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或由先天不足而胎患所致;或因肝经风热及阴虚湿热,上攻于目而成;亦可肝肾阴虚、目失濡养日久而患。其治疗:肝经风热者宜平肝清热兼以疏风,方选防风散、石决明散加减;阴虚湿热者可养阴、清热、除湿,方选甘露饮加减;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方选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等加减。若以针刺疗之,可选睛明、攒竹、合谷、足三里等穴。若翳定障老而光感色觉正常,可手术治疗。
多睱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圆翳内障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