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8年,挂靠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一体两牌。2018年7月软件学院独立设置,2019年6月实现独立运行,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下设Java、.Net、Python、Web前端开发、移动开发五个方向。2020年,学院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学院申报的“河南师范大学艾课智慧教育众创空间”成功入选河南省2020年度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
学院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作为奋斗目标和使命;主动适应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共赢”实践教学思想;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软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截至2020年,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3000人,学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与入职薪资保持较高水平。[1]
计算机硬件建立了计算机应用的物质基础,而软件则提供了发挥硬件功能的方法和手段。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软件学院院徽样式学院标志整体以"软件"为出发点对软件属性鲜明的表达,通过对程序、数据、文档的元素提炼,体现软件学院的专业属性,程序由点线连接的形式组成并且形成包围形态;中间是由数据代码「0101」组成的向上图案也是寓意昂扬向上的师生精神;程序与数据的造形结合,形成了软件学院首字母"S"的形态在其中心;通过Software (软件)的首字母"S"与数据以及程序全球化下的进取形态是院徽的主要图形。
通过对程序、数据、文档元素的提取来体现软件学院的专业属性,外围是全球化的提现,也表明我们不断进取同时也有融合创新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Java方向) (非师范类):该方向培养具备熟练掌握计算机算法与程序设计、在Java体系架构下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专业人才。注重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在IT行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Net方向) (非师范类):该方向培养能熟练掌握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流程、熟悉C#语言及.Net框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的专业人才。能从事IT行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应用程序设计、系统需求分析与开发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Web前端开发方向) (非师范类):该方向培养能熟练掌握HTML、X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各种Web前端技术,具备客户端产品开发和应用等必备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丰富互联网的Web前端规划、设计和开发的专业人才。能从事与网络Web前端设计有关的开发、管理和应用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开发方向) (非师范类):该方向培养能熟练掌握Android和IOS平台下手机APP设计、手机游戏设计,以及具备基于Linux+C的智能控制软件设计和维护等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从事移动应用平台、手机游戏等移动互联网有关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Python方向) (非师范类):该方向培养能熟练掌握Docker的开发与部署、分布式爬虫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海量数据存储方案的设计和实现、Web项目管理与运营、微服务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技术的专业人才。能从事Web方向、爬虫方向和人工智能方向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2018年以来,学院引进博士1名,教师外出读博1名,补充教职工6名。截至2020年,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高级职称有8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8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一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一名教师获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创新基金—“智融兴教”基金课题。协助完成“2019年中国产学院创新基金河南省高校调研”的会务工作,推进学院科教融合。[4]
近五年,学院教师获国家级项目14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SCI论文169篇。其中,2019年国家级项目5项,SCI论文55篇。[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一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拥有“智慧商务与物联网技术”和“教学资源与教育质量评估大数据”省工程实验室;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新乡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度获批的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艾课智慧教育众创空间”。
自2018年以来,软件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袁培燕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获批省级重点项目14项,教师张磊获校级教改项目1项,教师孙全党获省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1门课程C++获首批河南省线下一流课程;教师王川主编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获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教师张新玲获2020年抗击疫情河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教师张磊、孙全党、赵娜、张新玲等完成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教师张磊负责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师孙全党负责的《Access数据库应用》分别荣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史春花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院辅导员张清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国家级平台发表文章多篇。[4]
2018年以来,学院共取得大学生科技创新类成果114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2项;成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1项;学生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8名学生因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保送为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荣获第八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连续三年蝉联新生篮球赛男篮冠军,多个学生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保持在10%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等给予高度评价。[4]
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相关工作,在新冠疫情期间无法进行线下集训的情况下,学院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预热,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学院借助学习通APP搭建线上培训平台,以训促学,以学促赛,在数学建模类别竞赛上取得瞩目的成绩。在2020年,学院先后取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等高水平数学建模比赛荣誉。[5]
实训作为软件学院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学院根据“2+1+1”软件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一线软件企业的合作,旨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推进工学有机结合,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软件学院2018级400余名本科生于2020年11月9日起,按照志愿填报的方式录取为8个应用方向开展实训教学任务。此次实训教学中8个应用方向分别是由文思海辉提供的全栈系统开发架构师和Java大数据方向、由用友集团提供的云原生开发和数据智能分析方向、由高博教育提供的JavaEE开发技术、由弥纶软件提供的大数据和智慧交通方向以及由中软国际教育提供的Java人工智能方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