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俊

马德俊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马德俊,男,生于1957年2月,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1978至1982年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至今。现任六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市政协常委,为安徽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马德俊在三十年的工作中,参加过整党办、社教办、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效能办等各项中心工作,努力学习领导的政治智慧,同志们的才能,让自己尽快成长。先后担任过干事、巡视员、宣传教育科副科长、科长、新闻科科长、外宣办主任、网宣办主任等,分管过社会宣传、新闻出版、理论、干部、精神文明、扫黄打非、外宣、网宣。

       马德俊长期在宣传、新闻、外宣战线工作,前前后后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也组织完成了不少的宣传战役,例如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30周年、迎接国庆50周年、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撤地建市庆典和建市10周年,筹建六安新闻网站等,做了大量的行政工作。在这本职行业工作中,逐步加深了他对六安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全方位的了解,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余万字,300余篇。

        马德俊先后出版专著6本:长篇人物文学传记《许继慎传》(1998年安徽人民版社出版、此前该书稿已于1993年4月开始在安徽日报文学副刊连载,1999年该书获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人物文学传记《蒋光慈传》(2001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文学节目连播,2004年该书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长篇非虚构军事小说《血战大别山》(201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获2012年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政论性纪实《六安精神读本》(2011年安徽人民版社出版);个人散文报告文学集《壮歌大别山》(201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人物文学传记《蔡申熙传》(2013年7月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总共230余万字。另有单篇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纪实共80余万字,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报告文学杂志、人物杂志、安徽文学、安徽日报、《名人传记》杂志、《党史纵览》、《中国水利》杂志等报刊杂志上,还有的被其它丛书收录。其中散文《到蒋光慈故乡去》,1984年6月刊于北京《报告文学》杂志,1999年收于《安徽文学50年》丛书散文卷中;长篇报告文学《寿春围困》,收于1991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安徽抗洪纪实》书中,该书获全国纪实文学奖,并被改编为连环画报,本文获安徽省抗洪救灾优秀文学作品奖;散文《周恩来临终茶思》获人民日报建党80周年文学征文二等奖。散文《一支军歌与奥运会》获201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奖二等奖。马德俊的创作,关注大别山老区的红色历史。他的祖籍地和成长地都是红军时期著名的苏区,无数红军的传奇让他耳濡目染,红色基因浸润在他的血液里,所以马德俊现在也被有的媒体称为“红四方面军战史专家”,被安徽文学界定位为“大别山红色作家”。

       作者出生在大别山,工作在大别山。老区的土地养育了他,老区的精神滋养了他,他下决心奉献老区、奉献故乡。他的作品全是发生在大别山中的人和事,写大别山的文章多、写淮河的文章多、写红军的文章多。他曾经在一张名片上印过这样几句话;一个热爱大别山的人,一个热爱淮河的人,一个追寻红军足迹的人,可以说这是马德俊目前工作的内容、全部写作内容,也将会是他人生岁月关注的主要内容。他还将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通过充电、通过思考、通过努力,期望能实现自已的突破和提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