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兼院长:马明
学院调研员(正处级):邵明双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纳新
副院长:杨黎明
副院长:杨军
学院办公室
工 会
教科办公室
院团委
篮球教研室
小球教研室
武操教研室
田径教研室
社会体育专业教研室
实 验 室
体质健康中心
竞训管理中心
场馆管理中心
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 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的办学思路与思想观念。为保证体育课程以稳妥、健康、不断完善的态势向前发展,体育教学改革自始自终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向,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这为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切实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确保体育课程改革向正确方向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同时,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面对充满挑战与激烈竞争的21世纪,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级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体育学院作为学校的教学单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当代国家对高级人才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实际任务,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确立了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一致的体育教育理念。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锻炼习惯,满足学生的需要。全面实施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方式。
在注重学生体质提高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体育教学服务,是体育系的一贯追求。从部门领导到每个教职员工,一直把教学理念的转变作为工作的指导重心,以期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体育教学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是该院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近几年来,在认真落实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开展体育课程多样化的研究与建设,已逐步形成规范、完整的教学体系。
2005至2008年有8位教师在河南理工大学教学竞赛中获奖:
2005年,杨黎明 仝茂华;2006年,李晓艳 马孝志;2007年,王庆丰 郭艳华;2008年原黎君 常朝阳。杨黎明副主任2006年还获得河南理工大学校级示范教师称号。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师资队伍 该院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近几年,在引进新的教师时,不仅注意运动专项,而且更注重其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以努力构建一个能教学、会研究、出成果的合理教师队伍结构。体育系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在编教师64人,具体见下表。
职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合计 |
人数 | 2 | 14 | 27 | 21 | 64 |
占教师比例 | 3,13% | 21,89% | 42,17% | 32,81% | 100% |
职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合计 |
人数 | 2 | 14 | 27 | 21 | 64 |
占教师比例 | 3,13% | 21,89% | 42,17% | 32,81% | 100% |
学历/学位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合计 |
人数 | 2 | 33 | 29 | 64 |
占教师比例 | 3,13% | 51,56% | 45,31% | 100% |
学历/学位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合计 |
人数 | 2 | 33 | 29 | 64 |
占教师比例 | 3,13% | 51,56% | 45,31% | 100% |
年龄段 | 小于30岁 | 30岁—39岁 | 40岁—50岁 | 50岁以上 | 合计 |
人数 | 21 | 35 | 7 | 1 | 64 |
占专任教师数比例 | 32,81% | 54,69% | 10,94% | 1,56% | 100% |
平均年龄 | 32,67岁 |
年龄段 | 小于30岁 | 30岁—39岁 | 40岁—50岁 | 50岁以上 | 合计 |
人数 | 21 | 35 | 7 | 1 | 64 |
占专任教师数比例 | 32,81% | 54,69% | 10,94% | 1,56% | 100% |
平均年龄 | 32,67岁 |
该院始终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群体、运动训练发展的原则,坚持科研、教学、群体、运动训练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原则,确立了科研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该院形成了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学术骨干,针对我国体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2005年至2008的三年多中,体育学院教师作为独著(第一作者)在各类体育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同时承担省厅级课题20余项,校级课30余项;2006年该院还出版了“体育与健康教程”教学用书。
学院特色 河南理工大学地处太极故乡河南省焦作市,一向以传统特色发展而闻名。2010年被焦作市授予“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2009年通过教育部审批,体育总局备案,成为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单招资格的高校之一,从2011年起,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将面向全国招收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武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武术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2、修学年限:四年(全日制本科)。
3、学历、学位证书: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该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化和全民健身发展需求,以体育市场需求为导向,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群众性体育活动领域中从事技能指导、健身咨询、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休闲娱乐导论、实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产业经济学。
学生毕业后,可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群众性体育活动领域中从事技能指导、健身咨询、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工作。
学院获得的成绩与荣誉(7张)
1.该院教师仝茂华被中国健美操协会授予“2008年度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体育学院(原体育系)工会小组被评为河南省省管高校“模范工会小组”
3.由该院学生组成的河南理工大学荷球队获得2009年全国荷式篮球锦标赛冠军,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4.由该院学生组成的河南理工大学地掷球队在2009年大学生地掷球锦标赛上获得小金属球三人赛、小金属球准确抛击2项冠军;
5.该院武术队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获得3枚金牌和乙组团体第二名;并在河南省第七届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获得7枚金牌和丙组团体第一名;篮球队在2009年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上获得团体第三名。该院招收的高水平武术队、篮球队、田径和乒乓球队,训练、竞赛成绩逐步提高。
6. 2009年体育学院在河南理工大学全校机关单位年终考核中,被评定为A类;同时,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7.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特殊贡献奖”;
8.该院组建的“华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9.该院还多次获得“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10.2010年因在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成绩优异,该院获得焦作市政府嘉奖。
11.该院教师陆琦获得“中国大学生乒乓球运动贡献奖”。
12.该院三位教师分别获得河南理工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