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权杖

元帅权杖

中文名 元帅权杖
国家 纳粹德国
目录导航

第三帝国元帅权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自视 神圣罗马帝国传人的德、意军队进逼三角洲,他们崇尚的“ 法西斯Fasces ”从名到实,百分百来源于 古罗马的权杖。便追溯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 罗马时代。这个短而粗的圆柱体曾是罗马将军们的传令节。当时是把一节木头(也有羊皮筒)中间掏空,放上写好的命令,封死后让 传令兵传来送去。 古罗马军团还把“命令Order”塞进一种名曰“传令节”的筒 状物在军中往来传递,其效力不亚于至高无上的《 罗马法》。 克拉苏镇压 斯巴达克斯的传令节设计独特、做工精致,金属兽皮、宝石镶嵌。受命的将帅有时站在城头上,传令兵可以将传令节扔上去。过去每个罗马的将军都力求把自已的传令节做得与众不同,既便于区分,也可以趁机炫耀一下。 罗马军团的高贵传统一直传到 纳粹的第三帝国。随着传令节的通讯作用逐渐被电话、电台所取代,昔日传令的筒状物也 蜕化成“ 元帅杖”,元帅权杖成了象征个人成就的最高奖赏,用以象征元帅的责任和权威。

规格种类

    元帅杖颁发的高等级特性以及受勋的人数很少,所以一般以定制的方式单独制作。颁发于有卓越贡献的德国元帅,因为元帅为德国的最高军事等级军衔,所以对其功勋以元帅杖来表记。成为纳粹第三帝国海,陆,空三军统帅的最高等级奖赏。
  陆军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陆军元帅杖颜色为:红色。
  空军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空军元帅杖颜色为:蔚蓝色。
  海军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海军元帅杖颜色为:海蓝色。

       帝国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钻石镶嵌制造。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帝国元帅杖颜色为:白色。(只有戈林一个人获得)
  从细节来看,鹰与十字应该属于镶嵌工艺,不为一体。 金属辕头下部有其被授予本人的签名以及元首的签名。

纳粹元帅以及获得元帅杖者

   陆军十九名元帅
  冯. 布隆 贝格 陆军元帅 1936 国防部长
  冯. 布劳希奇 陆军元帅 1940 陆军 总司令
  冯. 博克 陆军元帅 1940 B 集团军群总司令,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凯特尔 陆军元帅 1940国防军 统帅部参谋长
   克卢格 陆军元帅 1940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 勒布 陆军元帅 1940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利斯特 陆军元帅 1940 A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 龙德施 泰德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 西线总司令
  冯. 维茨勒本 陆军元帅 1940 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冯. 赖歇瑙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 屈希勒尔 陆军元帅 1942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 曼施泰因 陆军元帅 1942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隆美尔 陆军元帅 1942 北非 远征军司令,意大利北部集团军群总司令,驻法国 B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布施 陆军元帅 1943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冯. 克莱斯特 陆军元帅 1943 A集团军群总司令
   保卢斯 陆军元帅 1943 6集团军司令
  冯. 魏克斯 陆军元帅 1943 F集团军群总司令
   莫德尔 陆军元帅 1944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舍尔纳 陆军元帅 1945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海军二名元帅
   雷德尔 海军元帅 1939 海军总司令
   邓尼茨 海军元帅 1943 海军总司令 德国总统
   空军六名元帅
   米尔契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总监
   凯塞林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南军区总司令,西线德军总司令
   施佩勒 空军元帅 1940 驻 法国空军总司令
  冯.里希德霍芬 空军元帅 1943 第二航空队司令
  冯. 格莱姆 空军元帅 1945 空军总司令
   赫尔曼·戈林 空军元帅1935 帝国元帅1940 总理兼内政部长

其他相关

  第三帝国首枚元帅权杖的获得者---埃里希·雷德尔。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德语: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是一名德国海军将领,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雷德尔于1939年被授予海军元帅的军衔,成为了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第一位获此头衔的人。雷德尔以统领二战初期的德国海军而闻名,但随着战争后期战情出现不利于德国的转折,他于1943年辞职,被卡尔·邓尼茨接替。1946年,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病逝于基尔。

       1939年大战爆发后,雷德尔被擢升为海军元帅。他力主进攻挪威和丹麦,即威瑟堡行动,以消除皇家空军对德国本土的威胁,同时占领挪威意味着海空军可以有效控制北海。希特勒批准了该进攻行动,并且最终在三军的合作下成功攻占挪威,同时击退了英国的远征军。

雷德尔对于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并不热衷。他向希特勒表示,德国在英吉利海峡上的空中优势并不明显,而海军只能在保证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雷德尔认为,建造更多的U艇和小型舰艇以打击盟国的海上运输是更好的办法。他还主张加强地中海战场上的轴心国力量,巩固北非,同时进攻马耳他和中东地区。最终海狮计划由于不列颠空战的失败而被无限期推迟,希特勒转而进攻苏联,即巴巴罗萨作战,而雷德尔又极力反对此一计划。

 

       第三帝国帝国元帅权杖的唯一获得者---赫尔曼·戈林。

       赫尔曼.戈林,这个博土的儿子,上学时就智力过人成绩最好。因偶然听希特勒一次演讲而被深深吸引,从此跟随纳粹“元首”,成为帝国第二号人物,拥有无限权力,是唯一的一位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又名赫尔曼·威廉·戈林,生于1893年1月12日的巴伐利亚,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厄恩斯特·戈林是位傲慢的德国殖民官,是位博士。母亲弗兰齐斯卡(范妮)·蒂芬布鲁恩是个普通的农家姑娘,一位天主教徒。戈林的父母是1885年5月在伦敦结的婚,这是海因里希·厄恩斯特·戈林博士第二次结婚,—他的这任妻子比他小20岁,这时的他已是56岁的人了。戈林博士是位异教徒,严肃、爱唠叨,曾当过法官。相反,范妮则性格活泼开朗、为人坦诚直率,这是她的第一次婚姻。赫尔曼戈林是他们婚后的第二个儿子。

       1913年3月,充满幻想、健康勇敢、罗曼蒂克的赫尔曼·戈林被征召入步兵部队任少尉。他留在大利希特菲尔德军事学院,于1913年12月通过了军官考核。他在履历表上填写说,业余时间喜欢到阿布塞姆机场观看飞机验收飞行,他说“我一直对飞行非常感兴趣。”这也是他后来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重要原因。

       帝国元帅戈林的空军元帅权杖上刻着:授于德国空军第一元帅赫尔曼·戈林,1938年2月4日。戈林非常喜爱这个权杖,常常拿着并不时挥动几下显示他的权威,在于一列列车箱内举行的法国投降仪式上,这个权杖就出现过,1945年5月7日于德国Berchtesgaden发现这个权杖,后辗转于1948年交于美国政府。现收藏于美国国家步兵博物馆。空军元帅权杖,由蔚蓝色(与海军元帅的色彩不同)天鹅绒装饰,上面镶嵌有德国鹰徽与十字。

       1938年2月,希特勒接管整个武装部队指挥权后,授予他元帅军衔。1940年7月,希特勒又授予他位居其他元帅之上的大德意志帝国的帝国元帅军衔。他还获得独一无二的大十字勋章。
  

 

 

 

        他的另一把节杖和一些纪念品被埃克尔格中尉(lt. Eckerg)拿走后寄到了芝加哥他母亲家,他母亲将其中的一枚金质大奖章出售给了一位珠宝商,后者在报纸上登出了出售戈林奖章的广告。结果可想而之,充公了!


 

       希特勒亲手将元帅权杖放在其空棺上授予的唯一一个追认元帅---隆美尔。

  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从政治角度来说,他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中,军事行动迅速、风格果断,能以寡胜多,遂获“沙漠之狐”的称号。

       隆美尔因参与7.20时间而被赐死他的镶钻元帅杖是由希特勒亲手放在其空棺材上授予的唯一一个追认元帅,但权杖下落不明。 据说隆美尔的元帅杖被其小儿子一直保管。

  其它元帅的元帅杖至今还没有下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