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前身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2002年开始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72人和“电气技术”专科专业43人。目前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个本科专业。
目前学院下设有党政办公室、科研与校企合作办公室、学工办团总支、电工电子教研室、电气教研室、控制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建筑电气教研室、实验中心等9个科室。办公室设有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学籍员1人;各教研室各设教研室主任1人;学工办团总支设1人;科研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1人,辅导员10人。[1]
目前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在校生1683人,培养毕业生3689人,其中本科生3263人,专科生426 人。学院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5人、讲师/实验师28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另有7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44人;拥有客座教授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拥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重点学科。目前有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工学、数字逻辑电路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
面向全校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南省示范中心。实验中心设主任1人,兼职实验员8人,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控制、单片机技术与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过程控制、PLC技术、EDA、高频电子、电子实训、楼宇自动化、电气CAD、电力系统与供配电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训练与创新、电子工程训练与创新、GE智能平台(与美国通用电气中国总部战略合作)等17个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达到1650多万元。担负着科研、全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任务及本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验教学等任务。为了满足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的需求,学院先后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在稳定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创业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华北赛区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GE智能平台全国高校自动化大奖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第七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第一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2人,“挑战杯”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奖22项。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科研成果显著,发表核心论文21篇,外文SCI收录2篇,省级项目鉴定7项,省级项目立项11项,发表专利3项。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考研进行引导,自电气学院成立以来,共有447人考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并且考研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类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电网、供电公司、发电公司、电力系统、设计院等单位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范围内就业。
学院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互认学分。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近年在党建、学生管理、考务管理中也获得多项荣誉。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党总支、2012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南城建学院先进基层党总支;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个学年被评为河南城建学院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河南城建学院先进考务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