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坚

金志坚

中文名 金志坚
逝世日期 2004年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金志坚(1921年 9月11日-2004年),姓“爱新觉罗”氏〔满:转写:Aisin-Gioro〕,名“韫欢”,乳名“姞”,字“ 蕊莟”,号“璧月”。末代皇帝 溥仪最年幼的妹妹。醇亲王府七格格。

在“辛酉政变”中,咸丰帝奕詝之弟醇郡王奕譞对四嫂子兼妻姐——西太后忠心效力、有力支持,因此得到恩遇,于1864年加封亲王衔,1872年正式晋封为醇亲王,又于1874年得到极少颁赐的特权——“世袭罔替”。奕譞病故,谥号为“贤”,人称“醇贤亲王”,就是金志坚的祖父。 同治帝载淳十八岁时病故,又无儿女,西太后破例下诏指定醇亲王奕譞第二子载湉接替堂兄载淳当第十一任皇帝。奕譞死时,第一子载瀚、第三子和第四子载洸都已夭折,第二子载湉已当皇帝,于是由最年长的第五子载沣承袭醇亲王王爵,就是金志坚的父亲。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韫欢(金志坚)是最后出生的皇族成员,是溥仪的七妹。2004年8月9日,随着金志坚的去世,中国数千年皇室的最后一位皇姑也走向了天国。金志坚的出身是贵族,职业是园丁。半个世纪以来,她在精忠街小学任教,还先后在二二七中、区教育局教育培训班等执教过,她勤勤恳恳,精通业务,其敬业精神更被同事们称道,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她20世纪60年代就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而各种“模范教师”的头衔也得了许多

  道光帝旻宁病故,由第四子奕詝继承为第九任皇帝,但仅当了十一年皇帝就病故,又由唯一儿子载淳继承当第十任皇帝。在“辛酉政变”中,咸丰帝 奕詝之弟醇郡王奕譞对四嫂子兼妻姐——西太后忠心效力、有力支持,因此得到恩遇,于1864年加封亲王衔,1872年正式晋封为醇亲王,又于1874年得到极少颁赐的特权——“世袭罔替”。奕譞病故,谥号为“贤”,人称“ 醇贤亲王”,就是金志坚的祖父。

  同治帝载淳十八岁时病故,又无儿女,西太后破例下诏指定醇亲王奕譞第二子载湉接替堂兄载淳当第十一任皇帝。奕譞死时,第一子载瀚、第三子和第四子载洸都已夭折,第二子载湉已当皇帝,于是由最年长的第五子载沣承袭醇亲王王爵,就是金志坚的父亲

生活历程

  民国十年(1921年)八月初十日,生于醇亲王府北府,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八月廿九日,阿玛载沣嫡妃暴卒。

  民国十三年(1924年),年满三周岁,独立完成王府礼节。

  民国十四年(1925年),奶奶刘佳氏卒。大姐韫媖患急性阑尾炎去世,时年十六岁。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天全家小住西什库教堂院内,秋天搬回王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家迁住天津。奕譞第三位侧妃李佳氏卒于王府内。

  民国十八年(1929年),和四哥 溥任、六姐韫娱一起进入英国工部局所办的“耀华学校”读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兄妹在寒假之后停学。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一家人回到醇亲王府。刘隽生老师住进王府花园,并对韫欢三兄妹诗书画并授。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额娘邓佳氏卒,时年四十六岁。秋天,刘老师离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六姐和王爱兰结婚。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走出花园到一所兢业学校帮助四哥工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和朋友李淑芬一起开办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坚志女子职业学校”。

  1949年,经过朋友李淑芬的介绍,认识年长她两岁的乔宏志。1月31日,北京各界人民举行庆祝解放的成大游行,韫欢同学生们一起加入游行队伍。10月1日,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开国盛典。

  1950年,以“金志坚”之名被政府正式吸收为公办小学的教员,成为兄弟姐妹当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人。2月12日,和乔宏志在三对新人集体婚礼中结婚,是姐妹当中唯一和汉族平民结婚的人。

  1952年,阿玛载沣病故。

  1955年,被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崇文区委员会,任常委。

  1957年,开始担任精忠街小学教导主任。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安排下和大哥溥仪等兄妹们团聚,平生第一次叫大哥一声“大哥”。4月14日,丈夫乔宏志病故,时年四十一岁。

  1967年,大哥病死于北京,时年六十一岁。6月,到丰台区 黄土岗公社白盆窖大队参加麦收劳动。

  1975年,任北京市第227中学副教导主任。

  1979年,从北京市第227中学副教导主任岗位上退休。

  2004年,初夏时重病住院,二十几天以后离开人世。8月9日,百位吊唁者在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菊花厅向韫欢遗体告别。

家庭

  七格格金志坚家族的显赫在封建王朝是无以伦比的,她的大哥是宣统皇帝溥仪,她的伯父是光绪皇帝,她的父亲载沣是晚清的摄政王。

父亲

  金志坚的父亲载沣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的电视剧至今把他视为顽固的保守势力,但是不少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评价。载沣至少有一点值得称道,就是在历史的某些紧要关头急流勇退,这样的权力人物往往更能给历史的良性发展带来机遇。

  1908年11月,光绪与西太后同时病危。西太后慈禧在福昌殿病榻前,召见了军机大臣 载沣、张之洞和世续等人,商议立嗣。慈禧之意是立三岁的溥仪为帝,由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西太后死后半个月,阴历十一月九日,末代皇帝溥仪在生父载沣的陪同下举行了“登极大典”。尽管“儿皇帝”只是个摆设,载沣成了实际的掌权者,但由于有慈禧的遗诏在,载沣虽大权在手,仍不免受制于隆裕太后,而载泽、溥伦等人也因此敢恃隆裕之势而横行无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面对如火燎原、势如破竹的革命浪潮,奉命应变的清朝满族陆军屡屡失利,告急文书纷纷飞来。载沣自感大势已去,清廷已无法有效地统治这个国家了。与其继续流血生灵涂炭,还不如自己引身而退,将国家交给革命党人。在隆裕皇太后主持的御前会议上,曾多次商讨反对革命的策略,载沣表现相当冷漠。因为载沣并不是一个保守派,在清朝遗族中,载沣是一个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遗老遗少中最早剪去辫子,安装电灯电话、穿西服、买汽车的人物之一。这与他出使德国,接受过新思想有关。他的这些举动,自然引起一些守旧王公大臣们的不满,甚至有人骂他“忘本”。十二月三十日,载沣毅然下了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将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头上,只希望国家能够恢复正常秩序。次日,以隆裕太后为首的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全权组阁。不久,卸任的载沣,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帝逊位后,载沣比所有的清朝遗老遗少都看得开。他尽管对袁世凯很轻蔑,但对辛亥革命的领袖尤其是孙文先生十分敬佩,他觉得国家交到孙先生的手中是包括清朝皇族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幸事。出于对革命党人的信任,载沣从不参与清帝的复辟活动。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载沣表现得极不热诚,从头至尾都未参与,而是冷眼观看了这一幕只有12天的复辟丑剧。

  民国13年(1925年)正月一个漫天飞雪的上午,孙中山先生突然造访北京西城的醇王府。一位革命领袖访问一位被革命推翻的皇族权势人物,这在当时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孙中山认为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辞去摄政王,是爱国的,有政治远见的行为;载沣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前头,而把家族利益放在一边,是难能可贵的。

  此后,载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在王府贻养天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醇王府。

母亲

  七格格金志坚的母亲邓佳氏出生在一个普通满族家庭,这是因为瓜尔佳氏与端康皇太妃不和,因为一件小事吞服大量鸦片去世,于是邓佳氏1912年进入王府。由于是侧福晋,在家中地位无法与福晋瓜尔佳氏相比,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凭借着她的聪慧和周旋能力巩固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邓佳氏生育了两男四女,她文化不高,但是非常仰慕文化,通过自学已经能够写信和给自己的孩子修改。邓佳氏精明强干,还喜欢那个年代极少有人问津的摄影,她能绘画,能弹风琴,是一个接受新事物的人。当然,她的脾气急躁,说话有点严厉刻薄,不过很讲理。在母亲严格的教育与呵护下,金志坚为人性格善良、知书达理。可惜的是,作为一个能够接受不少新鲜事物的女性偏偏对现代医学不相信,这一点邓佳氏和载沣相似。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死祸福是老天安排好的,治病也无济于事,所以有病就硬撑。1942年,邓佳氏从得轻微的肺结核开始就拒绝治疗,终于恶化而去世,年仅45岁。

儿女

  夫: 乔宏志(1919年-1960年),生于山东省 博山县一个贫民家庭里,曾任北京第四中学副教导主任。

  大女儿:乔英(1950年-),曾从事技术指导和产品检查工作,嫁工厂技术员李志强,生一女(李小岩)。

  大儿子:乔岷(1952年-),曾当建筑材料厂工人,娶医生王赤景,生一男(乔小冬)。

  小儿子:乔岱(1953年-2001年),曾任中学 教师,娶刘美玲,生一男(乔小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