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比弗 著,何旋 译
ISBN:10位[7807001410]13位[9787807001416]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8.00元
1942年,在希特勒极具蛊惑性和催眠性的乐观主义煽动下,纳粹德罔投入前所未有的攻击力量,企图在短时问内拿下这座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命名的城市。此时,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本书再现了“二战”中这场规模空前、伤亡惨重且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并被公认是对这场最为恐怖的战役最权威、可靠的叙述。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经典史诗剧,也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真实触摸战争的书,更是值得一读的最优秀的战争著作。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题材很难再写,十年之内,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安东尼·比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
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军能于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从“B”集团军群调来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截至7月17日前,该集团军共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进行支援。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其预备队中把第62、第63、第64集团军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7月12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戈尔多夫中将)。除上述3个集团军外,编入该方面军的还有原西南方面军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7月30日起,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第51集团军也编入该方面军。其中第57集团军以及38、第28集团军(后以这两个集团军为基础组建了坦克第1、第4集团军)担任预备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520公里宽的地带内实施防御,阻止德军继续前进。方面军开始遂行这一任务时总共只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空军第8集团军有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150—200架轰炸机、防空航空兵第102师60架歼击机也在这里参战。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飞机多1倍多。
方面军的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62、第64集团军在该处占领防御,制止德军强渡顿河并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无论是在防御战役准备期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军队都进行了大量党政工作。国防人民委员部1942年7月28日第227号命令提出的要求是开展党政工作的依据。命令所提要求的实质体现在“决不后退一步!”这一口号中。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采取了一切措施。使每个军人都领会命令的要求。
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御匦郭,即外层围郭、中层围郭、内层围郭和市区围郭。这些围郭在会战开始前虽未构筑完毕,但对城市防御起了不小作用。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做好坚持敌后斗争的准备。
安东尼·比弗,英国历史学家、历史题材畅销书作者。在温切斯特和桑德赫斯特接受了军事教育,并曾作为一名后备军官,随军在德国和英国服役。结束军旅生涯后,他先写小说,后改写战争纪实,大概他发现,现实生活特别是战争时期生活的戏剧性总是超出人的想象力。比弗的绝大部分著作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其中:
《西班牙内战》和《克里特:战斗和抵抗》获得伦西曼奖;
《保卫斯大林格勒》以其真实的细节和曲折的叙事,获得约翰逊散文文学奖、沃尔夫森历史史实故事奖和霍桑顿文学奖,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攻克柏林》获得第一届今日朗文历史理事奖。同样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比弗曾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被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伦敦大学贝克特学院历史学、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的访问学者。
序言
第一部分 整个世界将为之屏气凝神
第一章 巴巴罗萨的双刃剑
第二章 “德国士兵战无不胜!”
第三章 “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
第四章 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
第二部分 重开巴巴罗萨行动
第五章 保卢斯将军的第一战
第六章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
第七章 “决不允许后退一步”
第八章 “伏尔加河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决定命运的城市”
第九章 “时间就是生命”:9月的战斗
第十章 鼠战
第十一章 叛国者与同盟国
第十二章 废墟上的要塞
第十三章 保卢斯的垂死挣扎
第十四章 一切为了前线!
第四部分 朱可夫的圈套
第十五章 天王星行动
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困扰
第十七章 “没有屋顶的要塞”
第十八章 “曼施泰因来了!”
第十九章 “德国式的圣诞节”
第五部分 第6集团军的覆灭
第二十章 空中桥梁
第二十一章 “绝不投降”
第二十二章 “德国元帅不会用一副指甲钳自杀!”
第二十三章 “停止跳舞!斯大林格勒已经失守”
第二十四章 死亡之城
第二十五章 斯大林格勒之剑
附录A:参加1942年11月19日战役的德国和苏联军团
附录B:有争议的统计数据一构成合围圈的第6集团军的力量
斯大林格勒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斯大林
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城老百姓的支援下发起了反击。市民们拿起了武器。表现得异常勇敢。战场上有着战死的工人,他们身上穿着工作服,僵硬的手里还紧握着步枪和手枪。
——德国第14装甲军军长维特斯海姆上将
他们的光辉胜利,扼止了敌人入侵的浪潮。是同盟国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关头。
——美国总统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