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艺术史(套装全8册)》取材丰富,语言生动,逻辑清晰,像讲故事一样,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书使用。
插图:
太阳王①也许并没有打算这样做,但他给欧洲的未来留下了印记。17世纪下半叶,在社会和艺术方面最能代表欧洲的,就是凡尔赛宫,它那傲慢而巨大的形体,是在用石头表达一种政治制度。它式样严谨,规模宏大,给人以深刻印象。它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特色糅合在一起,是一个古典式作品。
凡尔赛宫建成后大约一百年不到,昂热一雅克.力口布里埃尔在凡尔赛的花园里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造了个亭子式的小宫殿,名字叫“小特里亚农”。它建于1762年至1768年之间,也是古典式建筑,但一般把这种风格叫作“新古典”式,以表明建筑师是在刻意重现古罗马伟大建筑的壮丽和纯朴。这座建筑远不止表现了罗马的庄严,它亲呢而舒适,为的是让屋子的主人可以逃脱宫廷中沉闷的礼仪。房屋外表欢快的简朴与沙龙厅房中的装饰相呼应,装饰和家具的稳健造成统一而强烈的空间和光亮感。与凡尔赛宫那些没有个性、庄严壮观的房间相比较,这种设计就具有强烈的个性。对比真是太明显了:凡尔赛要尽量显得辉煌壮丽,小特里亚农则尽量想避开这种冷酷的需要。随着18世纪向前推移,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优美自然的格调日益被宫廷和贵族所器重,被他们作为社会行为的准则而接受下来。
艺术充满诱惑,让我永远好奇。学画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老来不学艺,总可以存一点书吧,有空就读起来,好像又回到当年一不是作为专家,而是作为读者,跟大家一样。
——李零 北京大学教授
《剑桥艺术史》丛书取材丰富,语言生动,编排精巧,加之译者文笔优美,为西方艺术史的爱好者提供了一套高雅平易的入门书。
——范景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译文流畅,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我要把这套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推荐给我的学生,而且要告他们,不仅他们自己可以看,还可以带回家给周围的人看。
——朱青生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
美术史的书不少,但大都写得比较枯燥,《剑桥艺术史》系列则非常亲切,从艺术家及作品入手,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是极佳的学生读物。
——易英 《世界美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剑桥艺术史》删芜枝,取大要;对各时代的标志性形式,及其与当时文化的关系,亦片言指要,殊得其本;欣赏的余墨,也本心而发,不滔滔自运,失其所谓。对陌生于西方艺术、又行将驶入其茫茫之海的读者而言,是可比作一简便的海图的。
——缪哲 艺术史学者