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介绍

师资规模

以安全工程学院为依托的河南工程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作为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承担煤矿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煤矿其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专职教师29人,专职教师中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6.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93.1%;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2人,国家 注册安全工程师10人,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9人,安全培训教师21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作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煤矿组)的挂靠单位、河南省煤炭学会理事单位,与河南各大煤业集团公司均具有密切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基地。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以中国工程院 张铁岗院士为首的国内30余位知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研条件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通过省级鉴定的项目15项,获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厅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厅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规划教材和安全培训教材4部,其它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核心期刊44篇,EI收录11篇, ISTP索引论文1篇,SCI收录1篇。已经承担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与煤炭企业联合的科技攻关项目7项,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项,学院青年基金项目3项,学院教研项目6项,科研经费440多万元。全院已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氛围。

专业介绍

现如今,安全工程学院有安全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等2个本科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等1个本科专业。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张瑞林    院长
娄成    党总支书记
李鑫    党总支副书记
郭军杰    副院长

学院特色

姓名    职务
张瑞林    院长
娄成    党总支书记
李鑫    党总支副书记
郭军杰    副院长

办学特色

安全工程专业是河南工程学院首批获得本科招生资格的专业之一,也是河南工程学院确定优先发展的特色专业。作为有50年发展历史,在中南地区为煤炭行业服务的高等院校,学院一直是该地区重要的煤炭经济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学院是河南省煤炭经济研究会、河南省煤炭学会管理工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有长期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办学历史,了解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熟悉煤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挂靠在安全工程系,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的我院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家二级培训基地),自2000年以来累计为河南省煤炭企业培训了近两万名煤矿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安全工程系教师为主组建的郑州煤安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河南省乙级资质),已完成煤矿安全评价项目近200项,特别是安全工程系不断引进一批优秀硕士、博士,聘请张铁刚院士、王兆峰教授等为安全工程系特聘教授,大大充实了师资队伍,仅2008年一年就完成科研经费196万元,这些都为安全工程特色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和校外实习场地。由于贡献突出,安全工程系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发展,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对促进河南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和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2011年4月被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煤炭行业先进单位。

学院坚持为 煤矿安全服务的办学方向,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以安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为依托的“河南工程学院煤矿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列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 安全工程专业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列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又被教育部列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采矿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

1.1 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特色   (1)坚持培养“符合煤炭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   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以国家四部委有关矿业类主体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坚持煤炭特色,突出安全科学,坚持为煤炭企业服务的办学方向,努力建成符合煤炭企业需求的安全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2)坚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   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目的,以加强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为宗旨,改革创新,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1.2 专业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特色   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突出煤炭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培养计划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确保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使之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1.3 专业教学体现“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特色   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获取“工程策划、工程设计、工程组织、工程管理”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4 教学管理突出“教授治学”特色   实行教授治学,加强培养计划落实的全过程管理。成立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审定教学大纲、监督教学过程等。坚持“三级”评教制度、青年教师助课制度、教学工作激励制度、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强化教学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责任制,建立教学管理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   1.5 学术研究方向坚持突出自身优势特色   根据我系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自身特点和煤炭工业安全生产需求,安全工程专业着重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下3个学术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   (1)矿井水灾防治研究方向   矿井水灾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重大的矿井水灾事故发生量仅次于瓦斯事故,水灾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本专业煤矿灾害预防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的水灾防治部分在矿井水灾发生机理、突水规律、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注浆堵水材料配方、注浆堵水工艺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煤炭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矿井瓦斯防治研究方向   在煤矿自然灾害中瓦斯事故最为突出,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为严重,重特大瓦斯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教科研团队深入开展瓦斯地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瓦斯突出敏感性指标、保护层开采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矿井瓦斯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这一研究方向任重道远。   (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方向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压显现规律日趋复杂,矿压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冲击地压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安全工程专业教科研团队在矿压显现规律探索、软岩巷道支护、“三软”煤层回采工艺改革、充填采煤方法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矿压与控制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对难采煤层的各类研究仍然需要深入实践,开展科技攻关,为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2 建设优势   (1)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符合国家加快矿业类紧缺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矿业类主体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专业,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我国原煤年产量均在30亿t以上,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35.2亿吨,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占75%左右,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4号)把安全工程专业列为煤矿最紧缺人才专业,要求从我国能源建设和生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加大对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院校政策和经费支持。我院以煤矿安全为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符合国家加快矿业类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有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体现了我院的办学特色   《河南工程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学院办学特色为“矿业、纺织学科特色鲜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突出”,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突出矿业、纺织特色,强调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我院特色专业,体现了我院的办学特色。   (3)形成了较强的专业建设支撑体系   近几年安全工程系着力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2009年安全工程专业被列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煤矿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被列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全技术与工程学科被列为院级重点学科,安全工程专业被列为院级特色专业,《通风安全学》课程遴选为院级精品课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师长期从事煤矿开采、煤矿灾害防治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深入煤矿生产实践,坚持为煤炭企业服务,重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开展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被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评为先进集体。   (4)“双师型”教科研团队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经过三年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6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34.6%;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8.5%。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聘请了31名知名专家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兼职教师队伍。   (4)突出“教授治学”,发挥教学名师的学术带头作用   胡卫民教授作为河南工程学院院长、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关心支持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经常亲临安全工程系指导工作,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指导人才引进工作,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对专业建设起到了政策扶持和学术支撑作用。   王国际教授作为安全工程系主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亲自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专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5)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平台   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的煤矿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已建成现代化矿井仿真实验室、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室、通风安全实验室、采煤方法模型室、井田开拓模型室、瓦斯防治实验室、瓦斯地质实验室、矿井水灾防治实验室、煤尘防治实验室、矿山救护实验室等。实验室固定资产已达到1300万元左右,实验室总面积3000m2。   (6)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   三年来安全工程系与永煤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国投煤炭河南分公司4大煤炭企业集团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使我们与煤炭企业加强了联系,具有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形成了供不应求的良性循环局面。   (7)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了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2009年以来,在两位学术带头人带领下,安全工程专业教科研团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了一批重大创新的教科研项目。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使得安全工程教科研团队的科研工作上了新台阶,开辟了学院科研工作新局面。   长期的教科研实践,坚持走产学研发展之路,锻炼了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教科研队伍,老师们在与企业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又不断的贯穿于教学实践中,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8)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   2011年安全工程专业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学率达到36%,2012年考研入学率达到30%,高于国内老牌煤炭院校的平均水平。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

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   坚持煤炭特色,突出安全科学,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系统掌握煤矿防灾、减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事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矿山通风管理、通风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四年制工学学士,根据学分制要求可适当调整为三至六年。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规格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具有以下素质、能力和知识。   1、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   (1)全方位思维、系统的显现和交互作用、确定主次与重点、解决问题时的妥协、判断和平衡。   (2)主动性与愿意承担风险、执着与变通、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了解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求知欲和终身学习、时间和资源的管理。   (3)职业道德、正直、责任感和负责任、职业行为、主动规划个人职业、与世界工程发展保持同步。   (4)组建有效的团队、团队工作运行、团队成长和演变、领导能力、形成技术团队。   (5)交流的策略、交流的结构、书面的交流、电子及多媒体交流、图表交流、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6)英语、其他区域的语言。   3、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安全监测仪表及监测技术;   (4)掌握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等基础知识;   (5)掌握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6)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分析、设计、绘图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7)具有煤炭行业安全监察与管理的知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野外地质实习、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矿井通风学课程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爆破工程课程设计、矿山救护课程设计、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专业生产实习、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主要指标   总学分180+10学分,课内总学时2304(含课内实践、上机),学时平均为20.8学时;其中,必修课总学时1792学时,选修课总学时512学时,分别占课内总学时的77.7%、22.3%   理论课课内教学总计120.5学分(不含课内实验、上机),约占总学分的67%,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6学分,专业课程25.5学分。实践教学59.5学分,占总学分的33%,其中,集中实践教学35学分,课内实验、上机19.5学分,综合教育必修5学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之比为6.7:3.3。综合教育选修10学分(课外)。必修课(含理论和实践)总学分148学分,选修课(含理论和实践)总学分32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之比为8.2:1.8。   五、学制:三~六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最低控制学分180+10(课外)学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