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日)日军胶东拉网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本村村民被打死7人,伤1人。
1954年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9年冬投资3万元,建起大银夼小(二)型水库。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9年冬投资4万元,建起4道拦河闸。
1991年投资9万元,建起村西河大桥。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3公斤,总产1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90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395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05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519公斤,总产59.15万公斤。 1991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栽植优质红富士苹果。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33.3公顷,产量达60万公斤,收入120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1089万元,其中农业896万元,畜牧养殖业181万元,林业12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织袜、弹棉花等小手工业,从业人员10多人,收入自给。1958年,办起了豆腐坊、粉坊,规模都不大,收入很低。1985年后,相继建起黑白铁加工铺、面粉厂、芋头加工厂、藤编场、羊毛衫厂、油坊等。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3人,工业收入310万元。
第三产业1958年,本村办起供销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电气焊、农机维修、摩托维修、汽车运输和商店、饮食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25人,收入49万元,其中运输业20万元,商饮业18万元,服务业11万元。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初级小学。1947年,改为完小,时有学生130人。1997年,新建幼儿园,成为烟台市级幼儿园。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62人。 本村的秧歌、戏剧,在周围村小有名气。1981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烟台市和本市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到村讲课、办学习班,或派人外出学习。至2000年,村民有1人获助理农艺师职称,12人获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3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360公斤,全村收入31万元。2002年,人均存款余额23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350辆、摩托车96辆、电话170部、彩电470台、电冰箱65台、洗衣机2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建国后,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新建房均为瓦房,旧房翻新,街道进行了绿化。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0年,村投资3万元自行发电,用上电灯。1982年,投资5万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1993年,投资20万元安装自来水。1996年,投资13万元安装闭路电视。1997年开始,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每人奖励200元。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曲常合在夏泽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地主斗争,组织20多人支前队,随军参加莱阳万第战斗、淮海战役。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3名。2002年,有党小组5个,党员45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曲常合、曲复新、曲占汉、曲兆喜、曲京芳、曲占茂、曲占洪、曲瑞凤、曲绍平、曲京平。 1992年,村党支部被评为海阳县先进基层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青年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曲兆喜、曲桂秋、曲占茂、曲占国、曲占洪、曲孟学、曲瑞凤、曲京国、曲振达、曲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