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原河南大学数理系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数学系。1956年两系合并,成立了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1984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年6月撤系建院。目前,我院已经发展成为多专业、多层次、师资力量雄厚、在河南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学专业学院。近九十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及其前身数学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遍布全国,毕业生总数达一万多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认真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那些长期工作在省内教育部门的我院毕业生,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奋力拚搏,成绩斐然,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中坚骨干力量。

学院概况

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首批河南省名牌专业之一,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1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在2012年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评审中,数学一级学科(重点资助)、统计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我院的数学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先后于1996年、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后获得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教学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数学专业和概率统计专业于2003年同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数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除此之外,学院还有学科教学(数学)、应用统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特别是在2012年,经过前期的专家论证及校学位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我院的数学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已在教育部及国家学位委员会成功备案,即将开始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1]

目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下设系统科学与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三个系;2007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并拔专款支持我院设立河南省高校第一个数学与科学计算实验室,配备了具有226个处理器的曙光TC4000L高性能计算集群主机和一个图形工作站,直接服务于学院内外的教学科研;2010年该实验室获批成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此外,学院另有总面积达470平方米的两个数学实验室,配置高性能服务器2台,微机终端及其它设备230台;专门服务于本科的教学和实验。2010年,经学校批准并投资100余万元新建成一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在图书资料方面,我院拥有河南省高校目前占地面积最大(900多平方米)、藏书最早(自1900年起)的数学图书资料阅览室。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共拥有相关藏书11万余册和中外文期刊杂志850多种。 自2006年起,我院订阅了各种网络数据库9种,可全文查阅中文电子图书4万多册、外文电子图书2万多册、中文电子期刊5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400多种。

师资力量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和课程教学论等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数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为校级重点学科。1999年开始招收数学教育硕士和在职研究生。

办学规模与经费

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200余人。我院教师在学科带头人郭宗明教授、马力教授、王世英教授及其他学术带头人的引导和带领下,潜心钻研,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代数学、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算法、概率统计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数学学科在J. Diff. Eqs.,J. Algebra等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二区及以上SCI论文超过30篇;有关算法应用及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成果曾获得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有关实验设计的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科队伍成员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河南省重大项目3项,其它科研项目近70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数已达千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多达690多万元,省重点学科专项经费300万元。除此之外,学院具有的各级特色专业(名牌专业)还拥有经费120万元。

外界评价

九十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输送各个层次的毕业生超万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积极肯干,遍布全国。尤其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我省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发展前景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有近九十年的光辉历史。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扬“明德、正学、尚和、倡新”的校风,“精术业、立世范、启智慧、育新人”的教风和“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学风,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再创辉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