营数码复合机,通过提供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文印解决方案。

发展历程

1875:田中久重在东京的新桥开设电信设备厂。

1890:藤岗市助和三吉正一在东京的京桥开设白热舍。制造日本第一批白炽电灯泡。

1894:制造日本第一台水轮式发电机(60kW)。

1895:制造日本第一台感应电动机。

东芝东芝1899:白热舍改名为东京电气株式会社。

1921:发明电灯泡技术的6大发明之一的双灯丝电灯泡。

1930:制造日本第一批电动洗衣机和电冰箱。

1939: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成立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

1939至1945:开始为二战中日本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大量生产97、95中型坦克、重型机枪、各类山炮。是日本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日本五大军用企业之一。

1954:为东京大学开发日本第一台数字式计算机TAC。

1955:开始销售日本第一批电饭煲。

1959:开发日本第一批晶体管电视机。

1963:制成日本第一台12,500kW的核动力透平发电机。开发卫星通信用的发射台。

196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邮政编码自动识别装置。

1970:开发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电话。

1971: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批高集成电路化彩色电视机。

1972: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带黑色条纹阴极射线管的彩色电视机。

1978:开始销售日本第一批文字处理机。

1979:制成世界上第一批光盘式文件生成系统。

1983: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能够识别汉字的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实用化。

1984:公司名称改名为株式会社东芝。

1985:开发百万位的CMOS随机存取存储器。开发并销售世界上第一批膝上型个人电脑。

1989:开发并销售笔记本型个人电脑“DynaBook”。

1991:开发世界上第一批4百万位的与非型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1995:开发高密度光碟DVD。实行DVD标准化。

1999:空调部门脱离公司总部与开利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东芝开利公司”。采用内部公司的体制。

2002: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65纳米CMOS处理技术。

2003:引进“公司内部委员会”体制。

2004:开发世界上最小、输出能量100毫瓦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2005:公布和IBM、索尼、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共同开发的Cell处理器的技术细节。

2006:并购西屋公司的核电业务。

2007:开发只需转一周就能够捕捉心脏和脑部完整图像的320层动态体积CT系统。

笔记本电脑的销售累积达6,000万台。

2008:发电厂监控系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成就馆展出。

2016年1月23日,东芝已经正式制定了芯片业务重组的详细计划,除了占据优势的闪存芯片之外,其他的业务将对外转让。[5]

2016年3月17日,美的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已与东芝株式会社就收购其白色家电业务事项达成谅解备忘录,美的将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6]

2016年3月30日,东芝公司宣布与中国家电厂商美的集团达成最终协议,将以537亿日元(约合4.78亿美元)的价格向美的出售包括冰箱在内的白色家电业务。根据这份协议,东芝拟于2016年6月底向美的转让旗下白色家电业务子公司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份,东芝则持有剩余19.9%的股份。与此同时,美的今后40年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东芝”品牌。

2017年1月,东芝公司因在美国的核电建设业务计提的损失金额预计最大可能增至7000亿日元(约合420亿元人民币)左右。东芝已向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政投银)请求支援。[7]

2017年1月底,因美国核电站建设业务最大预亏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0亿元),东芝公司基本决定,停止接受新的核电站建设订单。东芝将实际上撤出核电业务中的建设业务,将重心转移至核反应堆交付、维护保养及报废方面。[8]

2017年2月17日,东芝宣布,将以1.57亿美元从日本基础设施公司IHI Corp手中收购其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3%的股份。[9]

2017年3月,东芝董事会已批准旗下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按照破产法11章申请破产保护,帮助公司抵御面临的数十亿美元金融风暴。[10]

2017年4月25日,东芝发布消息称,7月以后将陆续拆分社会基础设施等4项主要业务。

2017年5月,东芝公司新发布的 Portégé X30,是一款采用了镁合金机身、通过了Mil-SPEC-810G军规认证、且电池续航长达18个小时的 Windows 10 笔记本。该机厚度15.9 mm、重2.3 磅(1.04 kg),较前一代机型薄了11%、轻了13%,起售价1449 美元(约合9988元RMB)。[11]

2017年10月,日本东芝(Toshiba)公司宣布开发出新一代的锂离子电池,可实现6分钟快速充电,使得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至320公里。[12]

2017年10月,日本东芝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大会正式批准东芝将闪存业务“东芝存储公司”以两万亿日元(约合17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领军的财团。[13]

2017年11月14日,海信129亿日元购买东芝电视95%股权。

2017年11月19日,东芝宣布通过增发新股募集6000亿日元(54亿美元),并希望剥离西屋电气部分资产,以避免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14]

2018年8月17日,东芝TVS股权被海信电器收购,海信电器获东芝电视40年全球品牌授权。[15]

2019年2月,东芝存储器获得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3000亿日元投资。[16]

2020年8月,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彻底退出了笔记本电脑业务,将其剩余的少数PC业务股份转让给了夏普(Sharp),从而结束其长达35年的经营。[17]

2021年11月12日,日本企业集团东芝对外宣布,东芝会拆分成专注于基础设施、半导体和设备业务的三家企业,并实现分别上市,该计划尚未通过股东批准,预计分拆最早要到2023年才能完成。[18]

2022年2月7日,东芝公司宣布,会分拆为两家公司,并出售非核心资产。计划分拆包括:半导体在内的设备业务,让其上市;存储芯片业务铠侠的股票将继续由公司持有;其上市电子设备业务东芝泰格指定为非核心业务,但没有表示会出售这个部门;会以大约1000亿日元的价格把所持有空调部门东芝开利的55%股份出售给美国合资公司伙伴开利全球公司。[19]

企业业务

数码产品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在所有互联网的世界,东芝都以其尖端技术不断创造出独特的数码产品及解决方案。决心满足数码潮流时代的各种市场需求,这支撑着其在下述的关键产品领域里保持领先地位。

移动通信公司

通过充分利用包括高级成像技术和电脑连通性在内的数码产品部门的各种强项,其把重点置于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移动电话上,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其提供强调外观设计和用途得到扩展的产品阵容,并推出功能得到提升的智能手机。

主要产品: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手机、智能手机

东芝笔记本

1985年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

1986年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6位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J-3100GT;

1987年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笔记本东芝T1000;1989年 世界上第一台轻薄笔记本东芝DynaBook J3100;

1990年 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采用DSTN彩色液晶显示屏T5200C;

1992年 世界上第一台带TFT彩色笔记本电脑——东芝4400SXC:

1993年 第一台采用锂电池技术的笔记本诞生于东芝;

1994年 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笔记本专用奔腾CPU机型T4900CT;

1995年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驱的笔记本电脑T2150 CDT;

1996年 全球首台便携式掌上电脑东芝libretto 20;

1997年 世界上第一款最轻最小的迷你型笔记本电脑Libretto 50CT:

1998年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配置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Tecra 750;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宽屏轻薄笔记本电脑Portégé 300CT;1999年 全球最轻薄笔记本东芝Portégé 3400ct;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低温多晶硅TFT笔记本电脑Portégé 3020

2001年 东芝出品世界上第一台内置1.8”硬盘的超轻薄笔记本;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显卡笔记本电脑Satellite 2800;

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内置的光盘刻录机的笔记本电脑DynaBook DB70P;

2002年 东芝推出世界上最薄、电池使用最长的笔记本电脑Portégé 2000;

东芝推出世界上首款键盘可升降的笔记本电脑Dynabook P5/S24PME:

2003年 东芝推出Satellite 5200,首创双光驱影音旗舰;

2004年 东芝推出当时世界上最薄机型东芝Portégé R100;2005年 东芝在业界首创使用LED背光技术显示屏;

东芝推出当时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Portégé R200系列;

东芝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HD DVD-ROM的笔记本Qosmio系列

2007年 东芝推出当时全球最轻最薄内置光驱型笔记本电脑Portégé R500;

2008年 东芝推出搭载四核强力多媒体影音处理引擎的Qosmio G50系列;

2009年 东芝推出炫彩笔记本电脑系列;

2010年 东芝推出融合先进制造技术的Portégé R700以及领先概念的Libretto W100。

数码媒体网络公司

该公司在数码技术方面拥有广泛的专业技术,创新的产品带入了生活和业务场所。在“Regza”液晶电视机的丰富的产品阵容里,有以提供超清晰图像的最新图像放大技术为特点的旗舰型号,带硬盘驱动器的DVD刻录机、液晶电视与DVD组合机和DVD播放机使生活方式更丰富、更愉快。从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系统直至电脑和家用电器行业以及汽车方面的应用,其在尖端硬盘驱动器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支撑着众多产品领域里的创新发明。

主要产品:液晶电视机、工业和监视摄像机、硬盘与DVD刻录机、硬盘驱动器

PC&;网络公司

其在家庭、办公室和移动过程这三个无所不在的关键性网络通信环境里,把作为行业标准的专业技术应用到了笔记本电脑、电脑服务器和商务通信系统上。从迷你型笔记本电脑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直至影音笔记本电脑,继续提供各类丰富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其公司的“Qosmio”影音笔记本电脑在计算机与高级影音功能的结合方面领导着行业新潮流,通过诸如“东芝四核高清处理器”的高级多媒体特性,为消费者提供了完整的个人娱乐解决方案。包括配备了大容量固态硬盘的最尖端型号在内,其生产的“轻薄型”系列继续为笔记本电脑的超便携和高性能定义新的标准。

主要产品:笔记本电脑、电脑服务器、业务电话系统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东芝泰格在流通信息系统与文件处理和通讯系统这两个核心业务领域里,为当前及未来可能的需求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在流通领域,东芝泰格为用户的高效与盈利提供保障,而在文件处理与通讯方面,东芝泰格也在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方案。

主要产品:多功能数码复合机、POS终端、电子收款机

电子设备

为了在数码式家电产品和移动设备等高成长领域、以及在包括中国和亚洲的快速成长市场的主要市场中取得成功,对公司的产品组合进行了最优化。通过高精尖技术方面的产业领导能力和战略性投资,确保持续成长和盈利。

半导体公司

先进的加工技术、高度复杂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向全球客户销售各类器件的经验,使东芝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为促进持续的扩展,专注于提高在高附加价值高性能的存储器和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加强公司在分立元器件市场的世界龙头地位。其固态硬盘(SSD)在抗振、传输速度、设计灵活性和电源效率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它为公司继续在NAND闪存领域保持活力和市场领先地位作出了贡献。

主要产品:NAND闪存、固态硬盘、MCP、宽带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媒体SoC、客户明知SoC、显示激励器、模拟集成电路、CMOS图像传感器、通用性CMOS逻辑电路、小型信号装置、电源装置、光学半导体装置

显示元器件材料统括

在电子管、尖端材料和元件方面,该公司保证提供能够确立市场规格的优良技术和产品。并且还在诸如DNA芯片、电子管、热感印刷磁头、尖端材料和元件等领域的性能和功能等方面努力进行突破和技术提升。还率先开发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电源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并努力实现其实用化。

主要产品:速调管、同旋振荡管、X射线管、X射线影像放大器、热感印刷磁头、钨钼产品、涂磷产品、高纯度喷镀靶、非晶体磁性部件、精密陶瓷、微波炉磁控管、DNA芯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东芝移动显示株式会社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门类集中于中小型显示器上,在低温多晶硅TFT技术方面(不仅移动设备的首选显示器,而且还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在一大批产品的新一代精选显示器方面,它毋庸置疑地处于龙头地位。在提供轻薄型、节能和图像清晰的高附加价值的显示器方面,这些具有领先优势的实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主要产品:TFT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基础设施

通过提供电力系统、工业系统等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社会福利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又确保了能够获得长期的成长和收益。

东芝东芝电力系统公司

电力系统公司提供支撑现代社会和产业的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并且开发新能源技术。东芝,包括其集团公司西屋公司在内,凭借其在沸水反应堆和压水反应堆这两方面的技术实力,在世界核电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综合性的研究和投资为该公司提高热电发电效率、促进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核电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了支持。为客户提供了能源生成源地优化组合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是另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领域,正为此投入主要的研发资源。与日本和国际合作伙伴结成的战略联盟,加强了成本竞争力,有利于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为世界各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主要产品:核电厂系统和服务(沸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水电、火电和地热发电设备、燃料电池

电力流通·产业系统公司

电力流通·产业系统公司提供各类高效可靠的输配电系统、在种类繁多的工业领域中提供各种综合系统、融合最尖端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提供安全舒适的铁道综合系统,该公司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中包括了应用于工业系统和车辆方面创新的超级充电离子电池SciB,和被普遍认为是解决地球温室效应关键手段的太阳能光电系统。

主要产品:输配电系统(变压器、气体绝缘装置等)、控制测量系统和设备、工业计算机、铁道车辆电气系统、超级充电电池、太阳能光电系统及其他产品

社会系统公司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IT系统应用到了社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给排水和环境系统、无线电应用系统和广播与网络系统上。该公司还提供针对金融和物流行业的自动化系统。承诺及时开发和使用能为社会做贡献和取得顾客长期信任、有利于实现富裕未来的尖端系统,而这一承诺正是建立于多年积累的技术诀窍之基础上的。

主要产品: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环境系统、广播系统、电信网络系统、航空管制和导航辅助系统、雷达和无线电应用系统、邮件处理系统、纸币处理系统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东芝的尖端技巧和建筑物综合解决计划的核心策略在高价值产品稳步发展的潮流中得到了体现,具备丰硕的产品系列,同时东芝还提出为已经安装的体系供给完全的产品升级和维修服务许诺,因此东芝在全球的业务 有了敏捷增加,东芝在台北101大厦里安装了世界最高速度的电梯,其运行速度最大可达每分钟1,010米,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东芝还获得了向定于2012年竣工、高达610米的数码电视塔“东京天空树”供给日本最高速大容量电梯的主合同。

重要产品:电梯和主动扶梯

东芝解决计划株式会社

东芝解决计划公司供给从咨询、设计、开发直至实行、业务外包和保护的普遍服务。作为东芝团体的IT解决计划专业单位,该公司在“信赖”、质量和“技巧程度”、方面博得了顾客的好评,体现了其作为最佳IT解决计划合作伙伴而不断进步顾客满意度的才能。

重要服务项目:软件的咨询、设计、开发、实行、业务外包和保护服务。制作业、流通和服务,媒体和电信、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电子政务体系的“产业解决计划”。由普遍的联盟伙伴和丰硕的专业技巧所支持的“平台解决计划”,包含社会基本设施体系、嵌入式体系和半导系统统(制作)在内的、将最新的信息通讯技巧与普遍经验相联合的“工程解决计划”

东芝医疗体系株式会社

作为供给综合性医疗解决计划的全球性的公司,东芝医疗体系株式会社对东芝从开发设计直至制作、销售、营销、售后服务的所有保健护理业务进行了合并。能够进行高性能诊断的尖端装备增强了在非侵袭性诊断体系方面的龙头位置,并最大水平地为患者供给舒适和进步他们的生涯质量。

重要产品:X射线体系;计算机断层摄影体系(CT扫描仪);超声波体系;磁共振成像体系;核医学体系;放射学信息体系;图像存档通讯体系

家电产品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的高附加价值电冰箱、洗衣机、小型家用电器和一次电池满足了花费者在日常生涯中的需求,为他们进步生涯质量添砖加瓦,并推动进步环境效力和环保产品与服务的运动。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还为东芝家电株式会社和东芝电器销售株式会社的运动、为东芝在空调、照明器具和其他电器方面的业务供给支撑。东芝电视业务亏损5亿美元 数字家电处于低迷状态。

重要产品: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熨斗;电饭煲和主动洗碗机;照明和照明体系;室内、大楼与商用空调产品、体系和技巧;热水体系;一次性电池;电池驱动家用电器

汽车业务与网络服务

主动电子和网络服务在东芝的成长业务中备受人们的关注。汽车体系部在诸如半导体、车载体系和照明、显示器和电油混杂燃料车辆驱动体系等范畴里对东芝的内部公司和团体公司的汽车相干业务加以折衷推动。网络服务部开发能够丰硕日常生涯和供给互联网服务。例如,东芝数码录像机的用户的录像喜好,电视节目推介服务向他们供给符合用户趣味、即将播放的节目信息。这一服务运用了东芝在大批数据中需求有关信息的集体智能技巧。还供给在公司症结性义务体系与手机网站之间构建合作平台的网关技巧。

新照明体系

120年前,东芝开发和制作出了日本第一盏白炽灯,自此之后,东芝照明业务推向了世界规模,成了世界上重要的制作商和供给商之一。研发和产品计划都是以环保意识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决心作为指点原则的。一个横跨组织的管理部门正在引导贯彻一项筹划,旨在2010年底之前终止白炽灯生产并在全球规模内参与高能源效力环保型家用/办公室用发光二极管和荧光灯照明产品的新业务。

东芝裸眼3D液晶电视

日本东芝公司于2010年12月末开始销售“裸眼”3D液晶电视,分为12V型的12GL1和20V型的20GL1,12GL1和20GL1售价分别约为1443美元和2885美元。观众不需佩戴特殊眼镜,便可观看立体图像。这款电视是全球首款“裸眼”3D电视。

12寸和20寸大小分别为64x10.5x66.3cm、33.7x20.0x27.2cm。东芝裸眼3D电视基于柱状透镜技术(东芝称之为全景成像技术),已屡次应用于裸眼3D产品,产品运用9视差系统能够更好的实现流畅的裸眼3D效果,并且两款裸眼3D电视均支持2D向3D切换。

东芝东芝12GL1同样搭载12寸专为裸眼3D显示设计的LED背光液晶面板,分辨率较20寸低,降至466x350,对比度降至500:1,相应的最佳观看距离也缩减至65cm。另提供有HDMI和以太网接口。

20GL1搭载专为裸眼3D显示设计的20寸LED背光液晶面板,拥有1280x720分辨率,550:1对比度,并设定了最佳观看距离为90cm,水平30度视角。提供有4个HDMI接口,USB,耳机和以太网接口。

东芝当天在东京市中心一家电子商城销售这款RegzaGL1系列电视。22日当天,12英寸“裸眼”3D电视上市,标价11.98万日元(约合1425.62美元)。另外一款20英寸“裸眼”3D电视定于25日销售。

东芝TG01手机

东芝TG01是东芝首款内置1GHz处理器的高端旗舰,搭载了4.1英寸超大触控屏,采用WM6.5系统和东芝自家开发的Tosh 3D GUI界面,强悍的配置震撼了Windows Mobile 手机市场,同时也是手机跨入1GHz 时代的里程碑。东芝TG01采用超大4.1英寸WVGA分辨率(480×800像素)屏幕,并加入了东芝自创地3D用户操作界面,支持全触控功能。TG01很难保证较小的体积;但是9.9mm的机身厚度,还是轻易的打败了主流的PPC手机。东芝TG01还具备手势和摇晃感应接听或挂断电话功能,至于常见的重力感应及光线自动感应功能东芝TG01也是逐个支持。

作为东芝TG01的另一个卖点,内置的高通Snapdragon QSD2850芯片组拥有定制的1GHz微处理器内核以及以600MHz速率运行的第六代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核的芯片组,可帮助东芝TG01获得最理想地应用处理速度。身为一款智能手机,东芝TG01还搭载了Windows Mobile 6.1操作系统,内建GPS接收模块,支持GPS/A-GPS、Wi-Fi、最高32GB的microSDHC存储卡(东芝TG01机身内存为512MB)扩展、立体声蓝牙等功能。除此之外,东芝还为TG01装载了一枚320万像素摄像头。

多功能条码打印机

东芝新推出的东芝热转印/直热式工业B-SX5T-TS22-CN-R条码打印机,注入了新技术“RFID”,将条码打印机功能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相信它将为所有重载工业包括化学工业、制造业,制药业、纺织品业、电子业、电信业等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东芝HD DVD

HD DVD(或称: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种数字光储存格式的蓝色光束光碟产品,现已发展成为高清DVD标准之一,由HD DVD推广协会(HD DVD Promotion Group)负责制定及开发。HD DVD与其竞争对手蓝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盘片均是和CD同样大小(直径为120毫米)的光学数字储存媒介,使用405纳米波长的蓝光。

HD DVD由东芝、NEC、三洋电机等企业组成的HD DVD推广协会负责推广,惠普(同时支持BD)、微软及英特尔等相继加入HD DVD阵营,而主流片厂环球影业亦是成员之一。

但在2008年,随着原先支持HD 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 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东芝公司终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将终止HD DVD事业。

东芝ApriPoko机器人

东芝正在研究一个会说话的机器人,可以用来作为语音激活遥控器。这个5磅重,11英寸高的机器人叫做ApriPoko,它能通过你的行为和对你相关的动作提出问题来学会怎么控制电器。当你用到红外线的时候,它就会感知到信号并问使用者“你刚才做了什么?”。如果你回答类似“我打开电视”,它就会把这个命令记到内存里,然后你就可以通过声音操作它了。

售后服务

2008年3月12日,东芝笔记本电脑获得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国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工作会议暨第三届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论坛授予的“2012 IT行业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这是继07年以来,东芝电脑第二次赢得这项殊荣,也是唯一蝉联此项荣誉的企业。[20]

东芝东芝众所周知,企业面对的消费者是越来越理性了:选择产品的同时,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更多的是将售后服务作为购买的考量标准。而企业只有将售后服务质量,打造的如同产品质量一样过硬,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东芝电脑蝉联“IT行业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就是用户对其售后服务品质的最权威认证!

东芝电脑在用户所关心的售后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在报修系统、服务网点、维修效率、售后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各方面的需求,为售后服务品质锦上添花。

增强呼叫中心,完善服务体系。在对最终用户的电话支持方面,东芝扩大了呼叫中心的规模,增加了坐席数和中继线。呼叫中心接听最终用户电话量从年初的15000个/月增长到年底的21000个/月。为了方便用户的维修,东芝在2008年继续在二、三级城市发展新的售后服务网点,在运城、盐城和南通开设了授权服务中心。更深入、更贴近用户的售后服务网点,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排忧解难,真正做到金牌品质。

提高维修效率。对于用户最关切的维修周期上,东芝一方面加快备件的发货速度,竭尽全力缩短电脑的维修周期。另一方面,通过对授权服务中心的业务考核,加快工程师对故障机器的检测和维修速度,保证维修的效果。根据对用户满意度回访结果显示,全年有接近93%的最终用户对东芝提供的维修服务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提高服务工程师技术,加强考核力度。在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东芝始终把对授权服务工程师的培训和考核作为提高授权服务中心业务素质的根本,2008年东芝先后在南京、天津、沈阳和成都举办了针对工程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东芝还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密切合作,对所有参与售后服务的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统一的考核和发证,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IT行业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

企业文化

东芝东芝东芝集团以尊重人为根本,力争成为能创造丰富的价值并能为全人类的生活、文化作贡献的企业集团。

尊重人,东芝集团通过健全的事业活动,尊重顾客、股东、员工以及所有的人。

创造丰富的价值,东芝集团以电子和能源为中心推进技术革新,创造丰富的价值。

为社会作贡献,东芝集团为创造更好的地球环境而努力,作为优秀的企业居民为社会的发展贡献。

管理团队

代表执行官、总裁兼CEO:岛田太郎(Taro Shimada)[2]

董事会主席:Akihiro Watanabe[4]

董事:纲川智、Nabeel Bhanji、Eijiro Imai[2][4]

企业业绩

东芝东芝2016年2月4日东芝发表声明表示,在截至2016年3月底的本财年,公司净亏损将达到创纪录的7100亿日元(约合60亿美元)。东芝此前曾预计,本财年的净亏损将为5500亿日元。[21]

2016年3月,半导体价格数据提供商DRAMeXchange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东芝当季营收为15.5亿美元,环比下滑11%,同比减少19%。[22]

2016年5月12日,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公司(Toshiba corp .)公布最近结束的财政年度净亏损4832亿日元(合44亿美元),是2015年同期亏损10倍多。主因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和爆出财务丑闻。[23]

2016年11月14日,东芝公司宣布,因子公司伪造并挪用订货单等票据,截至2016年9月底,累计虚报销售收入5.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20万元)。[24]

2017年2月14日,日本东芝公司宣布,预计其核电业务将记入7125亿日元(约合63亿美元)减损,这一减损将导致该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9个月期间暂时5000亿日元的亏损。[25]

2017年2月14日,东芝发布消息将推迟原定于当日公布的2016财年前三财季(4月~12月)业绩财报,以及其美国核业务减记的细节。[26]

2017年4月11日,东芝公司公布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前三季度财务报表,由于在美国发展的核电业务出现巨亏,该公司净亏损额达到5325.1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超过此前预计的4990亿日元。[27]

2017年5月15日,东芝公司公布了2016财年合并报表暂定值,预期净亏损达9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0亿元),亏损额较上财年净亏损4600亿日元的最差纪录继续扩大。资不抵债的估算金额为5400亿日元。[28]

2017年8月10日,东芝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16财年净亏损为9657亿日元(约合88亿美元)。东芝预计2017财年的净利润将达到2300亿日元。[29]

2017年11月9日,东芝发布财报,截至9月份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1350.8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68.8亿日元增长76%,超出预期。[30]

2018年5月15日,东芝公布2017财年财报,净利润达80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5亿元)。[31]

2018年6月1日,日本东芝公司表示,已完成向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出售芯片业务的交易,交易价格180亿美元。[32]

2018年8月8日,东芝公布其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4-6月,东芝净销售额达8423亿日元,实现净利润1.02万亿日元(约合91.6亿美元)。其中,东芝本财季的净利润高于2017年同期的503.3亿日元,创下历史纪录。[33]

2020年8月,东芝发布财报称,截至6月底的第一财季营业亏损126亿日元(约合1.18亿美元),上年同期实现营业利润78.3亿日元。[34]

2021年5月14日,东芝公司发布的2020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合并财报显示,净利润为盈利113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上期为亏损1146亿日元),时隔一年确保了盈利。[35]

荣誉记录

东芝东芝2016年4月,国际知名专利检索公司QUESTEL发布《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估》报告,在全球芯片专利申请量前30位专利权人中,排第2位。

2016年07月20日,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东芝排名第169。[36]

2017年9月9日,2017亚洲品牌500强榜单发布,东芝排名第114。

2018年5月,2018在华企业声望榜公布,东芝排名第89位。[37]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发布,东芝排名第749。[38]

2018年12月18日,东芝入选2018年度(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16。[39]

2019年7月22日,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东芝排名第371位。[40]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818。[41]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东芝位列第402位。[42]

2021年1月12日,2020年全球专利企业50强公布,Toshiba位列第36。[43]

2021年5月,福布斯发布《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东芝排名第545位。[44]

2021年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东芝位列第420名。[3]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东芝位列第536名。[45]

企业事件

机械事件

1983年,日本东芝集团中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的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卖给前苏联几台五轴联动数控铣床,前苏联将其用于制造核潜艇推进螺旋桨,由于加工精度提高,使得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候噪声大为下降,以至于美国的声纳无法侦测到前苏联核潜艇的动向,苏军潜艇能很好的隐藏在海底下。该数控机床的销售,也使得苏联的装备制造业上了一个档次,美军的声纳也难以监听到俄军的潜艇了。

交易背景

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在农业和居民消费品方面的生产陷入困境,政府每年都要从并不充裕的外汇储备中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进口粮食。1978年,受寒流影响,苏联的粮食产量锐减,不得不严格限制其他进口项目,以保证进口粮食所需的资金,工业机械设备的进口几乎全部停止。当时,日本是苏联主要的工业设备提供者,日本数十家公司驻莫斯科的代表,无不为获得出口合同四处奔走。

东芝战略

东芝东芝日本东芝公司为了开拓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于1980年派了几名高级职员,在莫斯科召开酒会,跟苏联的政府官员套交情,设法获得订单。在这次酒会上,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的副总裁奥西波夫悄悄告诉主持酒会的东芝机械职员:“苏联正需要一种制造大型船舶推进器的数控机床。东芝机械是制造工业机械的行家,相信这种数控机床在日本已经可以生产了。”

交易过程

奥西波夫的来头很大,他实际上就是日该公司驻苏联代表处人员口中的“K帮”人物(“K帮”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代称)。在莫斯科搞贸易的人都知道,奥西波夫是有权批准任何贸易协定的重要人物,他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哪家公司如果违抗了他的意愿,它在莫斯科甚至苏联的业务就得宣告终止。

酒会还没结束,一份加急电传就被迅速发回东京东芝公司总部:“火速寻找加工螺旋桨推进器的数控机床!”几天后,东芝公司产品部的高级职员就携带着拥有最新技术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各种数据及结构蓝图飞往莫斯科。

日该公司驻莫斯科的业务代表们都有一句口头禅:“杀价,杀价,再杀价,还你两成是奇迹,五成成交是常事。”在东芝公司和苏联就这种数控机床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东芝总部认为这笔交易风险太大,特意打电报指示其驻莫斯科的商业代表,如果苏方杀价太狠,则无须达成交易。

事件影响

东芝机械的报价是每部母机10亿日元(按当时汇率,约为500万美元),苏方的反应非常意外,他们要一次购买4部母机,并超量购买配件,而杀价的幅度却破天荒地仅为两成。东芝公司的代表虽然差点高兴得笑出来,表面却还是不肯同意苏方的价格。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东芝公司的职员说:“除了东芝,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有此种胆量!”。

最后,交易以8.7折成交,东芝都不相信,4部数控机床能卖到35亿日元。然而,这场交易中真正得利的还是苏联:他们得到的产品是不能以价格来衡量的。因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海军舰艇方面使北约和美国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拒赔事件

2000年5月,日本东芝公司宣布“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东芝公司最终承担1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用于向美国用户支付和解金、发放购物券及支付原告律师费。同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处理办法则是:在东芝的网页上公布了一个补丁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安装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原因是,中国那个时候没有法律保护消费者,当时北京那么多律师联名上诉东芝,被法院驳回了。原因就是无法可依。然而,美国消费者根据美国产品责任法的归责,要求东芝赔偿。中国人不能用美国的法律保护自己,日本人更不会依靠美国的法律来赔偿中国人。这也说明了中国法律的漏洞。而且,当时,已经有美国人因为那个漏洞失去数据带来了损失,中国当时没有一个实质危害发生。

裁员事件

东芝公司2014年9月18日宣布,因电脑业务陷入亏损,于2014财年内在全球裁员约900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对电脑业务造成了打击。东芝强化需求稳定的商用电脑的销售,大幅缩小易受市场影响的个人电脑业务,从部分地区的市场撤出。

2015年12月21日,日本东芝表示,会裁去7000个职位。这是继12月初东芝将图像传感器业务以 1.55 亿美元出售给索尼公司后的又一次重建调整。除了裁员之外,东芝方面还表示会出售其设在印度尼西亚的电视制造部门。加上此前的裁员决定和申请提前离退的雇员,东芝公司的裁员数量会超过 1 万人左右。[46]

2016年4月16日,东芝周五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4450人,比计划多约30%。东芝努力走出因会计丑闻造成的泥潭。[47]2016年1月~3月之间,东芝日本本土的3449名员工接受了东芝的提前退休计划,约占日本本土员工的3%。3449名员工主要涉及消费电子、PC、半导体和医疗健康等业务部门;1086人来自消费电子、PC、半导体等业务;246人来自东芝总部;59人来自医疗健康部门。[48]

东芝方面估计,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此次裁员的成本约为4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同时,东芝方面表示,未来两年还将在全球消减34000个职位。

罚单事件

2015年11月18日,围绕东芝会计作假事件,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最早将在本月内向日本金融厅提出建议,依据日本《金融产品交易法》,对该公司做出行政处分,罚款额预计超过70亿日元(约合3.62亿元人民币)。

虚报利润

截至2014年3月的5年间,日本东芝涉嫌虚报营业利润200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49]

自2009年3月到2014年12月间,东芝公司各业务部门共虚增税前收益1518亿日元。其中,ETC等交通自动收费设施部门增收477亿日元,电视及电脑部门增收680亿日元,半导体方面部门增收360亿日元。调查指出,公司存在基于经营管理高层的干预而实施的虚假会计行为;业务部门领导承受着必须完成既定业绩目标的巨大压力;虚假会计行为在多个业务部门同时进行,属于有组织性行为;西田厚聪、佐佐木则夫与田中久雄三代社长以“挑战”为名,要求电脑等多个业务部门提高收益。

2015年7月21日,在日本东芝公司记者会上,该公司社长田中久雄、会长室町正志等人深深鞠躬,向投资者谢罪。西田厚聪、佐佐木则夫和田中久雄等先后3名社长也宣布辞职,以示对该公司通过做假账虚增收益的严重问题负责。

2015年8月,东芝虚增巨额利润的财务丑闻持续发酵,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到公司会计舞弊上。

连续6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参与其中,如此多维度舞弊而今才得以公之于众,凸显了东芝内部审计失职和外部审计机构失察的问题。

这是继2011年日本奥林巴斯隐瞒17亿美元损失以来,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丑闻。近年来日系企业财务状况捉襟见肘,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之下,企业被迫铤而走险。

东芝的财务舞弊案可以追溯到2008年。跨度长达7年(2008年至2014年),东芝财报“注水”金额高达1562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

此金额分为两部分,除了第三方委员会认定的1518亿日元之外,东芝自主审查的部分达到44亿日元。东芝利用“完工百分比法”的会计处理,采取了将计提损失推迟到下一年度等手段,该期间内东芝的税前利润为5650亿日元,而会计业务违规的金额占比近30%。审计报告认为,公司高层等希望“提高表面上的当期利润”,相关负责人迎合这一目的,持续违规操作会计业务。[50]

2015年12月,为了筹集资金应对不断发酵的会计丑闻,东芝在不断尝试玻璃资产。此前东芝与索尼正式宣布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双方达成包括东芝旗下300毫米晶片生产线的制造设施、设备和相关资产在内的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索尼计划将该生产场所作为索尼半导体公司(索尼全资子公司之一)的生产设施进行运营,主要进行CMOS影像传感器的生产。同时,东芝会把正在这条300毫米晶片产品线上进行的半导体产品的生产外包给索尼半导体公司。[51]

召回事件

2016年2月14日,东芝电脑(上海)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11.5-2014.4间随笔记本电脑整机同步产的从日本进口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共1090块。被召回电池由于电芯材料中混入了不恰当的材料(铁),存在过热隐患。公司将为客户免费更换产品以消除隐患。 2016年4月1日,由于所用锂离子电池存在过热及熔化风险,东芝公司日前召回了1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品。

转让事件

2017年10月24日,日本东芝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大会正式批准东芝将闪存业务“东芝存储公司”以两万亿日元(约合17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领军的财团。

此前,东芝已经和贝恩资本财团签署交易协议。收购财团中除了贝恩资本之外,还包括苹果、戴尔、希捷、韩国SK海力士等公司。

贝恩资本此前表示,将联合收购伙伴向东芝存储公司注入90亿美元的资金,保证其后续的运营和研发,另外根据资本市场状况,东芝存储公司将在几年内在东京股市独立上市。

东芝必须在明年三月底财年结束之前,完成这一转让交易,以便获得上百亿美元现金。这样东芝将脱离资不抵债的尴尬境地,也不会被东京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摘牌。

不过,上述收购交易仍然面临多个障碍,其中包括美国西部数据公司司法途径的阻挠,以及多国政府部门的反垄断审核。

在24日的大会上,东芝高管表示,东芝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明年三月底之前无法完成闪存转让交易的意外情况。不过东芝尚未制定具体的备份措施。

启动重组

2015年10月28日,东芝宣布在截至2016年3月底的财年末,把位于日本南部大分(Oita)的图像传感器工厂出售给索尼,从而退出传感器业务市场。为此,索尼将接收东芝该业务的1100名员工。东芝同时还表示,会放弃白色LED业务,该项业务是东芝半导体部门的一部分。此举是东芝重组计划的第一步。[52]

下调评级

2015年12月22日,评级公司穆迪宣布,已把东芝信用评级从“Baa3”下调两级至“Ba2”,该评级为垃圾级。[53]

环境保护

2016年1月,东芝开发出一款巨型机器人来帮助清除福岛核电站2011年发生爆炸事故后给日本造成的影响。这款机器人是东芝为客户专门定制的,主要用于协助清理当年事故发生后爆炸的3号反应堆。这款机器人有两只特殊的手臂,可以从放射池中抓取物件并将它们切成碎片,还可以永久性清理掉废弃的燃料棒组件。

预计这款机器人在服役期间可以清除掉566套燃料棒组件。东芝本周将发布一部短片来介绍这款机器人的工作原理。[54]

出售子公司

2016年2月,东芝公司准备出售的医疗器械子公司“东芝医疗器材”,有意收购方已提出了最高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2亿元)规模的报价。此外,东芝已与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银行等交易银行就再接受1000亿~2000亿日元的贷款展开了谈判。[55]

2018年1月17日,东芝集团表示,把自己旗下已经破产的核电业务部门西屋电气的所有权出售给一个由对冲基金Baupost Group牵头的集团。在出售西屋电气之后,东芝资产将增加4100亿日元(约合36.8亿美元)。[56]

业务退出

2016年2月,受财务作假丑闻和巨额亏损双重危机的影响,东芝公司全面退出家电业务已成定局。除出售海外的电视机工厂外,东芝正在探讨与夏普合并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业务的方案,尽管这一方案遭受“产业革新机构(INCJ)联姻夏普”失败的威胁,但依旧难以改变东芝重组家电业务的决心。[57]

2020年8月,东芝公司正式宣布退出笔记本电脑业务,并将其个人电脑业务剩余的少数股权转让给夏普,从而结束了在个人电脑领域长达35年的拼搏。[58]

业务重组

2016年3月,东芝陷入经营困境和会计造假丑闻,东芝已经开始了重大的业务重组力求获得新的生机。2015年底,东芝把图像传感器和部分半导体业务转让给了日本索尼公司,最近,其继续对外转让医学成像设备业务,引发了佳能富士等公司的抢购。[59]

财务造假

2016年3月15日 ,处于经营重组期的东芝公司发布消息称,又发现7起财务造假问题,税前利润总计虚报了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公司发布2015上半财年(2015年4月-9月)报表等时下修了虚报的利润,但并未公布详细内容。[60]

2016年10月13日 ,日本东芝公司表示有一批投资者针对虚报利润一事起诉该公司,并提出167亿日元的赔偿要求。这是日本迄今以来因会计丑闻引发的最大规模单宗索赔案。[61]

收购事件

2016年7月1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333)最终以总额约为514亿日元(约人民币33.20亿元)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股份,本次交易的全部价款已由公司向东芝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美的公告显示,2016年3月30日,美的拟以约537亿日元(约合34.69亿人民币)收购东芝家电业务子公司“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权,东芝保留19.9%的股权,同时,美的将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的全球授权及超过5千项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62]

2017年9月8日,以西部数据为首的财团计划以170亿至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63]

2017年9月8日,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所牵头的财团,对东芝芯片业务的收购要约提供了2.1万亿日元(约合196亿美元)的报价。[64]

2017年9月12日,东芝决定将其半导体子公司出售给西部数据主导的财团,价格约为2万亿日元(约合182.9亿美元),并且计划在9月20日的董事会上正式签约。针对这则消息,东芝随即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仍在商讨中,还没有达成最终决定。”[65]

2017年9月20日,东芝正式宣布将半导体子公司出售给贝恩资本主导的日美韩联盟,此次收购总额约为2万亿日元[66]

2017年10月,贝恩资本拟向收购到手的“东芝存储”输血90亿美元。[67]

2017年11月14日,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电器,600060.SH)收购日本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 TVS)95%的股权。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54亿元)。[68]

2017年11月23日,东芝公司收购了电视机业务的中国家电巨头海信集团将获得今后40年能在全球范围内出售电视机时使用“TOSHIBA”品牌的权利。[69]

2018年3月26日,东芝公司官方表示,日本东芝和美国贝恩资本领军的财团达成的以180亿美元转让闪存芯片业务,未能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全部审核,但是东芝的目标仍然是尽快转让业务。[70]

2018年3月,由于未能及时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东芝无法在3月底之前完成总额2万亿日元(约合19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业务出售交易,导致该计划至少会推迟一个月。[71]

2018年6月5日,夏普收购东芝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72]

2018年9月,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关于收购东芝旗下的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TVS公司”)股权的交割事宜已经全部完成,且交割价格也从原来的7.98亿元变为3.55亿元。[73]

拆分公司

2017年4月24日,东芝正式对外宣布了业务大重组计划,计划指出将把主要的业务分拆为四家独立公司,通过分拆,东芝希望给各个子业务更大的自主权,提升管理效率,并且各自开拓商业机会,未来子公司的责权利将更加明晰,将有1.9万名员工受到影响。[74]

质量问题

2017年3月16日,质检总局网站发布2016年执法打假工作等情况。2016年进口消费类商品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29.0%,涉及东芝等全球知名品牌产品。[7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